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新街新建门步入齐鲁大学
圩子墙变文化路引无数人才
——南新街与文化路的交集过往
承波 鲁安
南新街,圩子墙,齐鲁大学,文化路,東西延,人才搖籃,这些句子不太连贯,但却有联系。
一百多年前,济南外城南圩子墙西段,创建了齐鲁大学(现在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以下简称齐鲁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简称齐鲁医院)。南新街自北向南,一條主巷向南分三叉,有曲有折,達圩子墙,其中最东边的南新于街正对齐鲁大学北门,齐鲁医院南门与齐鲁大学北门两个大门是斜对,为了学校教职员工出入方便,在圩子墙开了城门叫“新建门”,可以从齐鲁医院和南新街步入齐鲁大学,當時齊魯大學地址便是南新街82号,由門牌號可以看出,當時的齊魯大學應該說座落於南新街上。 可見齊魯大學與南新街關系不同尋常,歷史事實也是如此!

南新街最西边的南口,照片由西向东拍照,可以看到远处路北的齐鲁医院,医院对面是齐鲁大学。
后来圩子墙被拆平,但沿圩子牆一線,地勢高出南新亍一片很多,南新街南头硬生生的“置顶”出一条东西方向的文化路(文化西路和文化东路,以下简称文化路),1952年9月齐鲁大学门牌号码改为文化西路44号。文化路以原南新街82号的齐鲁大学为起点,向东有山东工业大学(山工),山东中医药大学和山东省中医院,还有山东师范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警官学校(历下区)……,向西则有了万字会(1934年创建),山东剧院(1953年开工建设),山东省歌舞团(以上三个院落在市中区)。
众多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政府机关驻地迁至文化路区域。山东省卫生厅也从南新街迁到文化路南,形成了文化路和经十路地域的文化片区,1988年,在科技工业园区的规划中就是以齐鲁大学东延15.9平方公里的面积为科技工业园区的规划面积(后来称“高新区”),形成了济南市东科技西文化的发展格局,布局了济南经济发展的基础,据自媒体公示的信息,今年济南前三季度的GDP,历下区名列前茅,科技兴区的发展战略规划和措施初见成效。
济南一百多年的文化历史和科技创新,传承有序,历久弥新,济南是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城市,需要人们去挖掘,认识,认可,传承,创新和发展,坊间常说的一句话,世界上不缺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时济南也不缺少发展优势,只是缺少发现优势的认知。

齐鲁大学西墙外的泄洪沟,也是高新区最早规划的15.9平方公里面积的最西端。
南新街的居民是很幸运的,早期,“劝业场”东北门在南新街北口,有一大片的空地,呈喇叭状,周围有商铺和摊位,街口路西第一家是清真点心铺,实际上店面门是朝北的,门前地面大,摆摊放些水果,夏季常有西瓜堆在地上,还会有糖炒栗子的大锅摆在路西的空地上,业主双手持铁铲,翻动着锅里面烫人的铁沙和栗子,栗子的香气四处溢散,引来小孩大人驻足观看,茶汤也是街口的一大特别的场景……,也有走街串巷的“游商小贩”,挑担卖红心的脆罗卜,刚出锅的热地瓜。记忆最为深刻的是,一位白胡须的老者,挑担卖八宝粥,扁担一头是锅灶,另一头是碗勺和配八宝粥的青红丝等小料……。
现在再去品尝好吃的特色小吃已经感觉不是过去的味道了,但是见到街坊邻居说起过往的故事还是津津乐道。

南新街北口往西至上新街是“劝业场”的旧址。
南新街53号曾经是山东省京剧团驻地,在大院中的空地上也曾经撘过舞台,练功排戏,剧团主要演员和剧本主创人员也曾经在南新街住过,好凑热闹的小孩经常去看演员练功和吊嗓子。走在街上能看到京剧表演艺术家边走边哼着京剧唱段,手中的折扇轻轻打着鼓点,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演出成功时,国家领导人走上舞台接见演员和剧组人员,邻居们看到照片也有一种幸福感。

奇袭白虎团剧照,选自《方荣翔》书中图片。
街上有几位名中医大夫,家中的小朋友头疼脑热的找邻居大夫开个药方,喝个汤药就好了。近水樓台啊,因為山醫,山中醫培訓醫務人員的中心居住區就在這一帶,,京剧团南邻曾经住过著名中医刘惠民先生,街坊邻居头疼脑热,感冒发烧,常常麻烦刘惠民大夫把脉诊病,有人至今还留着刘大夫开的退烧药方,疫情期间,此药方还真的让几位发热的朋友用过,服药后退热效果好。特别是有基础病的朋友,退热止吐,熬过了疫情的特别时期。用现在的流行语说,刘惠民先生那可是“大咖”级别的中医专家,有文章介绍,“1957年随毛主席去苏联,负责保健工作,后又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多次为毛主席,周总理及其他中央和省市领导同志治病”。刘惠民先生还创建了山东省中医药大学,并主导建立了多所中医院。

著名中医刘惠民先生曾经住过的院落现在已经建了新楼
南新街现象很有意思,来到此街住过的人是带着“使命“的过客,甲骨文研究者明义士教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安阳,看到甲骨文情有独钟,潜心研究,被齐鲁大学聘为考古教授,曾经住过南新街一栋漂亮的小楼,后来小楼拆除了,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他的后人多次到中国安阳建了明义士甲骨学研究纪念馆并且到济南捐出旧藏的甲骨文研究资料和实物。


明义士教授曾经在南新街住过的小楼,现已拆除,盖了新楼。(网络照片)
济南市在历史上有诸多的发展机遇,就南新街来说,有“北燕京南齐鲁”美誉的齐鲁大学,齐鲁医院,
1902年,建立的山东(济南)工艺局,山东最早的博物馆之一“济南广智院”。
大多数人经历的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四年前提出创建“济南历史文化名人街区”,现在国家也在大力倡导。这几个大的发展规划思路与南新街都有重要的关系。
东西文化路百年育才无数 南北南新街名人留芳齐鲁。
2024年11月18号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