樾下客:《津门行吟》诗词36首
津渡四时迷柳色,沽河两岸散花香

七律·家乡有条河
玉带蜿蜒绕故乡,一湾碧水映天光。
悠悠岁月经风雨,滚滚波涛掠夕阳。
津渡四时迷柳色,沽河两岸散花香。
回眸最忆少年事,心似浮云鬓已苍。

临江仙·海河夜景
月照津门临故土,遥瞻桥耀金辉。游船来往夜初归。塔楼灯火照,河面彩霞飞。
轻波潋滟光交错,涟漪轻卷心扉。旖旎夜色入诗题。水流情不尽,美景惹人痴。
临江仙·狮子林桥咏
碧水悠悠横玉带,闲看桥上风光。石狮百态傲遐方。扬眉相狎戏,低首自安详。
最是津门奇景在,大爷跳水名扬。晨昏几度共张狂。过秋同守望,芳树隐斜阳。
临江仙·曹家花园
翠苑繁华成过眼,连番易主云烟。沧桑巨变忆当年,将军今不在,唯有草花鲜。
莫道强权能旷久,汗青自有评篇。园中林木自嫣然,春风吹又绿,笑看世尘迁。
【注】
贿选总统曹锟的私人花园。1923年曹锟贿选总统后,曾在此园作寿,收受寿金寿礼不可胜数。但为时仅一年,曹锟即被赶下台,并被软禁于北京中南海延庆楼,后乘机南逃。这以后,园中除其家属居住外,有时为其姻亲张作霖使用。1924年底,为中国的和平大计,孙中山应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之邀第三次来天津时,即在园中与张作霖会谈,共商国是。
临江仙·西北角美食街
古巷深藏烟火气,清真特色绵长。豆浆翻滚暖饥肠,蒸糕香四溢,煎饼裹时芳。
烧卖嫩鲜添雅趣,茶汤细品晨光。卷圈醇厚诱人尝,佳肴留齿颊,回味醉心房。
临江仙·谒天津孔庙感怀
千载儒风承鲁地,先师熀耀文光。杏坛遗迹映朝阳,礼仪传后世,道德永流芳。
古木参天承雨露,碑林铭记沧桑。心驰神往步廊长,自知才学浅,羞拜圣人堂。

临江仙·天津古文化街
古韵悠悠文化地,老街岁月幽深。津沽发轫此间寻,旧城风貌在,河水蘸光阴。
天后宫前香火盛,玉皇阁望云岑。非遗薪火锁檀心,琳琅宜极目,屐到一开襟。
【注】
天津古文化街即宫北大街和宫南大街,是天津文化的发祥地,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主要景点有天后宫、玉皇阁等,是天津老字号民间手工艺品店的集中地,荟萃了众多非遗品牌。
临江仙·天津天后宫
古韵巍峨朝圣地,仁恩笼耀东方。海门慈筏炯祥光。戏楼歌盛世,幡影舞苍茫。
福主三津承景运,庄严瑞气深藏。宋元风物奈悠长。匠心传百世,妈祖永流芳。
【注】
天津天后宫又称小直沽天妃宫、娘娘宫,位于古文化街80号,始建于元泰定三年(1326年),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的妈祖庙之一。是研究宋元时期妈祖庙建筑特征的唯一实例。
临江仙·天津鼓楼
古韵悠悠萦故里,鼓楼独领风评。青砖复栋画梁盈,飞檐凌日月,丹阙映霞明。
十字长街朱粉饰,彩幡招愰纷呈。熙熙攘攘客欢声,凝神停片景,发咏最牵情。

