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人就嫁“逻岗郎”
最近,在河南省宁陵县流传着一句话:“嫁人就嫁逻岗郎”。这是怎么回事呢?
逻岗镇是宁陵县的西北重镇,素有“花生之乡”的美称。逻岗有“三宝”,花生、白蜡条、还有葡萄。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交通便利,历史悠久,人文丰富。全镇农、工、商齐头并进,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被评为“文明乡镇”。
特别是镇党委、镇政府开展的“移风易俗”活动,深入人心,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全镇开展“孝子”、“孝女”评比活动。生前一碗水,胜过坟前一堆灰。针对评比出来的孝心子女们,给予披红戴花,隆重表扬。全镇掀起了“子孝母慈”尊老爱幼的活动高潮。
全镇禁止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破除婚丧嫁娶中的陋习陈规,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火化为安。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为此,各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目的是:教育全镇群众反对封建迷信,坚持节俭办事。婚事新办,提倡零彩礼,向高额彩礼说不。倡导举办集体婚礼,公益婚礼,植树婚礼,旅游婚礼,爱心婚礼,千元婚礼。不讲排场,摆阔气,不用豪车,不用高档烟酒。提倡大锅菜。吃地道农家菜,办时尚农家婚。
丧事实行播放哀乐,鞠躬,默哀,佩戴黑纱,火葬'等文明健康的礼仪。提倡厚养薄葬新风尚。祭之丰不如养之厚。生前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逻岗镇积极倡导村民保持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建立文明家庭生活方式。积极开展礼仪、礼貌活动,在村民中树立可敬、可亲、可信、可学的道德模范。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婚姻自由的新风扑面而来。
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和教育引导,培养了村民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改善,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有效破解了因婚致贫、因丧返贫的问题。乡风文明蔚然成风。全镇的男青年有孝心、有爱心、有上进心、有担当。全镇的老年人生活得安心、舒心。
李柿园村男青年李长青结婚别具一格,在葡萄大棚举行了“葡萄为我祝福”的简单婚礼仪式。男女双方因互相探讨葡萄的种植技术,喜结良缘。新娘的嫁妆是几本葡萄管理技术的书籍。彩礼是以晶莹剔透,散发着诱人果香,如珍珠玛瑙似的葡萄为背景的婚纱照。
逻岗镇有声有色的移风易俗活动,引起外地姑娘青睐。都认为该镇的男青年尊老爱幼,有进取心。结婚后有奔头。纷纷向逻岗镇的男青年抛出了爱情的绣球。所以有人提出了“嫁人就嫁逻岗郎”的囗号。
记者李应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