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万顷沙围垦的脉络初探
郭锦生
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是珠江口典型的向海拓荒,在滩涂沙洲的基础上围出万顷良田的鱼米之乡。
纵观万顷沙的围垦历史,我们从中可以抽出很多富有特色的独特脉络。
明朝以前广州以南珠江口湾区图
一、万顷沙围垦的时间脉络
唐宋时期,广州的城下就是大海,当时海洋的波涛直抵现在的北京路南,据说还不时有大海鱼浮出城下洋面。
当时的民间习惯把广州附近的洋面分小海和大海,小海即现在北京路南侧一片海面;大海即指南海神庙的南面一带海域,当时这带称黄木湾。当时的黄木湾是东西宽达20公里左右的大海湾,湾顶还有扶胥古港,即大致是现在的黄埔老港的东面一带。
到了明代,随着冲积和围垦广州城下的洋面逐渐缩小变为内陆江河,珠江的内海湾退缩至黄埔南海神庙,南海神庙成了珠江口漏斗形海湾的顶部,也就是说珠江口漏斗型海湾成型于明代,但当时湾顶的南海神庙前的洋面东西仍然宽达5公里左右。漏斗状海湾北部为白市洋,岛屿众多,南部的汪洋大海叫乌珠大洋。
(一)建国前的围垦
清嘉庆前,万顷沙成沙。
嘉庆至道光初年(1796—1821年),首先在目前的第二涌围出正安围;道光十八年(1838年) 在目前的第三涌的围出了福安围。嘉庆到宣统的115年中,万顷沙筑围50多个,扩大耕地达600顷之多。由二涌向西北发展至第一涌,向东南发展至第十一涌。
民国期间(1912—1949年)筑围至十三涌南面的安隆围,耕地增加0.58万亩,此时还有大片新成的水坦、白坦在东部和东南边缘露出。
(二)建国后的围垦
建国后,滩涂不断淤浅、伸延,万顷沙围垦和积坦的速度加快。1950—1985年的36年间,新围垦5.12万亩。
1965—1978年是有计划开发滩涂时期。1963年成立了番禺县围垦公司,围垦公司在经过两年的调查、测量蕉门滩涂资源的基础上,作出万顷沙围垦13涌至15涌计划。1970年县革委组织“围垦大会战”,集中全县数万民工到万顷沙尾垦区施工。1971年,投产5100亩;以后各公社留下专业队常年施工。1965—1978年,共完成围垦64宗,扩大耕地2.6万亩。
1972年10月,迁新造、潭洲等公社的8个渔业大队到此组建新垦渔业公社。1984年为新垦区。1987年为新垦镇。
大规模的集中全县的劳动力进行的围垦,进一步扩大了万顷沙的陆域面积。
(三)建国后,把小围建成联围
由于一个个小围堤围单薄,而耕地大部分是海拔-0.3米以下,围低易涝。万顷沙历史上备受台风暴潮、洪涝和咸潮灾害。据资料记载,1835—1985年间,发生台风暴潮38次,其中重灾7次。
1957年起,万顷沙开始实施电网和电排站建设,通过水闸建设进行联围建设。即在一个个小围之间通过建水闸,把一个个小围连起来。并全面进行培修堤防施工,加固堤围。建水闸固堤围的联围成围后,大大提高了防洪、防台风暴潮和抗咸引淡能力。
1983年9月9日第9号强台风正面袭击联围,万顷沙西站水位高达2.50米.共决堤137处,总长12.57公里,堤围被刮低1至2米的长40.9公里,农田3.6万亩被淹。灾区干部群众投入堵口复堤、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年底全面堵复堤围:随后二三年内全围再一次培修和加固石堤,到80年代后期,已建水闸38座,总净宽529.1米,建成电力排水站68座,装机容量4647千瓦。
万顷沙联围,处于洪奇沥和蕉门水道之间,北至下横沥,南临伶仃洋,集雨面积90平方公里,联围受益单位有横沥的部分、万顷沙和省属珠江华侨农场的大部分。全围干堤53.24公里,支堤24.11公里。捍卫耕地10多万亩。
二、万顷沙围垦的空间脉络
(一)万顷沙出自乌珠大洋
