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中说感恩
文/李咸化(山东济南)
在每年十一月的第四周,当美国的感恩节来临之际,虽然这并非中国人法定与传统的节日,但感恩这一主题却跨越了国界与文化的差异,深深触动着人类内心深处最柔软且珍贵的角落。
感恩,实则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本能与本性。乌鸦反哺,羔羊跪乳,这些动物界的现象生动地诠释了感恩的质朴内涵。动物们在自然的法则下,以它们独特的方式回报着养育之恩,作为拥有高度智慧与情感的高级动物——人类,更应将感恩之心奉为圭臬,使其在生命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我们首先应当感恩生养自己的父母亲。是他们给予了我们宝贵的生命,赋予了我们这具能够感知世界、体验人生的肉躯与发肤。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父母便倾其所有,用无尽的爱与关怀陪伴我们成长。他们在我们年幼时,耐心地教我们说话、走路,为我们遮风挡雨,抵御外界的一切伤害;在我们年少时,操心我们的学业,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我们成年后,依然是他们在背后默默支持,无论我们走得多远,父母始终是心中那盏永不熄灭的温暖明灯。他们的爱不求回报,如涓涓细流,润泽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有了坚实的依靠和心灵的归宿。对于这份血浓于水的养育之恩,我们怎能不心怀感恩,并用一生去报答?
同时,我们要感恩生存的环境一山河天地。大自然以其广袤无垠和慷慨无私,为我们提供了衣食之源与生长空间。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丰富的农作物,清澈的河流滋养着万物生灵,茂密的森林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和珍贵的资源。我们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领略四季的更迭,感受山川的壮丽。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进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掠夺。我们在享受自然恩赐的同时,更应树立起保护自然的意识,以感恩之心对待这片养育我们的山河天地,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大自然的美丽与富饶得以延续,使子孙后代也能共享这天地的馈赠。
回顾历史,我们必须感恩共产党毛主席打下江山,为人民带来了幸福,为民族带来了希望。在旧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遭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压迫。是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在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下,中国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今日中国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如今能够享受和平稳定的生活,追求个人的梦想与幸福,离不开先辈们的英勇奋斗和无私奉献。这份恩情,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于心,并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此外,我们也要感恩兄弟姐妹的互相帮助。在家庭这个小集体中,兄弟姐妹是陪伴我们成长的亲密伙伴。童年时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喜怒哀乐,在困难时刻相互扶持、相互鼓励。这种手足之情,是生命中一份独特而珍贵的情感财富。而在更广阔的社会生活里,我们还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或许是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或许是在工作中与我们并肩作战的同事,或许是在人生道路上偶然邂逅却给我们启发的陌生人。感恩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因为他们的存在,丰富了我们的人生阅历,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断成长,学会理解、包容与关爱。
在这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我们应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道德来过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感恩节。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恩思想,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经典语句,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感恩的重视与尊崇。我们应秉持古为今用的理念,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感恩的智慧与力量,将其融入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中。同时,对于外来的感恩节文化,我们可以借鉴其倡导感恩的积极一面,但绝不能盲目追随,而是要遵循洋为中用、独立自主、兼收并蓄的原则。我们要坚守自己的文化根基,以中国特色的方式表达感恩之情,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让感恩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际关系融洽的强大精神纽带。
在感恩节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让我们重新审视内心深处的感恩之情,将感恩化作实际行动,无论是对父母的孝顺、对自然的呵护、对国家的热爱,还是对身边人的友善,都以一颗真诚感恩的心去践行。让感恩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使这个世界因为感恩而更加美好,让人性的光辉在感恩的旋律中不断闪耀,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温暖每一个角落,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感恩华章。
2024.11.20拟于泉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