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榜样——朱光亚院士
作者 何思源
飞扬读书会 出品
朱光亚院士,1924年出生于湖北宜昌,籍贯湖北汉阳,是我国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拓展者之一,参与领导了我国的原子弹、氢弹研制任务,组织领导了我国第一座核电站建设。获 1985 年度、1988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99 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朱光亚院士自幼便展现出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卓越天赋。在求学路上,他历经坎坷,却始终矢志不渝。1945年,他从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随后赴美深造,在密执安大学攻读核物理专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然而,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时,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选择回国,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祖国的核科学事业。
回国后,朱光亚院士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任教,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核科学人才。同时,他还积极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与试验工作,为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核技术的国家之一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核试验的艰难岁月里,朱光亚院士总是亲临现场,亲自指导技术人员进行试验。他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深入浅出的工作方法以及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深深地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总是鼓励大家:“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除了核武器的研究与试验工作外,朱光亚院士还积极参与了秦山核电站的筹建、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以及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等工作。他的身影活跃在中国核科学事业的各个领域,为中国核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朱光亚院士的一生并非只有辉煌与荣耀。他也曾经历过挫折与磨难,但他始终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面对一切。他的这种精神品质,不仅激励了身边的同事和学生,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2011年2月26日,朱光亚院士病世,享年87岁。他的离世,让中国核科学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领袖和楷模。但是,他的精神品质和科学成就却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朱光亚院士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一生;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一生。朱光亚院士的事迹和精神品质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小作者简介:
何佳源,飞扬读书会优秀学员,武汉市汉阳区芳草小学三年级学生,获2024诗词大会湖北省一等奖,坚持早读,勤奋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