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浪潮中,教育本应是驶向希望彼岸的巨轮,载着孩子们驶向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然而,当下学校教育却似偏离了航道,隐隐有将孩子引入迷障之虞,令人忧心不已。
学校,本是孩子成长进步的阶梯、助力飞翔的东风,绝非主宰一切的“上帝”。可如今,繁杂的课业安排、紧凑的日程表,让孩子们似提线木偶般穿梭于教室与辅导班之间,深陷其中,丢失了自我探索、自在成长的宝贵空间。他们被过度的“任务”驱赶着,渐渐沦为刷题的机器,鲜活灵动的思想被禁锢,独立思考、个性发展的幼苗在这片“忙碌”的土壤中艰难求生,几近窒息。
父母作为孩子人生路上至关重要的引路人,此时应果敢地为孩子解开“枷锁”,引导他们踏上契合自身的发展路径。要知道,人生恰似一幅独特的画卷,每个孩子都有专属的色彩与笔触,若一味被外界“模板”束缚,只能绘出千篇一律、毫无生气的图景。真正有意义的成长,是于独立自主中寻得价值坐标,于自我绽放里收获生命真谛。
回溯往昔,老一辈革命家们怀揣“无我”之境界投身革命,倾尽全力、至纯至善,将毕生心血奉献给民族解放事业,用无私无畏铸就了国家今日之辉煌基石。这份奉献,不囿于小家温情,而是拓展至社会苍生,以大格局、大胸怀,奏响时代奋进强音。在教育的天地里,教师亦当秉持这般精神,像那些坚守初心的师者,十年如一日站在讲台,以真心为笔、责任为墨,书写孩子们的成长篇章,为学生前途殚精竭虑、默默耕耘,摒弃功利心,拒绝“有偿补课”等行径,用纯粹师德守护孩子心灵净土。
然而,现实中部分学校仿若被“功利”阴云笼罩,“名校长”“名师”头衔的诱惑下,急功近利之风盛行,学生被压榨成“炮灰”,时间被大量挤占,只为换取亮眼成绩、学校“声名”,却罔顾孩子长久幸福与全面发展。这恰似饮鸩止渴,看似一时风光,实则埋下诸多隐患,长此以往,培养出的只是“听话却无思想”的应试附庸,孩子未来之路愈发逼仄黯淡。
在这场关乎孩子命运的“教育博弈”里,我们需鼓励孩子如毛主席当年毅然踏上井冈山般,有勇气走独特且适合自己的路,无惧外界“怕老师批评”“惧同学嘲笑”等杂音干扰,挣脱“人云亦云”的桎梏。
同时,我们也要教会孩子坚守内心良善,做好人不为博他人夸赞,只为灵魂充盈、内心喜乐。而面对周遭不良风气,可选择“敬而远之”,在浊流中独守清正,以自身言行,在教育的荆棘中辟出一条光明之路,让孩子找回失落的本真,拥抱真正自由且富有价值的成长天地,重塑教育滋养灵魂、成就未来的神圣使命。
作者简介
王培鉴,太原市教科研中心高中物理教研员。当过10年班主任,做过16年高中物理教师。主要研究高中物理教学、命题、解题。开设公益抖音号:“物理学霸110”,专门帮助高中学生解题。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