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诗苑(2024)第058期 总第551期 十一月编委专辑
(本期主编:王建勤 编审:王建勤 赏析:冯继军 编辑:卢凤枝 熊稚玲 制刊:冯继军)
在文学的广袤星空中,洪山诗苑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而洪山诗苑的编委专辑,则是这座星辰上最耀眼的部分,如同精心雕琢的宝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当我们翻开这本编委专辑,就仿佛踏入了一个古韵悠扬的世界。编委们用他们的生花妙笔,谱写了一篇篇华章。这些作品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才情的肆意流淌,每一个字符都蕴含着深厚的意韵。就像古老的琴弦被轻轻拨动,那悠长的余音,便是从字里行间弥漫而出的意韵,萦绕在读者的心间,久久不散。
洪山诗苑汇聚的皆是才俊之士,他们的翰墨如同芬芳的花朵,在文学的花园里飘香四溢。在这些编委的作品中,无论是词还是诗,都似一个个神秘而迷人的宝藏。词里勾勒出的景色,仿佛一幅幅灵动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那是词中景,有山川的壮丽,有田园的清幽;诗中蕴含的趣味,恰似灵动的精灵在文字间跳跃,那是诗中趣,或诙谐幽默,或哲理深邃;而贯穿其中的韵味,则像是隐藏在深处的灵泉,汩汩流淌,滋润着读者的心田,那是韵中藏,等待着有心人的发现与品味。
细细品味这些作品,更觉篇篇锦绣,行行珠玉。每一篇作品都凝聚着编委们的匠心,他们宛如技艺高超的画师,笔端轻轻挥洒,便能绘出群芳争艳的盛景。在这个过程中,情感的抒发与意旨的表达完美融合,如同鸟儿展开双翅,思绪在文学的天空中翱翔。这些作品中的情感真挚而动人,如同清澈的溪流,毫无杂质,那是情之真;所营造的意境美妙绝伦,如同梦幻中的仙境,令人心驰神往,那是境之美;而蕴含的意趣则高昂向上,如同清晨的朝阳,充满希望与活力,那是意之昂。
岑建德
山居小憩境清幽,峰嶂浮云鸟啭悠。
秀竹犹青描翠岭,茂林初染绘岑楼。
茶寮闲散品斋淡,禅院归栖伴友俦。
鸡唱亢歌酣梦醒,市喧远隔去烦愁。
赏析:
此诗描绘鄂州三国湾民宿之妙境。首联以“山居小憩境清幽”点明主旨,“峰嶂浮云鸟啭悠”勾勒出一幅宁静且充满生机的山水画卷。颔联中“秀竹”“茂林”的描写,色彩鲜明,“描翠岭”“绘岑楼”使画面更具层次感。颈联转至人的活动,“茶寮闲散”“禅院归栖”体现出民宿中的惬意与禅意。尾联“鸡唱亢歌”打破寂静,“市喧远隔去烦愁”直接道出此地能让人远离尘世喧嚣烦愁的妙处。全诗对仗工整,用词精准,通过对自然景观、人物活动的描写,将民宿的清幽闲适完美呈现,让读者感受到那股宁静致远的氛围。
武宁游西瓜寺
姚泉名
群峰落影掩禅关,数点秋花殿角闲。
佛呗已忘吴主事,瓜田犹枕武陵山。
野僧留宿托云谢,暮鼓催灯见鸟还。
虽爱华严实过客,寸心毕竟老人间。
赏析:
首联勾勒出西瓜寺的清幽环境,群峰掩寺,秋花闲缀殿角。颔联巧用典故,“佛呗已忘吴主事”,增添历史沧桑感,“瓜田犹枕武陵山”将寺与山水相连。颈联描绘野僧留宿、暮鼓催灯时鸟归的画面,富有禅意与生活气息。尾联“虽爱华严实过客,寸心毕竟老人间”,表达出诗人虽喜爱此地的清幽仿若仙境(华实可指代仙境事物),但终究心系人间的情怀。全诗用词凝练,意境清幽宁静,在对西瓜寺的描写中,巧妙融入历史典故与个人情思,于游览诗中别具一格,给人以超脱又不失烟火气的独特审美感受。
咏 怀
姚义勇
行吟酬我烟霞志,留取诗香纸上闻。
自笑疏狂胜年少,闲看秋水与晴云。
赏析:
此诗首句“行吟酬我烟霞志”,“行吟”点明诗人的姿态,似效仿屈原行吟泽畔,“烟霞志”则表达出诗人超尘脱俗、寄情山水烟霞的志趣,以行吟来实现自己的志向,充满了诗意与浪漫情怀。“留取诗香纸上闻”,将写诗的成果以“诗香”形容,强调诗作的韵味与价值。
“自笑疏狂胜年少”,“疏狂”二字写出诗人旷达不羁的心境,“胜年少”对比中凸显现在的自己在心态上更加超脱自在。“闲看秋水与晴云”,以景作结,“秋水”“晴云”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意境,诗人闲看此景,表现出一种恬淡闲适、不为世俗所扰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远,尽显诗人的高雅志趣与豁达心境。
纪念孔子2560年诞辰作
杨采华
仲尼名姓震人寰,鼎立中华佛道间。
为问遗踪何处在?遥看学海一灯悬。
赏析:
这首诗首句“仲尼名姓震人寰”,直白而有力地强调孔子之名举世皆知,其影响力巨大。