200多年前,万顷沙一带还是一片汪洋,属于当时的乌珠大洋范围内。乌珠大洋的乌珠是山名,这座乌珠山位于现在中山的黄圃镇内。
黄圃当地流传一个神话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黄圃曾居住着一“大户人家”。人们称他为“土地公”。这土地公养有六个如花似玉的女儿。有一天,南海龙王的三太子路过黄圃这里,被土地公六个女儿的美貌迷了魂。贪得无厌的三太子为抢得土地公六个女儿为妻,以淹没黄圃相威胁。但土地公始终不愿把六个女儿嫁给南海龙王三太子。南海龙王三太子一怒之下亲自率领虾兵蟹将翻江倒海,驱波逐浪向黄圃汹涌扑来。为了拯救黄圃的黎民百姓,土地公的六个女儿化作六座山峰阻挡汹涌而来的惊涛恶浪,让人们全部上山避难求生。这六座山即现在的:乌珠山、尖峰山、横档山、牛岗山、团范岗、浮圩山。
中山黄圃镇原来也是大海,也属乌珠大洋的范围。元、明时期冲积成大片沙田,如坦洲镇元代还是海洋,明代才淤积成陆。可以说,同处于乌珠大洋范围内的中山黄圃镇,围垦比万顷沙镇要早一些。
(二)先围出第二涌(正安围)
嘉庆至道光初年(1796~1821年),首先先在目前的第二涌围出正安围,道光十八年(1838年)在目前的第三涌的围出了福安围。
随后以第二涌(正安围)为起点,向西北发展至第一涌,向东南发展至第十九涌等。
三、万顷沙围垦的人物脉络
提到万顷沙的人物脉络,不能不提东莞人和香山人之间的纷争。
(一)与众不同的东莞明伦堂
东莞明伦堂是个什么组织呢?明伦的含义是指阐明和解释人伦关系。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明伦思想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许多古文献都强调了人伦关系的重要性,如《论语》中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就是对人伦关系的具体阐述。明伦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信任,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遵循公平、正义和诚信的原则。
据相关资料介绍,至少从宋代开始,所有文庙、书院、太学、学宫就以明伦堂来命名上课用的讲堂。对庙学合一的中国古代来说,各地的文庙不仅是用来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地方,她也是当地的官办学校。当地的学子大多数都会在其中学习。而明伦堂作为“明人伦”的讲学厅,是当时参加科举考试的社会精英们获取知识与智慧的庄严神圣的讲堂。士人们在此十年寒窗之后,都希望通过科举能登上朝堂,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明伦堂一般只是个象征性的机构,没有实权。但东莞明伦堂与众不同,在万顷沙这里拥有六七万亩田产(占东莞明伦堂财产的绝大部分),由东莞本地豪绅地主掌握。
东莞明伦堂
(二)东莞明伦堂以苦肉计战胜香山人,巧取豪夺得到沙坦的权属
清道光年间,当时属于东莞管辖的南沙村前的海面浮出了一大片沙坦,当时东莞的陈云亭、何耘劬、方瑚洲、陈百木等四个年长的乡绅(均是进士、举人)认为沙坦将会继续“生长”,将来可成为很宽的田地。因此他们发起联名以东莞明伦堂名义承领下来,名义上作为学官的尝产(无偿付费用给本姓本房子弟读书,以及本族学校经费及兴办其它公益事业等)。
这一行动也得到东莞知县柏贵的同意。为了和对面的香山(现中山)县争夺那些继续“生长”的沙坦,他们集中在一起商议,决定在这些地段制造纠纷,以重金约定了几个秀才,准备为纠纷而坐牢。知县柏贵被东莞中的大户所挟持也表示不惜为此而甘受处分,甚至宁可丢掉乌纱,也要为邑人完成这一“义举”。
