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493》「飘舞的剑」(7024辑)

晨间寄语
一分自觉、一分自尊、还是一分不想惊扰别人的美德——有坐也不坐、宁愿坐在地板上,比得下多少自以为是?!这是三位农民工在地铁上被人拍照下来的真实场景。
农民工,在一些人眼里,是泥腿子、苦力、脏兮兮、臭汗味、社会底层,受歧视、被嫌弃。而咱们这位拍照人,从人性善良与推崇的视角,拍照出三位农民工的朴实憨厚与家庭责任的担当,还有承载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负荷与法码。一位作家说,农民工是高楼大厦的建设者、城市的整容师、城乡颜面的梳理人。没有他们,你眼前的一切,什么都不是。
拍照人虽然年轻,但是他的审美观是高尚的。照片中,三位中年人笑得自然、大方得体,显示出劳动人民的本色。安全帽下面的脸虽然黝黑,但其所透出来的,是力量的象征。这份力量,代表了好多亿人,还有好多亿人是这股力量养活出来的。
小伙子拍好照片,打印出来,送给了他们。在他们的笑容里,传递着不尽的正气,正气能压邪。毛主席时代讲究“劳动光荣”,这个社会、社会的将来,都需要劳动。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其中的一分辛苦,就是劳动本身。劳动,也是才能的体现,所以勤能补拙。农民工干一天有一天,这个社会的一天天的变好、这座城市的一天天的变美,是农民工和所有的劳动者一天天干出来的。所有的人,五代以前的先人,毫无疑问,全是农民。歧视和嫌弃农民,如同也在歧视和嫌弃自己的先人祖宗,形同蝼蚁。
那里面有一句话:“小伙子真棒[强],这才是人活着的意义”。意义有广泛的意思,每个人的言行,都有自己的意义。
新的一天,早安!
2024.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