“鼎立中华佛道间”写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与佛、道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体现儒家的重要地位。后两句“为问遗踪何处在?遥看学海一灯悬”,以问句引发思考,然后作答。遗踪虽难以确切找寻,但孔子的思想如同学海一盏明灯高悬,暗示孔子思想在文化知识传承、人们精神探索方面起到的指引性作用,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孔子的巨大影响力及其思想的永恒光辉,诗虽短小却内涵丰富。
杂 感
吴江涛
烟波指点欲何求?冉冉流光逐逝舟。
秋不能黄桑梓梦,冬真可白少年头。
南山怀抱滋幽意,笔墨生涯觅自由。
背负青天人未识,鲲鹏犹自笑蜩鸠。
赏析:
《杂感》一诗情感深沉且富有哲理。首联以“烟波”“逝舟”的景象,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颔联“秋不能黄桑梓梦”,写出桑梓之念的执着,“冬真可白少年头”则强调岁月无情,表达出一种紧迫感。颈联“南山怀抱滋幽意,笔墨生涯觅自由”,体现出诗人在宁静中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尾联“背负青天人未识,鲲鹏犹自笑蜩鸠”运用鲲鹏与蜩鸠的典故,表达自己虽不被理解,但心怀高远之志,像鲲鹏般不屑于小格局的心态,展现出一种豁达超脱又壮志未酬的复杂情感,全诗用典自然,意象丰富,情感层层递进。
听电视演讲有怀
苏铮
昔日昏獅醒,方迎世界惊。
曾悲频宰割,后勇缚鹏鹰。
崛起和平态,担当大國风。
全球皆寄望,莽莽泰山松。
赏析:
此诗首联以“昔日昏狮醒,方迎世界惊”起笔,将曾经沉睡的中国比作“昏狮”,醒来后震惊世界,形象地展现出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巨大转变。颔联“曾悲频宰割,后勇缚鹏鹰”,回顾历史的悲怆与如今的强大,形成鲜明对比。颈联“崛起和平态,担当大国风”体现中国和平崛起、担当国际责任的大国风范。尾联“全球皆寄望,莽莽泰山松”把中国比作莽莽泰山松,点明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且备受全球寄望。整体诗格律严谨,用典与比喻巧妙,短短四十个字,以大气磅礴的笔触勾勒出中国的历史发展轨迹与如今的国际形象。
〔正宫•小梁州〕谒“新升隆”轮烈士陵园
袁勤英
陵园幽径瞻丰碑,思绪相随。那年遭受日机摧,江轮坠。魂断众生毁。(幺)勿忘国耻群情沸,豺狼打、怒火燃眉。持久战,倭军溃,芷江伏罪。华夏展雄威!
赏析:
此曲开篇“陵园幽径瞻丰碑,思绪相随”直接点明拜谒陵园时的情境与心境。叙述“新升隆”轮遭受日机摧毁的惨状,“江轮坠。魂断众生毁”,写出事件的悲痛性。“幺”篇中“勿忘国耻群情沸”将情绪推高,表达对侵略者的愤怒。“持久战,倭军溃,芷江伏罪”概括了抗战历程与胜利结果,逻辑清晰。全曲用词简洁有力,以拜谒陵园为线,由历史悲剧讲到抗战胜利,既缅怀了遇难者,又体现出不忘国耻、扬我国威的主题,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能引发读者对那段历史的回顾与思考。
赞艺术家刀郎
王震
艺殿清风旋律鲜,歌坛成就一郎贤。
创新曲谱乾坤气,演唱乐词天地弦。
西域情怀丝缕挚,民间韵味逸香虔。
才华横溢佼佼者,元素符号斐炳篇。
赏析:
这首诗以饱满的热情赞颂了刀郎。首联“艺殿清风旋律鲜,歌坛成就一郎贤”直接点明刀郎在歌坛的不凡地位,其作品旋律清新。颔联“创新曲谱乾坤气,演唱乐词天地弦”强调他创新曲谱的大气和演唱歌词的感染力。颈联“西域情怀丝缕挚,民间韵味逸香虔”点出刀郎作品独特的西域情怀与浓郁民间韵味。尾联“才华横溢佼佼者,元素符号斐炳篇”高度概括其才华出众,他的作品中的特色元素在篇章中熠熠生辉。全诗对仗较为工整,从多个角度如音乐创作、演唱风格、作品内涵等对刀郎进行了夸赞,用词精准且富有感染力。
题桃树
高德华
秋天落叶春摇红,无叶无花熬九冬。
俗子惟看颜色好,谁怜枝秃苦寒中。
赏析:
这首诗以桃树为描写对象。首句“秋天落叶春摇红”概括出桃树秋落春荣的生长特点。“无叶无花熬九冬”则写出桃树在冬季的枯寂状态,“熬”字生动地体现出桃树于寒冬中的艰难处境。后两句议论抒情,“俗子惟看颜色好”批判了世俗之人只看重桃树花开时的艳丽色彩,“谁怜枝秃苦寒中”以反问语气强调很少有人怜惜桃树在寒冷冬天枝秃的可怜模样。全诗借桃树在不同季节的境遇,表达对桃树的同情,也暗喻那些如桃树一般在人前风光,背后却历经艰难但少被人真正理解关怀之人的同情。
临江仙•赴北京公差有吟
詹国林
高铁飞驰原野上,欣看北国初冬。丰收画卷入眸中。万畦庄稼熟,千岭橘橙红。
受托进京公务约,旧人新友相逢。达成心愿见情浓。一壶醪酒尽,一醉共长风。
赏析:
此词上阕写景,“高铁飞驰原野上”点明出行方式与路线,“欣看北国初冬”奠定欢快基调。“万畦庄稼熟,千岭橘橙红”描绘出一幅初冬丰收盛景图,色彩明快,富有生机。下阕叙事抒情,“受托进京公务约”点出公差之事,“旧人新友相逢”写出人际往来,“达成心愿见情浓”体现事情顺利、人情浓厚。“一壶醪酒尽,一醉共长风”把与友人的欢聚和旷达的心境表现出来,酒尽而醉,醉后与长风相伴,豪放洒脱,词风质朴自然,将公差之旅中的所见、所感、所遇融为一体。