临江仙·谒周邓纪念馆
年少心怀凌壮志,誓为砥柱中流。探求真理不知休。铁肩担道义,岁月写春秋。
旧日黄花均去也,一生更待风猷。鞠躬尽瘁苦绸缪。英名垂万古,青史永传讴
临江仙·西花厅秋韵
花动西厅秋寂寂,海棠果满枝头。简居清雅映窗幽。熙风萦案过,笔影逐云流。
政事繁忙心不倦,丹诚浩气情稠。夜阑蜡炬贮神州。同圆家国梦,淡泊写春秋。
【注】
按照实景仿建的中南海西花厅,秋天的季节,满院的海棠树,果实累累。场景和实物展示了周恩来邓颖超二人朴素、廉洁的生活和工作。
临江仙·觉悟社
一片丹心凝陋室,青春躁动飞扬。新思潮涌破晨光,觉声催奋进,理想共翱翔。
慷慨前行无悔路,万般磨砺担当。甘抛热血铸辉煌,英魂昭日月,青史永流芳。
【注】
五四运动后,1919年9月,天津的一群进步学生,为了探求真理相聚到一起,成立了《觉悟社》,1920年1月,出版刊物 《觉悟》,周恩来任主编。在新思潮的推动下,在觉悟的声浪中,从这里起步,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他们中有的为了理想英勇就义,而绝大部分成员,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七律·天津之眼
天津之眼跨长空,永乐桥头夜意融。
轮转暮云连两岸,光摇秋水映双瞳。
醉观灯火眠波影,吟指霓虹舞袖风。
独领神州兴一叹,自疑身在画屏中。
【注】
天津之眼是世界唯一建在桥上的摩天轮,是天津地标之一。摩天轮旋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8分钟,到达最高处时能看到方圆40千米以内的景致。
临江仙·天石舫怀古
玉砌精雕天石舫,琼楼影映斜阳。恢弘气势展辉煌,雄风传万古,史海泛苍茫。
朱棣南征遗迹在,北开渡口名扬。旌旗变幻几沧桑,今朝观胜景,城阙谱新章。
【注】
天石舫再现了天津城市名称的由来,是明燕王朱棣渡津之地。天石舫的设计结合了明代船舰的制式,全部由汉白玉石材精雕细刻而成,气势恢弘,具有古船风韵,彰显了明朝发达的航海水平。
七律·大悲院
悲院参禅瞻宝相,观音法影矗云端。
聆听妙谛空兼色,渡问真经碧复丹。
灵骨暗香遗胜迹,慈心高格寄斋坛。
虔诚敬拜祈祥祉,澹荡情怀念永安。

临江仙·李叔同故居寄怀
草露约开秋好处,锦书墨韵花繁。叔同学罢返家园,欲飞初展愿,心志寄毫间。
曲径游廊莺树暖,画阑汀蕙晴轩。一窗风月半壶天,幽情何处寄,独坐思无端。
【注】
李叔同即弘一法师,其故居宅院里有一西式书房,取名“意园”,是李叔同1910年从日本学成重返故里时修建的,以示一展宏图的意愿。院内花园游廊环绕,雕梁画柱交辉,室内陈设精致,环境幽雅宜人。
临江仙·金汤桥会师广场
铁骑踏冰河裂响,寒风凛冽叹苍。两军会战意高昂,连天炮火起,津渡是沙场。
二十四师难抵挡,英雄一纵更狂。旌旗澹荡谱华章,金汤春意动,雄跨记辉煌。
【注】
津渡,天津城名源自“天子津渡”。
金汤桥会师广场,1949年1月15日的平津战役中,解放军八纵二十四师与一纵攻破国民党天津防线,在金汤桥上实现胜利会师,故其成为象征着天津解放的标志性建筑。
满庭芳·北宁公园(宁园)
彩绘丹梁,华描翠柱,皇家气韵悠长。叠山造势,绿水绕庭堂。曲径通幽深处,柳丝坠、碧玉轻扬。静亭隐,回廊蜿转,步步入仙乡。
有厅称大雅,小桥横卧,影入楹窗。秀兰轩,芳菲秋意恢张。几处楼台错落,波光映、画里徜徉。心留醉,宁园景致,尽在满庭芳。
【注】
北宁公园,坐落在天津北站东北侧,1932年由北宁铁路局局长高纪毅主持,耗资50万元修建而成。