于是他们偷偷地自刻“界石”,用米粉加盐煮成糊,涂在界石上,等到干后投入海中。这种涂有米糊的界石,下了水后,石螺很快便会附着在上面寄居,并且会很快长起水草苍苔,看起来就如同投放了多年早已在的界石一样。
安排布置妥当后,东莞和香山两县不久就果然在这个地段内争执起来,东莞县有一些人被打伤、打死。
案发后,东莞县的秀才向省城告发,省里命令两县一起来查勘,两县互相推诿,都不承认出事地点属自己的界内。东莞的官绅特意一口咬定地属香山。香山不知是计,也反指这地段属东莞,案久悬而不决。
后来在退潮时发现了东莞绅士事先所投放的石碑,报给了官府请求查验,确定为这里是东莞界。东莞知县柏贵因此革职留任,几个大绅士也因此被革去了功名。
由于这事案情重大,按例必须由广东省详细上报北京部院批准,才能定案。
过了些时侯,东莞的士绅重新诉讼沙坦的界至问题。因前案已定,有档案可查,香山方面也无法翻案。于是,这一大片沙坦就这样确定下来属东莞明伦堂所有了。他们就可以在这里围垦造田了。
(三)万顷沙是东莞明伦堂取之不歇的宝藏
东莞明伦堂霸占开垦了这一大片土地,加以兼并了其他方面的田,计共拥有沙田六七百顷(每顷一百亩)。
凭借万顷沙源源不断的产出,令东莞明伦堂成为清末至民国时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影响深远的地方组织。东莞明伦堂在经营管理地方公产的同时,积极参与地方事务,特别是兴办教育、医院、水利以及资助各项公益事业方面,从而影响极大。
东莞明伦堂每年可收田租六七十万元,支出则五花八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用在其所办的事业及活动上面。据有关记载,前清时期东莞明伦堂用以地方事业的款项主要是:县内各书院膏火、文武岁科考童生卷资、册金、乡会试卷资、京官旅费、文武会试公车等费,还有赈灾等临时支出。民国以后,东莞明伦堂继承了这一传统,并以教育事业为重心,教育经费基本覆盖了全邑的中学、小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幼稚园以及民教班等各类学校,并设有大中学生留学津贴及奖学金等。此外,东莞明伦堂积极参与兴修水利、发展交通和举办医疗卫生等公益事业,如莞龙、莞太公路行车公司、东莞医院等。从某种意义上讲,东莞明伦堂是一个地方公产的管理机构,其基本职能是扶助地方建设。而这些事情,几乎都得益于万顷沙这块宝地的贡献。
东莞明伦堂要求各围承佃人限时清缴租金的通知
(四)工作生活在万顷沙的其他人物
建国前,东莞明伦堂把土地租给承耕人,承耕人又把土地租给二、三路耕家,二、三路耕家雇人代耕,农忙时另雇临工。这些代耕的人和临工,就是沙田的农民。农民中也有向二、三路耕家承耕,按三七或四六比例分谷子的。他们在涌边搭起一座座耕寮,就算是安了家立了户,也有一部分受雇的渔民在农忙时就上耕寮,农闲时便下渔船。附近各地破了产的农民,无地可耕,往往全家来沙田受雇或承耕,当地把这一部分农民叫做“落沙”。“落沙”二字意味着农民的破产,走投无路,只好卖身投靠,忍受沙田把持者的剥削。也正是这些贫苦的农户,为那些乘轿子来“坐局”和投考功名、留学读书的人提供了款项,为大小官府衙门和驻军、土匪付出了租项,也为那些大耕家、二耕家和谷埠创造了财富。
建国后,农民分得了土地。成立了珠江农场,接收了许多归国华侨。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不断落户扎根,有了工人、知识分子等人物。他们共同成了万顷沙的主人。
四、万顷沙面貌变化的脉络
(一)建国前万顷沙的面貌
建国前的万顷沙只有几间砖屋,一间是关帝庙,一间是“四君子祠”和“义勇祠”,一间便是自卫局。