王建勤
约束贪婪身少忧,勿忘勤步慢爬楼。
淡云如絮能遮月,寒叶流轻巧饰秋。
心志平和怡善道。胸襟坦荡养廉侯。
乾坤远瞩能容我,愿拥东风到白头。
赏析:
《偶感》一诗展现出一种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
首联“约束贪婪身少忧,勿忘勤步慢爬楼”强调克制贪婪可减少烦恼,积极进取。颔联“淡云如絮能遮月,寒叶流轻巧饰秋”以云遮月、叶饰秋的景象暗示生活中的事物相互关联,富有哲理。颈联“心志平和怡善道。胸襟坦荡养廉侯”指出平和的心志与坦荡的胸襟的重要性。尾联“乾坤远瞩能容我,愿拥东风到白头”表达以豁达胸怀面对世界,愿在美好的期许中度过一生。全诗对仗较为工整,用词平实却表意深刻,从个人的修身养性出发,以景语与情语结合,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小雪日偶成
聂泽光
一夜霜风落楚林,闲来负手惬幽心。
听莺婉转书楼静,看竹葱茏石迳深。
菊簇枝头香不改,鸿飞天际语高吟。
腊梅欲报春之信,携友会须操绿琴。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小雪日的所见所感,意境清幽淡雅。
首联“一夜霜风落楚林,闲来负手惬幽心”,霜风使树林有了变化,诗人负手而立,惬意非常,奠定全诗悠然的基调。颔联“听莺婉转书楼静,看竹葱茏石迳深”,视听结合,莺啼衬托书楼之静,葱茏的竹子与幽深的石径相得益彰,充满画面感。颈联“菊簇枝头香不改,鸿飞天际语高吟”,菊花虽在小雪日仍香气留存,天空中飞鸿似在高吟,动静相宜。尾联“腊梅欲报春之信,携友会须操绿琴”,腊梅欲报春信,诗人想要携友弹琴,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高雅的情致。诗中通过霜风、楚林、莺、竹、菊、鸿、腊梅等多种意象的组合,展现出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恬淡心境,用词贴切,画面感强,将小雪日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怀完美融合。
次韵香港诗词楹联学会会长陈贻新博士《七律•胡焕庸线》
郑慎德
西南东北直穿梭,讫自腾冲抵黑河。
大漠孤烟涵矿石,春江花月映林萝。
九州一统长城固,万户千门兴事多。
日暮乡关常梦里,骑牛牧笛伴山歌。
赏析:
此诗次韵而作,对仗工整。首联点明胡焕庸线的起止,“直穿梭”形象地写出其贯穿西南东北的态势。颔联“大漠孤烟涵矿石,春江花月映林萝”,将线两边不同景象对比,一边是大漠的旷远与资源,一边是江南的柔美。颈联从宏观角度,“九州一统”体现领土完整,“万户千门兴事多”描绘出国家繁荣,百姓安乐。尾联“日暮乡关常梦里,骑牛牧笛伴山歌”则转至思乡的情感抒发,以牧笛山歌营造出浓郁的乡愁氛围,使诗在对国家地理与发展的描绘之后,又添人文温情。整体诗韵和谐,既有对胡焕庸线所涉地理人文的呈现,也有个人情感的融入。
鹧鸪天•白发吟
刘志澄
过往时光留旧痕。淡烟流水入黄昏。风霜渐染青丝白,雨雪频滋寸草心。
观鹤发,振精神。人生旋律唱红尘。光阴易逝宜珍惜,心态平和总是春。
赏析:
意境营造:词的上阕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的幽深感,“淡烟流水入黄昏”以景衬情,描绘出暮年的寂寥。而“风霜渐染青丝白,雨雪频滋寸草心”将白发与经历的沧桑相连,又体现出历经风雨仍存的感恩之心。
主旨表达:下阕则转为积极向上,“观鹤发,振精神。人生旋律唱红尘”写出了虽已年老但依然充满精气神的状态。主旨上劝人珍惜光阴、保持平和心态,以乐观豁达面对易逝的时光,充满正能量,整体用词简洁却表意深刻,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人生启示。
〔正宫•双鸳鸯〕初冬观雨
张晏学
暮风凉,冷云狂,疏雨匆匆扣小窗。落叶怀情寻故土,金英含笑对沧桑。
赏析:
此曲描绘初冬雨景。首句“暮风凉,冷云狂”,暮风、冷云点明初冬的清冷氛围,用词简洁而准确。“疏雨匆匆扣小窗”中“扣”字生动,将雨拟人化,似有急切之意。“落叶怀情寻故土”把落叶的飘落赋予“怀情”和寻找故土的情感内涵,体现出一种自然的归属感。“金英含笑对沧桑”里“金英”(菊花)在初冬仍含笑,“对沧桑”写出其坦然面对季节变化的姿态。全曲短短几句,通过风、云、雨、落叶、金英等意象,动静结合,把初冬雨中的景象和蕴含的情感较好地传达出来,用词精当,表意丰富,展现出初冬独特的景致与意趣。
湖边骑行(阳关体)
陈水冰
绿道骑行西复东,少年心气白头翁。
俯瞰水藏云外碧,仰观霞染日边红。