临江仙·北安桥风韵
效仿西洋雕古意,北安桥展华妆。四方神兽守遐方,翩翩朱雀舞,祥瑞满河梁。
白虎青龙玄武傲,威严中透灵光。翩跹乐女妙姿扬,金辉盈水面,典雅韵悠长。
【注】
北安桥借鉴法国巴黎亚历山大三世桥,为西洋古典式的建筑风格。桥头雕像为寓意东、南、西、北四方平安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青铜压纹的“盘龙”桥墩雕像以及桥栏柱基上舞姿各异的四尊“乐女”雕像。
临江仙·意大利风情街
罗马风情收眼底,群花巧沁洋房。雄浑典雅腻秋光。角楼萦绰影,窗牖映斜阳。
雕饰堪精流碎月,幽阶轻伴回廊。地中海水妒清凉。难回中世纪,空惹半微茫。
【注】
意大利风情街前身为意大利在华租界地,始建于1902年。这里保存了100多座欧洲建筑,是意大利本土之外最大的意式风貌建筑群。建筑风格包括哥特、罗马、巴洛克等,展现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七律·中华石园
杖藜徐步踏芳洲,古堡来迎乐未休。
丹壁崖危分瀑幕,碧湖池浅映云楼。
莺声迢递石林晓,柳色葱茏荷露秋。
到此孤吟憾孤享,鹭江汉水唤同游。
【注】
中华石园得名于一块酷似中华版图的灵璧巨石,此石重达3吨,且造型独特,色如墨、声如玉、鬼斧神工,不可多得之奇石。在中华石园内,欧洲建筑艺术与中华石文化的结合,可谓浑然一体、高雅自然、相映成趣。园内还有石林特写、千层丝挂、莲花飞瀑、别有洞天等多处景观,诗情画意、妙趣天成。

临江仙·西岸艺术馆
哥特风姿西岸畔,华灯辉衬斜阳。弦歌袅袅韵悠长。琴音和雅意,曲罢绕回廊。
绘画诗书相与映,沙龙会所徜徉。丹青璀璨照华章。赏心浓郁处,文旅醉时光。
七律·五大道看庆王府有感
万国交驰一片尘,颓龙落凤互为邻。
能惟泥土作臣子,解与雪冰成主人。
心乐身闲求象罔,眼空耳热听伶伦。
访仙谩学长生术,不忆当年旧钓津。
【注】
庆王府始建于1922年,原为清末太监大总管小德张亲自设计、督建的私宅,在原英租界列为华人楼房之冠。后被清室第四代庆亲王载振购得并举家居住于此,因而得名“庆王府”。
临江仙·音乐厅
罗马柱前迎远客,雕痕呈现时光。欧洲风采絮悠长。花坛铺锦绣,步道散幽香。
吹月洞箫含碧玉,乐声隐隐穿廊。昂扬旋律荡心房。动高歌一曲,雅韵绕华堂。

临江仙·参观利顺德博物馆
百载丹青描画卷,韶华看处无边。时空交错话当年。肇基风雨路,丰韵集灵篇。
人物已然成故事,堪嗟往昔如烟。史实跌宕入心田。旋呼诗锦字,浓抹笔鸾笺。
【注】
利顺德饭店有160多年的历史,博物馆融利顺德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名人文化、餐饮文化及企业文化于一体,把历史场景、实物、人物和故事通过变化多样的展示手段,生动再现了利顺德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程,浓缩了中国近代史的跌宕起伏,营造出可零距离触摸、深度体验历史文化的独特文博景观。
临江仙·安里甘教堂
巍峨钟楼云际立,券窗映照斜阳。顶尖十字指穹苍,梦回中世纪,修道院悠飏。
暖色墙垣盈岁月,沧桑韵味犹香。静听音律绕回廊,心随风逝远,沉醉旧时光。
临江仙·大光明桥
雄跨海河涵碧水,西洋古韵轻飏。华灯初照影初长。光明桥上望,心境自疏香。
雕塑巍然昭日月,星辰共语苍茫。高风亮节此间藏。胸中存正道,自见世间光。