由于农民日众,加上渔船在此湾泊的也多,消费也随而增加起来,从此又开设了几间布匹、洋货、杂货商店和肉菜市场,又有几间两层楼的茶楼酒馆,烟、赌馆更多,逐渐繁盛起来,成为“公局街”。街是石板砌成,但所有建筑亦只准用砖柱,以木料搭盖,仍不准起砖墙。烟馆、赌馆由自卫局批给别人开设,有时公开投承,番摊、白鸽票、字花、“鱼虾蚧”等赌的形式,无所不备。
公局街熙熙攘攘,热闹非常,赌徒、烟鬼、私枭、人口贩子等人,甚至土匪亦混迹其间。公局街于是便成了万顷沙的“首府”,但仍是没有户籍,不归政府管辖的地区。
真正在万顷沙耕田的农民,约有千户人家。万顷沙沙田的肥沃易耕为经营沙田的剥削者节省了劳动力,因而积聚了利润。沙田每年收割两造,但莳田插秧却只需一造的功夫,两造稻子同时莳秧,一行早稻,一行晚稻,间行插种,割了早稻,留下了晚稻秧,任其继续生长,即为晚造。
(二)告别传统种养,走特色之路,让新万顷沙风光无限
有人用“一川蕉林绿,十里荷花香,千池鱼虾跃,万顷碧波流。”来形容万顷沙的生态。
据介绍,这块风水宝地有耕地6.2万亩,其中水果种植面积3.5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1万亩,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0多家,100亩以上规模的水果种植场近20个,100亩以上规模的水产养殖场约30个。
在万顷沙镇党委政府领导下,镇内的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合作社积极参与,自发成立万了顷沙镇商会水果培育分会、番石榴分会、蕉类分会、莲藕分会、蔬菜分会、鱼类分会、虾类分会、蟹类分会、海味干货分会、农产品流通分会、休闲观光分会等10多个农业行业分会,涵盖了万顷沙农业产业所有种类。
为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各个农业行业分会开展种养培训及交流,统一产品标准及对外宣传口径,实现由生产、流通到产业链延伸,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农业发展体系,推动万顷沙特色农业与休闲旅游深度融合。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万顷沙的农业发展体系已趋于成熟,种植了阳光玫瑰葡萄、凤梨释迦、神秘果、黄金百香果、红宝石番石榴等各类名优品种,并成功培育了新垦莲藕、万顷沙香蕉、葵花鸡、同兴水瓜、中心沟瘦身鱼、“诚一鲜鲩”等一批知名农业品牌。
其中,中心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兴海水产种苗场、诚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等水产养殖企业,建立了“5G+智慧渔业”、“养殖+流通+销售全流程溯源系统”等专业平台体系,助力万顷沙镇的渔业发展。
据了解,万顷沙镇智正农场引进的新品种阳光玫瑰葡萄,亩产控制在一千多斤,采摘价格50元/斤,供不应求;民兴村引进的凤梨释迦,亩产达两千斤,售价约15元/斤,通过网上售卖的途径销往全国各地;新垦莲藕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种植面积约3000亩,是万顷沙镇的明星农产品;番石榴是万顷沙镇的主要水果品种之一,广受种植户青睐,全镇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年产量达10万多吨,年产值约2.2亿元。
中心沟水产养殖
中心沟鱼坊餐厅,鲜嫩可口的鱼肉引得食客赞不绝口
(三)万顷沙面貌的新方向
