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东磊景区“延福观”》王红军
下了一整天小雨,连云港这个海滨小城,一夜新凉,在金色的秋冬的风中,落叶如同彩云般在空中翩翩起舞。我突然有种想法,相约善民兄在秋冬转换的季节,摩托车骑行连云港东磊景区“延福观”,体验一下从新修的去延福观盘山道进入近入延福观。
“延福观”,这颗镶嵌在云台街道东磊村的道教明珠,明代崇祯四年(1631年),太监高晋卿等三人投资兴建的延福观,不仅为东磊带来了道教的昌盛,也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文化色彩,至今393余年。延福观紧邻的围屏山,因其道教氛围而得名钟鼎,山上的每一个景点都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达。
坐落于苏北的延福观,不仅是一处道教的圣地,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见证者,它的根基深植于明朝,而在清朝时期更是达到了辉煌的顶峰。原来这里是,一组建筑群错落有致,包括宏伟的山门、南北配殿、庄严的主殿以及玉皇殿等,它们如同星辰般点缀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而玉兰山房、三清殿、斗姥阁等建筑,则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展示着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韵味。
这里四周环绕着拥有800年历史的古银杏有12株,它们如同守护神般,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古老而神圣的土地。而在这些古木的映衬下,延福观更显得庄重而神秘。
清朝的文坛巨匠李汝珍,正是在这里的东磊,找到了创作的灵感,创作出了他那部脍炙人口的佳作——《镜花缘》。而观后山崖上那著名的“小蓬莱”,更是被他用独特的笔触描绘成了唐敖父女飞升天庭的神秘门户。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连云港市首届诗歌学会会长张成杰老师,笔名老山泉、白水。在游东磊延福观时,曾写下七绝三首:《延福古观》
残棋石凳向星天,月照松庭鸟欲眠。
道观香灰炉已冷,丹房谁在诵灵篇。
古殿无人见道官,秋林寂寞鸟声欢。
丹炉夕照香灰冷,落日衔山野径寒。
千秋风雨伫云台, 料峭春寒竟自开。
枝上清霄香万朵,银花玉雪远尘埃。
然而,在历史的洪流中,延福观不仅仅因其地理位置和建筑风格而著称。在延福观内,有一株被誉为“玉兰花王”的古老玉兰树,它的历史甚至比观本身还要悠久。这株玉兰树龄高达860余年,是云台山上最引人注目的自然奇观之一。这棵传奇之树矗立在东磊延福观的内院,它的高度约为17米,树围约为4米,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被誉为“玉兰花王”。
远观,“玉兰花王”如同一位沧桑而优雅的智者,其枝干粗壮,叶茂花繁。每当春风拂过,它便绽放出千娇百媚的花朵,那花香清新醉人,仿佛是古代诗人笔下的仙乐,在这片古老的观院内弥漫开来。这一壮观景象,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前来,只为一睹其风采,感受那一抹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纯粹。
更令人感动的是,这棵玉兰花王已成为人们心中的瑰宝,不仅因为它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景象,还因为它背后承载的深厚情感。在过去28年的岁月里,无数的热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为其提供持续的捐款和保护。这些无私的奉献不仅见证了人们对这棵古老树木的深情厚意,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崇自然、爱护生态的传统美德。
每年春季,当其他花卉还在含苞待放时,这株玉兰已率先绽放,其花朵硕大、色泽洁白、香气浓郁,吸引了无数游客和信徒前来观赏,甚至有人专程前来朝拜这株充满灵性的古树,这株古玉兰树也被列为连云港的市花。
在抗日战争期间,延福观因地处隐蔽,得以逃过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成为了云台山中唯一幸存的庙宇。但遗憾的是,在文革后期,延福观的大殿和玉兰山房等遭到拆除,其余设施也散失或被破坏。如今,我们只能通过古老的文献和传说,想象那座曾经庄严肃穆的观宇,以及它曾经的风采。
尽管经历了历史的风雨,延福观的前山门和西配房仍然屹立,但它们见证了东磊的兴衰,也见证了那株玉兰花王的传奇。山门上“敕赐护国延福观”的题额,依旧诉说着这里的历史故事,而那株玉兰树,也依旧在每个春天,以它独有的方式,绽放着东磊的历史与文化。
自1631年起便静静诉说着的道法自然。这里不仅承载着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更是一处可以让您亲近自然、洗净尘嚣的灵秀之地。秋冬的连云港,以其独有的枫叶与银杏叶的斑斓色彩,编织出一个色彩绚丽的童话世界。
在秋高气爽的季节,喜欢骑行的人,都有一颗奔放和追求诗与远方的心,沿着盘山道右拐随蜿蜒山径深入延福观,您将发现更多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美丽篇章,体验一场身心沉浸式的家边游。环绕东磊景区,延福观四周被古朴的银杏树环抱,尤其在秋天,这些树冠如火焰般燃烧,金色的叶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恍若仙境,在观景台可看到远处山坡,朱麻村杨鉴凤居士(外号小神仙)资助的大庙。
随着秋冬季节的深入,连云港秋韵变得更加浓烈,枫叶与银杏叶交织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天高云淡,阳光透过这些色彩的缝隙,洒下温暖的金色光辉,让人在秋冬的萧瑟中感受到了一丝暖意。
春天的延福观则是另一番景象。当万物复苏,沉睡的大地披上嫩绿的新装,延福观内的“玉兰花王”也开始展现它生机勃勃的一面。每年春季,当其他花卉还在含苞待放时,这株玉兰已率先绽放,其花朵硕大、色泽洁白、香气浓郁,吸引了无数游客和信徒前来观赏,甚至有人专程前来朝拜这株充满灵性的古树。
而当冬日的脚步渐近,连云港的景色又换上了另一番装束。寒风吹过,树叶悄然落下,铺满路面,像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金色绒毯。冬日的阳光更加柔和,照在延福观的古老建筑上,给予这片宁静的土地一份暖暖的关怀。
无论是在秋日的金黄中,还是在冬日的宁静里,骑行盘山道去连云港东磊延福观,别有一番风味,总能让人感受到季节的韵味和自然的魅力。每一个转角,都可能遇见不一样的风景,每一片落叶,都诉说着不一样的故事。在这里,您可以放慢脚步,静下心来,聆听季节的变换,感受岁月的流转。
作者简介:王红军、曾用名王子,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人,业余喜读各领域书籍。爱好登山、器械运动、旅行、摄影、美食。热爱文学,敬仰文学,擅用文字与图片抒发情感,追求文学里蕴藏的哲理与美好。因为文学,是一门古老而神圣的艺术,能穿越时空,承载着人类智慧的精华。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文学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文学的世界里,聆听先贤的低语,感受岁月的沉淀,共享文学的盛宴。中国摄影网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网会员,江苏摄协会员,江苏摄影特约采编,连云港市镜花缘研究会会员,连云港市新闻摄影学会会员,连云港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海州区民协副秘书长,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学会会员,连云港市武术协会会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