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兵
作者:刘汉江
2013年11月7日,又有一位老兵静静的离开了人世,享年88岁。这位老兵是我的亲伯父。
伯父是我父亲的二哥,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兵。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全国解放后又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在著名的上甘玲战役中担任机枪班班长,身经百战,得过不少纪念章,我记事的时候还看到过这些花花绿绿的证章,只是后来被孩子们玩丢了,想来实在太可惜。
伯父虽然是建国前的党员,功勋卓著,但他是个文盲,升职无望。复员回到家乡后,民政部门就把他安排到粮管所看大门,按说这是个清闲的好差事,可没几天伯父就卷着铺盖回家了。原来他多年征战,跟着部队爬山涉水,早就安闲不住了,在他看来,与其看大门,还不如回家种地踏实。后来,地方政府拥军优属,还是把他安排进了公路管理站,负责扫马路。这一扫就是十多年,再后来,公路站精简人员,他因为没有文化,被退回了家乡,成了一个普通的农民。
伯父除了种地,几乎一无所长,但却有一手包饺子的绝活,和好面做好馅后,可以两手左右开弓,眨眼间,两只白胖漂亮密实的饺子就包好了,速度之快,无人能及。我曾问过他怎么练成的,他笑笑说,在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有时饭还没熟,战斗就打响了,根本没有时间做米饭,主要就是靠干粮或者面食充饥,包饺子来得快,容易熟,他是在朝鲜战场上学会包饺子的。
夏天的夜晚,我们会聚在村口的石桥边纳凉,我们便缠着伯父讲战斗故事。伯父一肚子的战斗故事,国内战场的,朝鲜战场的,张口就来,如数家珍,可我们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并没有留下多少印象。唯一记得的是,伯父教我们学说朝鲜话,什么“兵机少约”(飞机)、“阿妈妮”(妈妈)等几个单词现在还记得。
伯父忠厚老实,善良本分,只知道埋头干活。即便是在家庭生活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也没有向党组织和政府开过一回口、伸过一回手,在群众中很有威望。
我曾经想花些时间采访他,写一些关于他的故事,特别是他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可一直没空,再后来,他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失忆很严重,问他什么,也只能摇摇头,想不起来了。
现在,老兵走了,我们最可爱的人走了,我的这个想法也只能成为一个永远的遗憾了……
【作者简介】
刘汉江,男,散文作家,1968年生,汉族,江苏盐城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热爱文学、音乐,崇尚朴实自然,追求真诚唯美;长期从事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数十年笔耕不辍,数百篇作品散见于全国各报刊杂志,著有散文集《生命回响》、《凝望月光》、《金色童年》等,作品在国家、省、市级多次获奖,现任企业高管,盐城市亭湖区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