万顷沙水乡生态休闲旅游资源丰富,走特色农业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百万葵园、南沙湿地等知名景区景点,智正农场、成丰农场等一批体验采摘园,配以各类休闲旅游项目和丰富多样的农产品,令万顷沙风光无限。
总的来说,万顷沙目前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具有活力和潜力的投资热土。随着南沙枢纽的建设和一系列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万顷沙作为珠三角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更加凸显。
深入挖掘现代农业、水乡文化、休闲观光资源,打造“万顷沙一日游、二日游”精品旅游路线,发掘现代农业和休闲娱乐健康产业,发展休闲观光、生态采摘、出海游等,打造独具岭南水乡特色“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小镇,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更是我们前途无量的方向。
五、万顷沙的美食脉络
万顷沙的传统美食以疍家风格美食为主,食材以鱼虾蟹为主,鸡鸭鹅稀罕。时令应节的特色食物有禾虫、风鳝、凤尾鱼、黄鱼、三黎等。
例如:禾虫。禾虫是有名的沙田田基美食。
禾虫即疣吻沙蚕,我国古代就记为禾虫。禾虫一般只生长在咸淡水交界的稻田表土层里,以腐烂的禾根为食,在早晚两造水稻孕穗扬花时性成熟而破土而出,故名禾虫。
禾虫一年之中有两个繁殖季节,分别是农历四、五月和农历九、十月的大潮期。4 —5月的被称为早造虫,也叫“荔枝虫”,是因为此时是荔枝成熟的季节,这时的禾虫体瘦且色青量少,则说明性细胞量较少;而农历九、十月的则称为晚造虫或正造虫,也被称为“金花虫”,此季节的禾虫是一年之中的上品,虫子体态丰腴肥嫩,含浆饱满,则说明性细胞量大,一般每尾体重3 克左右的雌性禾虫体怀卵量为20 万粒~30 万粒。所以一年之中繁殖的高峰季节为农历九至十月。
禾虫喜欢群浮,在繁殖季节里,禾虫一般有每月两次的群浮高峰,在新月和满月附近几天内出现群浮。群浮是禾虫的最优生殖策略。它们在一定时期同步地离开栖息地由底栖浮游于水面排放精卵,交配繁殖。
禾虫在群浮时,当雌雄禾虫相遇,雄虫会表现得较为活跃,不停地围绕着雌体游动,经过大约1 小时的性诱惑,雌虫则活跃起来,游动速度逐渐加快,一边快速游动,一边从体末端的临时裂口排放出青绿色的卵,产卵时间约持续10 —20 分钟。雌虫产完卵后静卧底部,而雄虫则在漂浮的卵间快速游动,约30分钟后精子排放完毕,雄虫沉入水底,精子可在水中存活约30 分钟,精卵在水中完成受精过程。这个过程,是一种很精彩的“婚舞”。 禾虫出现时,密密麻麻地浮游在河涌的水面,到处舞动,颇为壮观。此时农民守候在河涌的出口处,抓紧时机捕捞,一般会有很大收获。
禾虫,通体粉红色,有时又变成乳黄色或绿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万顷沙盛产禾虫,吃禾虫历史也悠久。禾虫制成佳肴,清香鲜美,嫩滑甘香,还有滋阴壮阳、健脾、暖身、祛湿等药膳功效,风味独特。烹制禾虫的方法很多,只要加上姜、葱、油、盐,蒸、炒、煲、炖、焗都可以制成味美可口的佳肴,也可以腌成咸禾虫或晒禾虫干,还可以捣烂制成禾虫酱。万顷沙人最常的吃法是以鲜禾虫、鸡蛋、炸蒜子、陈皮丝等为主料,将活禾虫洗净,放进瓦钵,倒入生油,让禾虫吸饮,再将鸡蛋和各种味料加入钵里拌匀,入笼猛火蒸约30分钟后,放入炕炉烘至干水,放上香茜、熟油、麻油、胡椒粉等,即成味美鲜滑、营养丰富的佳肴。
当然,一时吃不完的食材,还有很多特色的做法。例如做成咸鱼、鱼干、鳝干、虾米、虾酱、腊鸭、凤尾鱼籽,老鼠干、河豚干等等。其中老鼠干、河豚干等更是风味独特的奇葩食品。
