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西山”征文大赛参赛作品:
永恒的长征记忆(小说)
张新贵
在一个宁静的傍晚,老兵李建国坐在自家的院子里,夕阳的余晖洒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他眯起眼睛,思绪渐渐飘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长征岁月。
那是一个艰苦异常的年代,李建国所在的红军部队肩负着伟大的使命,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长征之路。
一开始,粮食短缺是他们面临的巨大挑战。每个人每天只能分到极少的口粮,大家勒紧裤腰带,互相扶持着前行。
“老李,你多吃点,咱们还要赶路呢!”战友小王把自己那份口粮又分了一点给李建国。
李建国坚决地推回去:“不行,你也得有力气。”
山路崎岖难行,很多战士的鞋子都磨破了,脚底满是血泡,但没人有丝毫的退缩。
有一次,队伍要渡过一条湍急的河流。河水冰冷刺骨,水流又急。李建国和战友们手挽手,相互鼓励着前行。
“大家小心,千万别松手!”排长在前面大声喊着。
一个小战士不小心被水流冲倒,李建国毫不犹豫地扑过去,紧紧抓住他的手,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他拉回来。
夜晚,战士们就着篝火休息,身体的疲惫却无法掩盖他们眼神中的坚定。
“咱们一定能胜利!”李建国对身边的战友们说。
大家纷纷点头,疲惫的脸上露出坚毅的笑容。
在翻越雪山的时候,风雪交加,寒冷侵袭着每一个人。很多战士因为严寒和缺氧倒在了雪山上。
“坚持住,同志们!”李建国喘着粗气,鼓励着大家。
当他们终于走出雪山,迎来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在漫长的长征途中,他们遭遇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每一次战斗都是生与死的考验。
“冲啊!为了胜利!”李建国端着枪,奋勇杀敌。
战火纷飞中,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但他们的信念从未动摇。
经过无数次的艰难险阻,这支英勇的队伍终于完成了伟大的长征。
夕阳渐渐西沉,李建国的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段长征路,是他一生的骄傲和难忘的回忆。
如今,国家繁荣昌盛,他知道,这是无数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战友们,你们的牺牲没有白费。”李建国喃喃自语。
院子里,微风轻轻拂过,仿佛也在聆听着他的回忆。
信念的旗帜(小说)张新贵
刘勇是红军队伍里的一名年轻战士。他身材瘦弱但眼神坚定,心中怀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
红军开始长征后,艰难险阻接踵而至。爬雪山时,狂风呼啸,冰冷的雪花无情地抽打在战士们的脸上。刘勇咬紧牙关,一步步艰难地向上攀登。
“小勇,坚持住,快到山顶了!”班长在前面鼓励着他。
刘勇喘着粗气说:“班长,我能行!”
然而,就在快要登顶时,刘勇脚下一滑,差点坠入深渊。幸亏班长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拉了上来。
过草地时,一望无际的沼泽隐藏着无数危险。刘勇小心翼翼地跟着队伍前行,脚下的泥泞让每一步都异常艰难。
“大家小心脚下,千万别陷进去!”排长不断提醒着。
刘勇看着身边的战友,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走出去。
粮食日益短缺,大家只能吃野菜、草根充饥。刘勇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干粮分给了受伤的战友。
“小刘,你自己留着吃。”战友推辞道。
刘勇坚定地说:“咱们是战友,要一起活下去!”
在一次遭遇战中,敌人火力凶猛。刘勇毫不畏惧,冲锋在前。
“为了革命,冲啊!”他高声呼喊。
最终,红军成功突破了敌人的封锁。
长征的路途还在继续,刘勇和战友们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心中那面信念的旗帜始终高高飘扬,引领着他们勇往直前,走向胜利的曙光。
作者简介:张新贵,于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人大工作,多篇文章发表在知名文学微刊《作家》,及《国际文摘》等纯文学平台上。
“红色西山”杯征文大赛
为庆祝2024年12月16日四川省青神县西山红军起义九十周年,《三苏文学》特举办“红色西山”杯征文大赛,征集红色题材作品。
1、征稿时间:2024年11月26日至2024日12月30日。
2、作品应为红色题材的小说、诗歌、散文等原创作品。
3、作品抬头应注明“红色西山杯征文大赛”。参赛作品投《三苏文学》主编微信/ZWB612462。
4、参赛期间作品所有赞赏全部作为大赛运营费用及奖金。
5、参赛作品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及《都市头条》三苏文学专栏上发布。
6、公众号浏览量达300、都市头条浏览量达4万才能入围。
6、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赠送《三苏文学》会员资格一年,分别奖励精美荣誉证书各一本、奖金若干。优秀奖5名,赠送《三苏文学》会员资格一年。
7、2025年元月10日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获奖名单。
8、三苏文学招募会员,壮大三苏文学社,会员可以升入管理层,投稿可优先编发。有意可联系主编微信/ZWB612462。
三苏文学社
2024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