周末时光 王金政
时光是有快慢之分的。比如在车站等人,左等不来,右等不来,这时时光就变成心中的拥堵和焦虑了。如果是在春天里放风筝,郊游,或是和心爱的人约黄昏,月亮升起,柳影婆娑。这时光瞬息就会过去。所以,时光的快慢要看事件的性质,看你的心情与好恶。
校园的时光也是有快有慢的。一般人认为,操场的时光快于课堂时光。因为嬉戏与游戏的趣味性更强,对孩子的吸引力更大。而人在喜欢的活动中更专注,身心也更放松。不知不觉,时间就流到了终点。直到铃响,一身大汗淋漓,才感到幸福与满足。而课堂上,为了完成目标,要全身心投入,要师生互动,循循善诱,要突破重点难点,读记默诵,要练习,要提问,要回答。所以一种紧张和焦躁便潜滋暗长,便觉时光难熬,不免发出牢骚了。
经过一周的忙碌,终于到了周五。学生们一大早就把书包,袋子放于屋下。经常花花绿绿,鹅马铺布,连个下脚的地也没有。就为争取点早回家的时间。为什么?在一个环境呆久了,就有换一个环境的热切需求。会有一种兴奋与激动填充心胸。忙的人往往思闲,累的人会更向往绿荫。急于回家,动了归心,说明家的温暖诱人,自由的可贵与难得,也说明孩子在校认真读书,努力进步,时间没有虚度。当周五下午最后一遍铃声响起,整栋楼就有了震感。迅速收拾桌凳,飞奔下楼。拿得背包行礼,真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老是使我想到归心似箭这一成语。家长一周不见孩子了,当爸妈的急,当爷奶的也想,早就驱车校外,汽车,电车,摩托,足足排满甬道,公路两边,绵延几百米,这阵容气势是小镇上一年一度的盛景。待各自寻到熟悉的身影,凑上前去,相互小声低语,内心欢喜,笑容可掬。于是,我常常感动于这样的一幕,为人间上演的天伦感动,为中国式的父母亲情动容。孩子依赖亲人,父母关爱子女。就是成绩最差,长相再平常的孩子也是父母的心头肉,家里的传家宝。
于是幸福的周末就开始了。想象学生归家途中,和开车的父母聊着天儿,议论着食堂的饭菜,谈论着课堂的苦乐,告诉这一周学校的趣事,学习的收获。成绩好的再炫一炫奖状与名次,学习差的则一再谨慎地躲避这些问题。
回家的路都是很熟的。虽远近不同,也不过十里八里的范围。路也好,瞬息可至。及至家中,眼前一切是那么熟悉又亲切。回到卧室,倒塌便睡。鞋便嗖地飞了出去。大多是先扒冰箱,又翻厨柜,先犒劳犒劳自己。肯定是索要手机,躲在屋里,一直玩到停电为止。不排除一些习惯好的,打开课本,开始巩固,练习,完成周末的作业。想这样的也是屈指可数,寥寥无几。周六和周日,在大部分孩子那里是没有早晨的,往往蹶着屁股一睡就是第二天中午。农村人常嗔怪人说,不操一点心。黑睡大明起,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形。星期天难得,就纵情地享受吧!吃好玩好,慰劳这一周吃的苦,为下一周蓄电发力。家长们就更忙了,洗
臭不可闻的鞋袜,做想尽心思的营养,还要一遍一遍地催促唠叨。快去洗头洗澡洗脚。还要田里地里,猪牛鸭鸡。但是心里高兴。累也美!
一到周末,老师也跟着沾光。终于结束了一周的庸碌繁忙,备教辅批,不用坐班打卡,不用起早贪黑。放下教鞭,拿起钥匙,开始转变角色。孩子父母一周没见了,总有那么多牵绊,萦于心中。收拾家务,辅导孩子,陪伴父母,鼓捣饭菜。这两天下来,也是疲惫劳累,但是这份自由与闲暇,这种信马由缰漫流河水一样的生活也算是对一周劳动的一种弥补和奖赏。可以在劳累后砌一杯茶,翻几页书,可以下下象棋,刷刷抖音。可在拼多多上买两样急需又廉价的日用品。日子,还是那个日子,因为冠上了周未的头衔,便与众不同了。
周末是上帝的安排。神要安歇,于是也让人有了安歇的权利。纵观当下,世界大环境风云变幻,局部战争不断。又是三年疫情,经济略显低靡。于是人人有了焦虑与压力。钱更难挣了,于是老百姓购买力下降。农村这两年,生孩子的少,结婚的更少。天也旱,花生是经济作物,也久收,价又低。所以老百姓就更焦虑。于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认真读书,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实现阶层跨越,改变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而孩子并非每人都是上大学的材料,因为受社会现状和网络的影响,加上留守的因素,厌学辍学现象非常严重。真正成了一个令家长头疼,让老师无奈,让教育尴尬无力的普遍问题。
不管怎么说,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发展什么时候都离不开教育。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有个广告说得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个别精英不代表教育全体。单一的文化分数也不能科学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每个孩子其时都应找列兴趣点和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农村教育也应当在新课程标准和新的历史节点上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教育之路,走一条既循方针大策又有自主特色的育人之路。丰富学校生活,不断开展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快乐。而不是在唯分论唯升学论中饱受压抑和挫败。教育不缺少理论,却少的是深入实际的调察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强硬有力的决策和执行力。领导一如既往地重复着那么多过时的要求与理论,老师沿袭着一年又一年铁轨一样的路径,学生在睡眠严重缺乏精力几欲榨干的情形下追那可怜的分数。体音美几乎一窍不通,德智体处于较低水平。闲时,我想,为什么学生不喜欢校园?为什么那么热爱节假日和星期天?那是因为孩子用无言的行动为我们的当下教育提出了抗议,提出了一个严肃又无法得到解决的问题。
也感谢周末,给了我一些思考的时光。愿我们的孩子有一天能在学校快乐的忘记了回家,一说回家就眼泪汪汪。
2024.11.29于周末黄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