这首《湖边骑行》描绘了一幅充满活力与美感的骑行画面。起句“绿道骑行西复东”点明骑行之事与路线,直接且质朴。“少年心气白头翁”巧妙地把少年的意气风发与老者的闲适融合,暗示骑行者无论年龄都能享受其中。
颔联对仗工整,“俯瞰水藏云外碧”写出湖水碧绿且与天边的云似乎相连的壮阔,“仰观霞染日边红”描绘出晚霞被夕阳映照得通红的绚烂。从俯与仰的不同视角,展现出湖边天空与湖水丰富的色彩与美妙的景致,短短几句诗,让读者感受到骑行者在湖边的惬意以及对自然美景的陶醉。
沁园春•咏牛
葛开骥
棚伴浮云,夜望牛星,逞阅盛年。看筋如劲竹,汗流若水;毛疏壮体,力尽耕田。踏破烟根,喘惊星斗,俯首牵犁竞作先。惟倾力。当奋蹄为乐,愿境心虔。
三生许愿人间。看日月风云任变迁。况犁泥带水,风调雨顺;歺霞食草,仓满农安。行道长鸣,秋声牧笛,雪稻登场野色宽。忠之友,务耕耘之亊,尽写云箋。
赏析:
词的上阕着重刻画牛的形象。“筋如劲竹”等句生动描绘牛的体貌与劳作时的状态,“踏破烟根”等展现其勤劳,“惟倾力”几句点明牛倾力奉献且乐在其中的品质。
下阕抒情意味浓厚。“三生许愿人间”将牛拟人化,“犁泥带水”“歺霞食草”等写出牛对农事的重要意义,在风调雨顺和仓满农安的景象中有其贡献。“忠之友”等强调牛忠诚于耕耘之事。全词用词质朴,以牛喻人,赞美了如牛般默默奉献、忠诚于事业的品质,在有限的篇幅内较为全面地展现牛的形象与精神内涵。
七排八韵•南岸嘴乘兴写生
吕敬东
川阁禹园浓雾侵,风停雨霁鹤凰临。
青枫遇冷常流火,银杏着霜皆染金。
岭麓早梅惊阆苑,甬篱晚菊亮丛林。
野花摇曳荒坡寂,原草枯萎幽径深。
夜露初凝珠润瓦,霓虹久伴彩辉襟。
霞光一抹遗斜日,暮色无边失远岑。
滋养佛仙明释道,弘扬经典解禅音。
塔松长葆凌寒骨,笑傲浮云展绿阴。
赏析:
此诗描绘南岸嘴景色,首联点明地点与天气转晴的情境,“鹤凰临”增添灵动之感。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通过青枫、银杏、早梅、晚菊等植物展现秋末冬初的斑斓色彩与不同姿态,荒坡野花、幽径枯草写出寂静与萧索。夜露霓虹句视觉独特,“彩辉襟”想象奇巧。尾联从景色升华到精神层面,佛仙、禅音的提及给画面添上神秘的文化底蕴,塔松“凌寒骨”与“展绿阴”则象征着坚韧与乐观,笑傲浮云更显超脱,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沉痛悼念叶嘉莹先生
卢福武
赤县凄凄悲落叶,狂飙雨雪哭先生。
传奇坎坷寄诗梦,弱德宗师青史名。
赏析:
此诗开篇“赤县凄凄悲落叶,狂飙雨雪哭先生”,以景衬情,“凄凄”“狂飙雨雪”营造出悲痛的氛围,“悲落叶”暗示先生仙逝,情感浓烈。
“传奇坎坷寄诗梦”高度概括叶嘉莹先生传奇且坎坷的一生,她一生与诗词相伴,诗词承载她的梦想与情感,历经诸多磨难仍矢志不渝传承诗词文化。
“弱德宗师青史名”,“弱德”一词精准地体现出先生在困境中坚守的品德,她在诗词研究、教育等多方面的贡献足以名垂青史。短短四句诗,简洁而深情地表达出对叶嘉莹先生辞世的悲痛以及对她一生的敬重与缅怀。
咏冬柳(新韵)
任紫微
狂飚一夜扫寒林,万缕千絲欲断魂。
媚眼闲抛追逝水,细腰乱舞挽红尘。
残枝风卷巡天地,枯叶凝霜练骨筋。
疏影严冬拥贵气,遍身裹满雪花银。
赏析:
此诗描绘出冬柳独特的形象与气质。首联“狂飚一夜扫寒林,万缕千丝欲断魂”,通过狂风与寒柳的对照,展现冬柳在恶劣环境中的飘摇之态。颔联“媚眼闲抛追逝水,细腰乱舞挽红尘”,赋予冬柳以人的神态动作,“媚眼”“细腰”的描写生动且俏皮。颈联“残枝风卷巡天地,枯叶凝霜练骨筋”,刻画冬柳残枝枯叶在风霜中的坚韧,“练骨筋”三字升华其内在品质。尾联“疏影严冬拥贵气,遍身裹满雪花银”,将冬柳在雪后的样子比作披满雪花银,既写出其外在的晶莹美感,又点出冬柳在严冬中的华贵气度。整体用词精准,意象丰富,赋予冬柳多重美感。
雁门关怀古
常功贤
盛名千古九州先,气势恢宏百仞坚。
铁马金风秦晋月,黑云白雪汉唐砖。
连营吹角燃峰火,破阵挥戈荡野烟。
战事频频沉辙迹,忠魂代代史碑镌。
赏析:
这首《雁门关怀古》首联点明雁门关声名远扬且地势险要。颔联“铁马金风”“黑云白雪”的描写,将古时秦晋之地、汉唐岁月的冷峻氛围烘托而出,意象雄浑。颈联“连营吹角”“破阵挥戈”生动地展现了雁门关的战争场景,战火硝烟如在眼前。尾联感叹战事频繁留下诸多痕迹,而忠勇的灵魂被镌刻在史碑之上。全诗用词凝练大气,以丰富的意象串起雁门关的历史画面,在对往昔战争的回顾中,表达对忠勇之士的敬重,体现出作者对历史的深沉感怀,诗韵悠长,意境壮阔。
暮秋感怀
余建军
残阳如血落江河,滩岸西风唱大歌。
芦苇闻声随曲舞,葭花作势漫天梭。
可知日暮掩青翠,无奈秋深生皓皤。
回首春华空逝水,烟波散尽复烟波。
赏析:
诗的首联描绘暮秋残阳西下、西风呼啸的景象,“唱大歌”赋予西风一种宏大的气势。颔联中芦苇与葭花随风而动,“闻声随曲舞”“作势漫天梭”将其动态美写活。颈联笔锋一转,从日暮时翠绿不再、秋深而白发渐生,传达出时光无情的感伤。尾联“回首春华空逝水,烟波散尽复烟波”直抒胸臆,将美好的春华比作逝水,而人生就像那无尽的烟波,一波过去一波又来,体现出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喟叹与无奈,全诗借暮秋之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用词精准生动,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
沉痛悼念叶嘉莹先生
毛声芝
骚坛泰斗陨身沉,皓月银光顿翳阴。
菊化雪笺悲泪泣,云裁挽帐妙联吟。
高悬德镜昭风范,广布慈恩降雨霖。
曲赋诗词天国授,凡仙敬仰女神钦。
赏析:
首联“骚坛泰斗陨身沉,皓月银光顿翳阴”,以“骚坛泰斗”点明叶嘉莹先生的地位,“陨身沉”表达其逝世的悲痛,将先生比作皓月,其逝如月光被遮蔽,营造出沉痛氛围。
颔联“菊化雪笺悲泪泣,云裁挽帐妙联吟”,“菊”“雪笺”意象渲染哀伤,想象挽联的场景。
颈联“高悬德镜昭风范,广布慈恩降雨霖”,赞先生品德如高悬明镜,恩泽似甘霖。
尾联“曲赋诗词天国授,凡仙敬仰女神钦”,设想先生在天国传授诗词,受众人敬仰。全诗用词精当,对仗较工整,通过多种意象和联想表达对叶嘉莹先生深切悼念与敬仰。
临江仙•参观长春伪皇宫有感
主卫平
步入皇宫深处,才知伪帝心慌。孤单犹似进牢房。阁高风凛冽,人矮鬼张狂。
今昔凯歌回荡,林园充满春光。曲廊幽境沁花香。天明迎日出,霞照伴云翔。
赏析:
这首词上阕生动地描绘出伪皇宫中的压抑氛围。“步入皇宫深处,才知伪帝心慌。孤单犹似进牢房”,一个“慌”字精准地捕捉到伪满傀儡皇帝内心的不安与恐惧,将那看似堂皇的伪皇宫比作牢房,深刻地揭示出傀儡政权下统治者实则身不由己的悲哀处境。“阁高风凛冽,人矮鬼张狂”,“阁高”与“人矮”形成鲜明对比,“鬼张狂”则是对侵略者及幕后操纵者的有力批判。
下阕笔锋一转,着眼于当下。“今昔凯歌回荡,林园充满春光”,往昔的黑暗与如今的光明形成强烈反差,凯歌回荡象征着正义战胜邪恶,如今的林园满是生机。“曲廊幽境沁花香。天明迎日出,霞照伴云翔”描绘出如今此地的美好宁静,“迎日出”和“伴云翔”富有生机与希望,表达出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赞美与热爱。全词通过古今对比,主旨深刻,情感表达分明。
悼叶嘉莹先生
李琳
一世清名千古垂,百年风范似霞晖。
传薪应是情难了,唯愿先生携卷归。
赏析:
这首诗开篇“一世清名千古垂,百年风范似霞晖”,以大气磅礴之语,高度概括叶嘉莹先生高洁的声誉和非凡的风范,“清名”“千古垂”“霞晖”等词,尽显崇敬。“传薪应是情难了”,点明先生传承文化薪火的伟大情怀,“情难了”三字,写出先生对诗词传承的执着。
最后“唯愿先生携卷归”,既表达了对先生的敬重与不舍,又有一种美好的祈愿,愿先生在另一个世界依然与书卷相伴。短短四句诗,从对先生名誉、风范的赞颂,到对其传薪之志的理解,再到最后的美好祝愿,层层递进,情感真挚,简洁而精准地表达出对叶嘉莹先生深深的悼念之情。
沁园春•长安古城墙
冯继军
雄踞关中,环抱长安,岁月漫长。望青砖叠垒,龙蟠虎踞;堞楼高耸,剑影刀光。昔日秦皇,驱民役众,始建城垣固帝疆。经兴废,历千秋风雨,见证兴亡。
遥思汉武隋唐。算多少、英雄曾护防。念城开四面,宾朋咸至;关通万国,贸易繁忙。史韵悠悠,遗风浩浩,独对残阳话旧章。今犹立,任世情变幻,固若金汤。
赏析:
这首词上阕开篇点明长安古城墙的地理位置与悠久历史。“青砖叠垒”几句生动描绘城墙的雄伟险峻,仿佛可见古时征战场景。“始建城垣固帝疆”写出其建造初衷。下阕则将视野拉到汉武隋唐的辉煌,“城开四面”等句展现当时开放繁荣景象。“独对残阳话旧章”使历史沧桑感顿生。最后“今犹立,任世情变幻,固若金汤”既赞城墙今日的坚固,又暗示古城墙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永恒不朽。全词用词凝练准确,虚实结合,通过对长安古城墙历史变迁的描写,表达对古城墙承载的厚重历史文化的崇敬与赞叹。
陈慧虹
智慧历千载,贮矶如涅磐。潮往潮来皆自安,欢,与悲融逝川。今个无遗憾,喜瞧天地翻。
赏析:
此曲开篇不凡,“智慧历千载,贮矶如涅磐”写出观音阁历经岁月,屹立不动,似有佛性般安然。“潮往潮来皆自安”进一步强调其从容,以潮水的往来变幻对比出观音阁的恒定。“欢,与悲融逝川”富有哲理,世间的悲欢都如同逝水般消散,观音阁见证这一切却超脱于外。“今个无遗憾,喜瞧天地翻”则将观音阁拟人化,在天地巨变中,它仿佛毫无遗憾地见证时代发展。整体用词凝练,新韵的使用使得曲读来朗朗上口,在短短几句中将观音阁的历史感、超脱性和对世事的见证表现得淋漓尽致,曲味浓郁。
谷雨乘车二首
熊淑君
其一
天矮雨濛湿气重,树移缝中透山丛。
晶珠飞嵌追车赶,盼望梦成痴尽忠。
其二
高楼耸立在天空,划破濛尘上下通。
树走山爬吾不动,绿波起伏引双瞳。
赏析:
《谷雨乘车二首》描绘了乘车时的所见所感。其一,“天矮雨濛湿气重”营造出一种压抑而湿润的氛围,“树移缝中透山丛”写出车窗外景色的动态感。 “晶珠飞嵌追车赶”把雨滴拟人化,生动有趣,“盼望梦成痴尽忠”则似蕴含着某种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其二,“高楼耸立在天空,划破濛尘上下通”勾勒出高楼冲破尘雾的雄伟,“树走山爬吾不动”以对比写乘车时的相对静止,“绿波起伏引双瞳”描绘出窗外绿色的起伏如同波浪般吸引目光,展现出自然景色的活力,整体用词简洁,画面感较强。
喝火令•痛悼叶嘉莹先生
吴辉
一叶飘蓬远,三生振铎情。杏坛嗟痛咽嘉莹。风雅诵吟佳句,词脉永娉婷。
玉骨初心守,蒹葭古韵听。九州霜雪失迦陵。弱德唐风,弱德宋云升。弱德雨烟和月,百岁叹凋零。
赏析
词的上阕起句“一叶飘蓬远,三生振铎情”,以“一叶”喻先生漂泊之身世,“三生振铎”高度概括其一生致力于教育传承古典诗词的深情。“杏坛嗟痛咽嘉莹”直接表达对先生辞世的悲痛。下阕“玉骨初心守,蒹葭古韵听”写出先生坚守初心传播古韵。“九州霜雪失迦陵”中“迦陵”指代先生,强调先生离世是整个华夏的损失。词中“弱德”三叠句巧妙,“弱德”是先生提出的概念,这三句将唐风、宋云、雨烟和月融入其中,既体现先生对唐宋诗词等古典文化内涵的传承,也表达对先生离去的无尽叹惋,全词情真意切,用词凝练地缅怀叶嘉莹先生。
游泗洪县洪泽湖湿地
郝勤
晨曦妩媚稻飘香,专列悠闲湿地忙。
蒲苇风清英气立,芰荷霜老逸情藏。
成排银杏光澄景,遍处繁花色艳装。
欲览明湖芦掩目,密蜂引路探波长。
赏析:
此诗开篇描绘出湿地清晨的美好,稻香与晨曦相映衬。颔联“蒲苇风清英气立,芰荷霜老逸情藏”,通过蒲苇与芰荷不同状态写出湿地植物的独特神韵。颈联中银杏的光影景色与遍地繁花色彩交相辉映,视觉描写丰富。尾联以欲览明湖却被芦掩目,蜜蜂引路来展现湿地的自然野趣。诗中善用意象,如稻香、蒲苇、芰荷等构建出洪泽湖湿地丰富的生态画卷,动静结合,既有植物静态的美,又有蜜蜂引路的动态,让读者感受到湿地的迷人之处。然而,“密蜂”应为“蜜蜂”,算是一点小瑕疵。
悼叶嘉莹先生
王秋明
忽报仙池星驾返,从兹绛帐月凄凉。
诗坛泰斗名千世,清风大雅万载芳。
赏析:
首句“忽报仙池星驾返”以沉痛的“忽报”传达出听闻叶嘉莹先生逝世的突然与悲痛,“星驾返”将先生的离去诗意化。“从兹绛帐月凄凉”中“绛帐”指代讲学之处,叶先生一生致力于诗词讲学,她的离去让那曾经充满诗意与教诲的地方变得凄凉,写出对先生的深切缅怀。“诗坛泰斗名千世”直接点明先生在诗坛的崇高地位,“名千世”强调其影响力深远。“清风大雅万载芳”则从先生的品德风范着笔,“清风大雅”高度概括其高雅的气质与道德境界,“万载芳”预示着她的品德与贡献将永远流芳,短短几句诗表达出对叶嘉莹先生深深的敬重与不舍。
小 雪
杨金松
北眺云峰秋绿瘦,荒村始觉犬嗥无。
梦惊床冷寒侵骨,月浸天低冻满须。
梅蕊轻颦春在望,琼花漫舞夜围炉。
窗含晓色吟情动,竹撼霜声韵入壶。
赏析:
《小雪》一诗描绘出小雪时节的景象与诗人的感受。首联以北眺之景起笔,秋去冬来,荒村犬嗥声无,渲染出冬的寂静。颔联写寒冷,“梦惊”“寒侵骨”“冻满须”生动地表现出冬夜的酷寒。颈联却又笔锋一转,梅花轻颦预示春的希望,琼花漫舞的冬夜围炉而坐,一冷一暖对比鲜明。尾联窗含晓色引发诗兴,竹撼霜声的韵意融入心中,将冬景中的诗意与情致表现出来。全诗用词精准,如“轻颦”把梅拟人化,富有情致,在寒冷却又蕴含希望的氛围营造中,展现了小雪节气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特点。
仙岛湖
周建生
惊世工程人造湖,拦河筑坝水通衢。
云烟缥缈瑶池景,雾气氤氲阆苑图。
万顷碧波如翡翠,一群小岛似珍珠。
园林拍照归来晚,港泊游船等老夫。
赏析:
这首诗首联点明仙岛湖是人造湖这一独特之处,“惊世工程”凸显其不凡。颔联以“瑶池景”“阆苑图”描绘仙岛湖云烟雾气缭绕的仙境之美,用词古典且恰切。 颈联将“万顷碧波”比作翡翠,“一群小岛”比作珍珠,形象地展现湖与岛的美态,色彩感强。尾联写诗人园林拍照后归晚,游船在港等候的情景,富有生活气息。全诗由湖的工程来源写到湖景的美,再到游览结束,层次分明,善用比喻、联想等手法,在有限的篇幅里生动地呈现出仙岛湖的迷人风貌。
悼叶嘉莹先生
金炜
才情惠后昆,词笔赐蒙恩。
矢志抒唐宋,倾心系汉魂。
深研甘寂寞,遗范众堪尊。
音韵思无尽,清辉沐学门。
赏析:
首联“才情惠后昆,词笔赐蒙恩”,点明叶嘉莹先生才情卓越,其诗词创作与研究惠及后人。颔联“矢志抒唐宋,倾心系汉魂”,写出先生专注于唐宋诗词研究,心系中华传统文化之魂。颈联“深研甘寂寞,遗范众堪尊”,强调先生深入钻研、耐得住寂寞的治学态度,其典范令人尊敬。尾联“音韵思无尽,清辉沐学门”,表示先生在诗词音韵方面贡献无尽,如同清辉照耀学界。全诗对仗较为工整,用词贴切,以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叶嘉莹先生在诗词创作、研究、传承方面的巨大贡献以及其令人敬仰的学者风范,情真意切地表达出对先生的悼念之情。
水调歌头•江滩芦苇咏
张岚
