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炼的意义
文/沈亚春
精金百炼:精金,至纯的金子。比喻德才修养锻炼十分到家。人说“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无论是佛家的“修成正果”,还是道家的“修仙成道”,亦或儒家的“取义成仁”,再或俗世的“成家立业”,都离不开一个“成”字。帝王安民立政谥曰“成”,如“周成王”。国士功勋盖世赐号“成”,如“武成王”。公主为国立功封号“成”,如“文成公主”。孔圣人大号“大成至圣先师”,韩非子荣膺法家“集大成者”。志要铁杵成针,事要大功告成,才要出口成章,考要一举成名。鲤鱼要成龙,乌鸦要成凤;破茧要成蝶,出马要成功。我们责怪一个人的时候,还会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们痛骂一个人的时候,也会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蒋总统最青睐“成”,动不动就是“不成功,便成仁!”“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成”几乎成了世人衡量一切是非成败的第一准则。世人何以如此看重“成”呢?成是劳动的果实,成是汗水的结晶,成是价值的体现,成是实力的证明,成是心灵的慰藉,成是骄傲的资本。然而,世界上只有“一事无成”,绝没有“坐享其成”。正如冰心所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古往今来,成功人士总是受人追捧的天之骄子;时至今日,成功宝典更是争相钻研的秘籍。时代的精英成群结队,成功的道路纵横交错,但成功的秘诀只有一条。苏轼曾言:“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且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的这番话实际上包含了天资与毅力两者一而二、二而一的道理。时下有一句话很流行,“站在风口上,猪都飞得起来。”风口就是良机,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撞大运”、“撞天昏”,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灵光一现”、“计上心来”,它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万事俱备”,是历经磨难、百炼成钢的“炉火纯青”。世界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生动揭示了磨炼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李白“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对于我们也有着深刻的启迪。“好事多磨”,“自古英雄多磨难”,是刻在我们民族记忆中永不磨灭的信条!
沈亚春,男,汉族,籍贯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黄梅二中退休教师,中教高级职称。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全国优秀楹联教师,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诗联作品散见于湖北省楹联专辑,黄梅县诗联专刊。教学论文《把脉职业班主任》《炫耀》《智者的谎言》等发表于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