临江仙·张学良故居
秋到故居风自暖,泉池粉蝶穿林。佳人步翠任频斟。流年花近眼,长伴熨香心。
露染前欢蓉影里,妆红纵妙闻琴。残烽早趁掩烦襟。荣华原上草,事变落馀音。
七律·观瓷房子有感
恣意直沽无委尘,爱玲少帅偶为邻。
只凌别异求孤道,争得殊非示众人。
已把古瓷趋未有,又将今糙冠无伦。
此时老少欢心寄。只傍笙歌不问津。
临江仙·解放路金融街
翠盖梧桐遮日影,金融街映霞光。闲临昔日利名场,却教财万贯,尽在此间藏。
异国风情皆入眼,拱门笋柱雕梁。晚风历历说兴亡。淡然嗟往事,犹是任苍茫。
【注】
天津解放北路有多座形式各异并具有历史意义的银行建筑,这些银行建筑不仅是金融历史的见证,也是建筑艺术的典范。它们反映了天津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金融、贸易方面的繁荣景象。

临江仙·西开教堂
罗马遗风留津渡,穹窿高耸披云。品形错落显天辰。碧铜披古韵,十字耀神恩。
巍峨教堂传福祉,庄严胜境无尘。信徒祈愿聚纷纷,钟鸣传远近,圣水净尘氛。
临江仙·张园忆往
翠瓦红墙藏故事,张园历载绵延。先驱废帝此留连,风云曾际会,史册几多篇。
日寇侵时官邸变,残殇难掩心田。欣迎中共掌枢权,同心筹国是,春色满津天。
【注】
张园始建于1915年,是清末湖北提督张彪的私人府邸,故称“张园”。
1924年12月,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北上在津期间曾下榻“张园”。
1925年2月至1929年7月,末代皇帝溥仪曾居住在“张园”。
1935年,驻津日军强购“张园”后,建成现存楼房,作为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官官邸。
1947年,“张园”被用于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
1949年1月23日,中共天津市委迁入“张园”。同年6月15日,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迁入“张园”,与市委合并办公。
临江仙·静园 (天津溥仪故居)
逃出京城如丧犬,静园草木森森。冷风凄雨两相侵。哀叹皇运尽,浩气独难寻。
废后婉容存旧梦,日高转瞬寒禁。渺空末代帝王心。怅惆残照里,空自黯悲吟。
【注】
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撵出北京后,来到天津张园,5年后携皇后婉容、淑妃文绣来到同街乾园居住。溥仪随后把乾园改名为静园,溥仪在“静观变化、静待时机”,蛰伏待机,图谋复辟满清帝国。

临江仙·古镇杨柳青
村舍飘香莲露酒,柳丝轻舞堤头。老怀常忆远行舟,依栏回首望,烟树隐重楼。
渌水盈盈波渺渺,鱼鲜满篓归舟。何人月下笛声幽,梦中回故里,一曲寄乡愁。
临江仙·石家大院
灰瓦青砖萦古韵,厅堂蕴藉幽香。垂花门锁旧时光。余晖萦石鼓,树影罩厢房。
华美戏楼人鼎沸,琴声荡漾悠扬。早年遗润绕回廊。繁华虽已逝,余韵永流芳。
临江仙·安家大院
碧瓦朱檐依旧在,豪门遗梦难寻。轻愁一抹锁尘心。繁昌曾映日,富贵转蓬临。
雨歇风来空自忆,月华犹照孤吟。庭前花落又秋深。安家何处觅,独对夕阳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