远眸白浪涌,近看翠滩悠。清风吹拂,芦絮飘荡漫绸缪。四岸游人陶醉,百里荻花芳逸,浪漫赏金秋。黄花客流笑,热舞凯歌讴。
芦花舞,江滩美,坝堤牛。英雄武汉,黄鹤故里望江楼。芦苇根深柢固,荻秆材优实用,葱翠漫滩头。治水长堤固,万象盛兴酬。
赏析:
此词上阕描绘江滩芦苇之景。“远眸白浪涌,近看翠滩悠”,由远及近,视觉转换中写出江滩整体风貌。芦絮飘荡、荻花芳逸,“绸缪”“陶醉”“芳逸”等词,渲染出秋景的浪漫,游人欢笑、歌舞的景象更显生机。下阕抒情。芦花舞动衬托江滩美,“英雄武汉”点明地域特色,黄鹤楼的提及增添文化底蕴。芦苇实用且葱翠,体现其价值。“治水长堤固,万象盛兴酬”,从芦苇对长堤的作用,升华到万象兴盛的美好愿景,托物言志,表达对江滩及武汉的热爱与祝福。整体词风豪放又不失细腻,情景交融。
悼叶嘉莹先生
卢凤枝
绛帐弦歌岁月长,诗词传火韵流芳。
迦陵妙解千秋意,弱德深含九畹香。
一世倾怀弘雅道,终生授业化星芒。
如今驾鹤仙踪远,文海悲风绕梦梁。
赏析:
首联“绛帐弦歌岁月长,诗词传火韵流芳”,描绘叶嘉莹先生长期从事诗词教学,传承诗词文化。“绛帐”点明师者身份,“传火”体现传承之功。颔联以“迦陵妙解千秋意,弱德深含九畹香”,“迦陵”是叶先生别号,写出她对诗词深刻精妙的解读,“弱德”是她提出的概念,展现先生独特的诗词感悟与高洁品德。
颈联“一世倾怀弘雅道,终生授业化星芒”,概括先生一生全心全意弘扬诗词高雅之道,授业育人如同星光闪耀。尾联“如今驾鹤仙踪远,文海悲风绕梦梁”,表达对先生驾鹤西去的悲痛之情,“文海悲风”渲染了整个文坛的哀伤氛围。全诗用词典雅,对仗工整,饱含深情地缅怀叶嘉莹先生。
立冬随感
熊稚玲
雁别长空三两声,箫音和罢意趋平。
晴川阁上星垂地,汤逊湖边月染城。
一缕菊香携梦去,千株荷骨倚霜清。
光阴故事从容叙,风雨凄凄任我行。
赏析:
此诗开篇以“雁别长空”点明立冬时节候鸟南归的景象,“三两声”更添寂寥感。“箫音和罢意趋平”,箫音融入情境,营造出一种悠远、宁静的氛围。颔联描绘晴川阁与汤逊湖的景色,“星垂地”“月染城”将冬夜的静谧与宏大表现出来。颈联中“菊香携梦”“荷骨倚霜”,菊香入梦体现出一种诗意的憧憬,荷骨倚霜展现残荷傲霜之态,有对往昔的留恋。尾联“光阴故事从容叙,风雨凄凄任我行”体现出一种淡定从容面对时光流转与风雨的豁达心境。全诗用词凝练,意象丰富,通过秋冬之交的典型意象,表达了诗人平静又略带感怀的立冬思绪。
谭辉
敛翅伶仃只影单,徘徊独立露台旁。
一身素羽去浮气,半颈珠环添彩妆。
低首沉思浑不语,回眸张望几多伤。
莫非还恋旧时伴,痴爱斑鸠寻梦香。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刻画了一只斑鸠的形象。首联“敛翅伶仃只影单,徘徊独立露台旁”,直接描绘出斑鸠形单影只、孤独徘徊的状态,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一身素羽去浮气,半颈珠环添彩妆”,细致地描写斑鸠的外貌,素羽与珠环相互映衬,画面感极强。颈联“低首沉思浑不语,回眸张望几多伤”进一步深入其神态,低首沉思与回眸张望间尽显哀伤,将斑鸠拟人化。尾联“莫非还恋旧时伴,痴爱斑鸠寻梦香”,诗人以疑问的方式,猜测斑鸠的心思,既表现出对斑鸠的同情,又增添了一种浪漫而又惆怅的情感,整首诗充满了对斑鸠的怜惜与感怀之情。
沁园春•菊花
田月娥
凝翠摇黄,蕴秀含香,笑绽野丛。任西风萧瑟,怡然舒展; 蝶蜂隐退,别样葱茏。仪态端庄,精神抖擞,露湿霜侵不屈躬。性坚韧,有梅兰为侣,松竹相从。
孤标不类春红。引多少、骚人赋兴浓。有陶公独爱,千秋留墨,黄巢钦慕,一往情钟。摄者频来,游人忘返,自古丹青画作丰。看篱畔,正栖霞沐日,绽放芳容。
赏析:
此词上阕描绘菊花形象。“凝翠摇黄”等句生动写出菊花的色彩与生长状态。在西风、蝶蜂的衬托下,凸显菊花怡然、坚韧,“不屈躬”写出其精神。将其与梅兰松竹并列,更显其高洁品格。
下阕阐述菊花的文化意义。“孤标不类春红”点明它与春花的不同。陶公、黄巢的典故运用,表明菊花深受文人喜爱。“摄者”“游人”写出它的吸引力,而“自古丹青画作丰”体现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最后“看篱畔”几句回归当下菊花盛景,给人以美的感受。全词虚实结合,既写菊花之形神,又述其文化内涵,词藻优美,意境深远。
生辰抒怀
洪晓岚
鲜花朵朵竞芬芳,满面春风映烛光。
果汁奶茶椰子水,山鸡猪肚海参汤。
歌声且佐庆生酒,微信遥传祝福章。
莫叹而今霜染鬓,昔年也是意飞扬。
赏析:
首联描绘出生日时欢快氛围,“鲜花朵朵”与“满面春风”相映衬,烛光下的场景充满生机。颔联列举果汁、奶茶、椰子水、山鸡、猪肚、海参汤等美食,从侧面展现生辰宴的丰盛。颈联中歌声与庆生酒相伴,微信传来祝福篇章,体现出现代生日庆祝方式既有传统的热闹,又结合了便捷的现代通讯。尾联“莫叹如今霜染鬓,昔年也是意飞扬”是点睛之笔,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尽管岁月使两鬓染霜,但往昔也曾意气风发,在生日之际不悲叹岁月流逝,而是以积极心态面对人生不同阶段。整首诗语言平实却生动地勾勒出生日的喜乐与对人生的感悟。