当今美食,在传统上创新,更是品种繁多。一条十九涌海鲜美食街就让人品味无穷。各种生猛的河鲜、海鲜种类繁多应有尽有。清蒸、红烧、刺身随便怎么吃就怎么吃,成了万顷沙的一张靓丽名片。
六、万顷沙的精神脉络
探讨万顷沙的围垦历史,我们还可以抽出很多其他脉络,如围垦的方式方法、灌溉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变迁等脉络都是研究探讨的好方向。
但是在众多脉络中,最有价值的应数万顷沙的精神脉络。万顷沙人的“勇开拓、厉进取”的精神底色正是贯穿万顷沙围垦历史、当今建设和未来发展的闪光主线。
围垦本身就是开疆拓土的事情,不断向海围垦,造出万顷良田,它正体现着万顷沙人“勇开拓、厉进取”的精神。
新时代的建设和美丽风光的营造,同样是万顷沙人“勇开拓、厉进取”精神体现。
可以说,万顷沙从乌珠大洋到围垦出万顷沙,再到目前新时代的围垦和美丽建设,一路走来都体现着万顷沙人“勇开拓、厉进取”的精神底色和脉络。这精神底色和脉络是我们万顷沙人的灵魂,是我们骨子里的东西,我们应做好承传和弘扬。
七、万顷沙的文创脉络和方向探讨
万顷沙早期的居民以耕田的农民为主,地主基本都是住在东莞,因此早期的万顷沙文创比较匮乏。
过去的万顷沙文创主要以口头创作为主,如童谣、咸水歌、木鱼歌、唱龙舟等。
建国后,各类创作慢慢多起来。地方歌谣、诗、书、画、文、舞、戏剧等多种形式并举,各类文艺社团也应运而生。
新时期,我们应从哪些方向开展文创呢?我们可以引导各类文化人深入生活,了解万顷沙,写好万顷沙。我们可以通过旧历史、旧故事、新生活、新风尚、新建设、劳动者、建设者等方面着眼大书特书万顷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着力以文创耀万顷沙。
本人也曾多次参与南沙区文联等组织的文创活动。例如本人曾参加过南沙湿地公园(位于万顷沙)的芦花节采风活动。还为此写了一段文字。
一只鸟的家书
爸妈,你们还好吗?
秋冬长假将至,你们就
搭秋风的第一班飞机过来吧。
我在广州南沙挺好的,
这里环境好,机会多。
我上班的地点叫珠江口,
属粤港澳大湾区,饱含故事的
零丁洋是我常出差的地方。
在这里,我遵循你们的教导
天天早出晚归,
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我居住的小区叫南沙湿地公园,
是临海的高尚别墅区。
我在这里拥有一栋自建房,
就在美丽红树林的核心区域。
这里游乐场、饭堂、电影院等俱全,
你们来了,我带你们
试试周边最大的湿地饭堂,里面
免费供应你们喜欢的各种鱼虾刺身。
还有去看电影,听说这里
最近一部叫《芦花节》的很好看,
有很多南沙的文艺名家主演,
剧情浪漫感人,故事多。
爸妈,你们总唠叨我的婚事,
我最近已谈恋爱啦。
姑娘也是我们老家的,
她跟我一样,前两年过来后
就常驻这里了。
她长得不错,羽毛油光可鉴,
歌声嘹亮,相信你们也喜欢。
对啦,我们不用登记吧?
我们已住在一起。
爸妈,当你们过来后,
我建议你们把四散的
兄弟姐妹都叫到这里来。
这里的春风永不止,
粤港澳一家亲,融通四面八方。
这里是鱼米之乡、妈祖慈爱之地,
我们备受保护,
是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而且,这里的明珠湾大桥、
灵山岛尖等灯光背景世界一流,
这里每个人
登台主演的电影都很精彩,
他们那无与伦比的同台大合唱
更是我们百鸟学习的好榜样。
万顷沙是围垦出来的,在万顷沙人“勇开拓、厉进取”的精神主线里,年轻的万顷沙正体壮力健,各领域齐头并进,正大踏步走向自己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