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红李白春自艳
——读李春艳老师作品有感
作者:林 娘
主播:红 霞
监制:方 音
责编:夏 天
总编:阳光波

“与其躲在别的树下纳凉避雨,不如自己深扎根系;傲然挺拔,不惧狂风冷雨,历经磨难,蓬勃向上,参天可期”。读春艳老师的诗,我们往往被她奇特的美深深吸引,感到新鲜而神奇,但不晦涩难懂,她的诗歌,跳跃性大,故跌宕起伏、磅礴有力,既有传统之韵又不失创新之美、画龙点睛的通感修辞,引经用典的深厚蕴意,在优美动人的语境里,植下了沉甸甸的厚重。她的诗歌既温婉缠绵又炽热深沉,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诗风!
春艳老师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进步非常快,可以说突飞猛进一日千里的,现在她是我们“龙之声”读书会副主席,已经加入了哈尔滨市作家协会,还任中国都市文学社创作部部长,《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呼兰萧乡文学社重要作家。诗歌早已成为多家微信平台炙手可热的作品,拥有一大批粉丝,还在《中国作家在线》《龙江诗韵》《宁古塔作家》等纸刊发表多篇作品;她还是哈尔滨市朗诵协会会员、阿紫艺术团等多家朗诵平台的金牌主播,多才多艺,令人艳羡。
春艳老师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可不是天生自带的,她的水之源木之本是我们龙之声读书会。春艳老师原本是学物理的,纯纯的理科老师,善于逻辑思维。然而,自从加入读书会后,她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大量阅读之后,有了自己独到的认知和见解;她还有一根敏感的神经,善于观察,能够捕捉那些常人无法探知的幽微。再后来她以悲悯的情怀,细腻的笔触,乐观的态度,狂热的激情,写四季的花草树木,写春夏秋冬的亲情冷暖,写生存状态和生命的意义,创作出了《春之歌》《我寻找》,《邂逅》《如果爱情有颜色》《祖国颂》《冰清雪韵迎宾朋》等500多首优秀作品,有高度的深层次的展现了对世界的认知。
她的诗,触摸到生命的本体,以悲悯的情怀去关照世界,关照众生,引领他们去发现生存、生活、生命的意义,真实的呈现她的心灵世界,开启了她对世界对个体生命的思考,从而赋予生命新的希望和新的审美,使他们可以看到明天和未来,让整个世界充满勃勃生机。就以《做一个枝繁叶茂的人》为例分析春艳老师的创作历程。
用她自己的话说:这首诗是一个平台留的同题作业,构思好几天开始也没有思路,有一天出去散步,望着一棵树上的落满了小鸟,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突然就有了思路,回家后一气呵成。把树的“像”和人的“意”结合起来了,“与其躲在别人的树下纳凉避雨/不如自己深扎根系”,是写人之立志,然后从三个维度展开铺陈:“喜欢小鸟栖息枝头/喜欢笑纳阳光的恣意/喜欢和月亮谈天说地”。喜欢小鸟栖息枝头,是表达你要丰盈了,你才能帮助别人,只有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做到独善其身,才有希望兼济天下;喜欢笑纳阳光,就是和优秀的,有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汲取精华壮大自我。喜欢和月亮谈天说地,这里用了李白对影成三人和吴刚捧出桂花酒两个典故,恰到好处浑然天成;做一个“傲然挺拔/不惧狂风冷雨/历经磨难/蓬勃向上/参天可期”,是表现理想有高度,灵魂有品位,思维有深度的人,在历经磨难之后,依然蓬勃向上,永不放弃枝繁叶茂的梦想,做一个永远上下求索的人。
诗歌是有趣味的语言形式,作为一种独立形式的存在,有着自身构建的逻辑,以及自身特有的呈现方式,独立于文学艺术之中,它主要是通过象征、暗喻、隐喻等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从而决定了诗歌特有的属性,含蓄朦胧。在春艳老师的眼中,这个世界是明朗的,辽阔而深远的,她看到个体生命是美好的、奋进的,同时又需要不停地积蓄力量奋勇向上。
尤其是两个用典,把我们从辽阔的激动引向对生命纵深的思考。就像一条长长的风筝线,把高高飘扬的美好和崇高,扯回到大地,回归平凡和真实。于是,我们在美好里看到了李太白的挣扎和顽强,在吴刚身上,体验到了缥缈孤独的疼痛,这正是诗人用笔的微妙、极致之处,让我们领略了诗歌语言的趣味无穷。她创造出片片庞大繁杂的意象,对于物象加以极致的描画,把诗歌推向极高的境地,再直抒胸意,以炽烈奔放、深情动人的情怀,震撼我们的魂灵。
春艳老师的诗歌如长空彩虹,为众生点亮希望,震耳发聩,激荡在市井之处,回荡在茫茫的人生旅途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诗风,气势磅礴,波澜壮阔。可是她却活得低调而谦逊,这是一种高级的修养。不依靠外界的评价获得认同感和存在感,让自己的内心充盈且富足。并清楚地知道,一个人最该炫耀的,并非一些身外之物,而是自身的品格气质。她的诗歌创作中涵盖了自身的学识、教养、才华和对宇宙世事深刻的思考。读她的诗让我灵魂提升,因为它熠熠生辉。




☆ 免责声明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