浣溪沙•洪泽湖湿地公园
戴刚年
洪泽湖边细雨微,荷娇苇白鹭双飞。烟光云影泛舟回。
曲岸游廊寻雅韵,馨林飞阁共欢杯。平生乐此尽开眉。
赏析:
此词描绘洪泽湖湿地公园之美。上阕以景起笔,“洪泽湖边细雨微”点明地点与天气,营造出朦胧氛围。“荷娇苇白鹭双飞”,“娇”写荷之态,“白”绘鹭之色,一动一静,画面感十足。“烟光云影泛舟回”写舟行湖上所见烟水云影,富有诗意。下阕转入人的活动,“曲岸游廊寻雅韵”体现人们对高雅情致的追求,“馨林飞阁共欢杯”则描绘出在充满香气的树林和飞檐楼阁中欢饮的场景,表达出词人沉醉于这湖光美景、人文雅趣之中,“平生乐此尽开眉”直抒胸臆,将愉悦之情推向高潮,全词景美情真,生动展现了湿地公园的魅力。
西江月•赞洪山老年大学吴江涛老师
吴友仙
戴月披星振铎,褰裳毅志深谋。杏坛数载仄平求。播种江城名就。
小伙青丝羞涩,中年霜鬓神悠。长龙三镇地心游。一片痴心天佑。
赏析:
这首词开篇“戴月披星振铎,褰裳毅志深谋”,写出吴老师辛勤教学、意志坚定且深谋远虑。“杏坛数载仄平求。播种江城名就”,体现其多年于诗词领域耕耘,在江城享有名声。
下阕从外貌变化写起,“小伙青丝羞涩,中年霜鬓神悠”,岁月在老师身上留下痕迹,但他神态悠然,表明其心境超脱。“长龙三镇地心游。一片痴心天佑”,以浪漫笔触说其心怀三镇,而“一片痴心天佑”则表达对老师的敬重与美好祝愿。全词用词精炼,以简洁语言勾勒出一位敬业奉献、在老年大学诗词教学卓有成效的教师形象,情感真挚。
青玉案•头发白了
臧爱华
霜丝渐染流年处。算岁月、从容度。往昔芳华欣可顾。青春逐梦,中年添愫,都入人生谱。
而今白发心无暮。兴起还将雅情付。笑看夕阳霞满路。弄孙之乐,友朋相聚,风采依然驻。
赏析:
此词开篇“霜丝渐染流年处”点明头发变白的事实,“算岁月、从容度”体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上阕回忆往昔芳华、青春逐梦与中年的经历,将人生不同阶段谱入词中,充满感慨。
下阕笔锋一转,“而今白发心无暮”直接表达年老心不老,“兴起还将雅情付”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笑看夕阳霞满路”意境优美,“弄孙之乐,友朋相聚”描绘出温馨的老年生活画面,“风采依然驻”则是对自我状态的肯定。全词语言平实却情感真挚,既感慨岁月流逝,又传达出积极乐观的老年生活态度,富有感染力。
卜算子•咏菊
顾京
枫叶过秋红,草木经霜丧。唯有金英玉瓣开,翘首仙姿亮。
春色无争辉,独占初冬美。质傲凌霜馥郁香,露润娇容蕊。
赏析:
此词上阕起笔通过枫叶红、草木霜后凋丧的对比,突出菊花在秋霜后的盛开姿态。“翘首仙姿亮”生动地描绘出菊花的不凡神韵。下阕强调菊花不与春色争辉,独在初冬展现美丽。“质傲凌霜”写出菊花品质,凌霜而开且散发馥郁香气,“露润娇容蕊”则细腻地刻画了菊花带露的娇美模样。全词用词精准,如“金英玉瓣”写出菊之形色美,通过对比、描写等手法,很好地塑造出菊花耐寒、高洁且美丽的形象,短短几句便将菊花的外在与内在美展现出来,充满诗意。
初冬咏草
汪超英
雪压霜欺色已残,凋零尘陌不追欢。
翩翩曾引荷裙舞,簌簌犹将秋籁弹。
随韵吟成青玉案,任风吹落紫霞冠。
枯荣造化寻常事,意蔓情根凝岁寒。
赏析:
此诗首联描绘初冬之草被霜雪打压而残败,失却欢娱之态。颔联追忆往昔,曾与荷相伴而舞,还奏响秋声,巧用拟人,生动形象。颈联“随韵吟成青玉案,任风吹落紫霞冠”对仗工整,将草的形象与诗意、自然相融合,富有想象力。尾联直抒胸臆,“枯荣造化寻常事,意蔓情根凝岁寒”体现出草对枯荣的坦然,且“意蔓情根”暗示其内在生命力。全诗借草在初冬的状态,托物言志,表达对生命变化的达观态度,用词精当,如“簌簌”“紫霞冠”等词增添诗的美感与奇幻色彩。
暮年感怀
孙翠琴
鬓白闲居客,悠然享世尘。
烟云芳华隐,水月碧荷亲。
竹舍听风雨,茅檐赏雪银。
时常年少忆,尤念苦劳人。
赏析:
《暮年感怀》这首诗勾勒出一位暮年之人的生活状态与心境。
首联“鬓白闲居客,悠然享世尘”直接点明暮年闲适悠然的状态。颔联“烟云芳华隐,水月碧荷亲”描绘出暮年时往昔芳华如烟云散去,如今亲近自然之物的景象,富有画面感,“隐”与“亲”字用得精妙。颈联“竹舍听风雨,茅檐赏雪银”进一步写暮年在简单居所中感受自然的惬意,风雨、雪银皆是平常却动人的景致。尾联“时常年少忆,尤念苦劳人”由暮年的闲适转入对年少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曾经辛苦操劳之人的怀念,情感真挚深沉,使整首诗的意境得以升华,从暮年的自我状态延伸到对过往人事的感怀,短短几句诗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层次与对人生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