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重原创作品中一目了然的阿拉伯数字)
启迪未成年人美好心灵刍议
作者:林耀平
当今之国人,由于受西方意识形态的“一切向钱看”之影响太深重,“造就”了许许多多的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唯利是图、唯我独尊、甚至“要钱不要脸”、“要钱不要命”之徒。笔者拟就此文意在弘扬我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之精髓,
一、“我是怎样来到人间的”。
这个最简单的道理,不一定人人都懂。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是因为父母亲的结合,妈妈不久后就怀上了孩子。妈妈“十月怀胎”之后就生下你生下来了。
人怎样来到人间,并非这么轻轻松松两句话就有了事,实则不然。
一个人离开母体,特别是母亲,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挨了多少累,甚至是受了多少罪。一是怀孕初期的“妊娠反应”:常常是不思饭食,并且呕吐不止,严重的连黄胆都要吐出来。二是作为“准妈妈”,当得知自己怀孕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都比过去慢了好几拍,比如说要上厕所,解开裤带后,就得用两只手撑着大腿慢慢地蹲下去,动作不能快了,如果动作快,搞不好就会把胎儿当屎拉到下水道里去了,还得用一桶水“咕咕咚咚”把胎儿冲走。三是随着胎儿的慢慢长大,其手脚常常在肚子里不规律地动,疼得“准妈妈”叫苦不迭,尤其是双胞胎的孩子则更甚。四是每周或每半月要去医院检查胎位以及胎儿的发育状况,“准妈妈”若有个头疼感冒或患了别的病痛,还不能乱吃药,只能自己忍着。四是如果胎儿大或者胎位不正生不下来,还得做手术:破开肚子把孩子取出来。无论是“顺产”还是手术“生产”,那个疼痛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说得不好听的话,所有当了妈妈的人,似从“鬼门关”那里走了一遭一样。那种痛苦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出来的。所以说:作为孩子的每一个人,别人也许可以得罪,但对你的妈妈是千万不能得罪的,否则与“犯天条”没什么两样,那真是天理难容啊!五是当生下孩子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无一不千般万般地悉心照料你,每天的“吃喝拉撒睡”、屎一把尿一把地一天天把你拉扯大,真的不知要吃多少苦,不知道需要多大的耐心才把一个人拉大,用“千辛万苦”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二、未成年人主要特点。
1、未成年人的年龄界定。未成年人是指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16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未成年人的长处。未成年人的长处很多,只能大概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好奇心强。看到什么新鲜事物或者奇里古怪的东西就想了解个透,对新的东西、新的事物,包括新的理论、新的概念等等都非常在意。二是记忆力好。比如:对一些成语、公式、单词、词句,有的甚至能做到过目不忘。三是接受新生事物快。比如玩手机,四、五岁的幼儿比一些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玩得还遛;十五、六岁的孩子更是玩得“神乎其神”,让人眼花缭乱。年轻人确实长处很多。作为家长的人们,就得想方设法、正确地调动、运用好孩子的这些长处,引导他们把功夫花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先进科学技术知识方面去,千万防止他们沉迷于毫无意义的玩乐不良网络之中,那样会耽误孩子一辈子的,甚至是毁了孩子一生的。
3、未成年人的短板。未成年人也有不少的短板,仅从极具特点的几个方面阐述一下:一是好冲动。有句俗话说:“冲动是魔鬼”,爱冲动的人,往往是没有挫折感,只想占便宜,不想吃一丁点亏。遇到爱冲动的人或遇到不顺心的人和事,这类人往往把责任怪到别人身上,没有养成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习惯。孟子教育我们:遇到纠纷矛盾后,先问问自己:“我有错否?”没有错,那么,再问问自己:“我的态度怎么样?”很好,那么,你就把对方当作一个畜牲,并在心里想:我今天遇到一个畜牲,你跟一个畜牲在一起,还值得去生气吗?但必须只在心里想,千万不能说出来,并且与他还应“和颜悦色”地对待他。如此,你还能冲动吗?二是易走极端。此类孩子,大都个性孤僻,平时与人交往不多,遇到父母训斥、老师批评或者同学歧视的时候,一时想不开,又不愿意与人交换思想和看法。于是,就想不开,轻者独自一人出走,几天几夜不与家人、老师联系;重则跳楼自绝于世。此等人,说到底是太自私自利了,你就不想想你的爸爸妈妈的未来和他们后半辈子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吗?自私自利者,不仅使你自绝于世,而且你会给你自己留下一辈子的骂名的,你愿意做这样被世人痛骂一辈子的人吗?三是玩电子不良网络成瘾。俗话说:“要想让孩子学坏,你就给他一部手机”。手机和网络给人们的交流乃至知识的获取提供了说都说不完的便利,但是,对未成年人而言,也带来了说都说不完的负面影响。于是,沉迷于不良网络而厌倦读书者有之;为了不良反应的网络讷态,放学回到家后把自己反锁关在房间里一个劲地玩者有之;为了弄到钱上网吧而拿着刀去拦路抢劫而被判刑者亦有之。作为家长也好,老师也罢,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且应该形成家长与学校“合力育人”的局面来对孩子进行综合治理才行。
三、我最应该感恩谁。
一般来讲,未成年人都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这六位前辈都是每一位未成年人最应该感恩的人。理由可以讲出很多,但有三点是最直接的:一是没有爷爷奶奶就不可能有爸爸;没有外公外婆就没有妈妈;没有爸爸妈妈就没有自己。二是爸爸妈妈把你带到世上来,不知吃了多少苦,挨了多少累,受了多少罪。三是在人世间,以上六人是对你最好、与你最亲近的。当你有个什么病痛时,他们任何一个人都会“心甘情愿”地愿承担你的病痛,甚至不想让你受任何病痛的折磨。对这样的人,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不应当很好地感恩待德吗?
明代“一哥”王阳明被誉为我国古代两个圣人之一。他更是我国古代真正“文武双全”的第一人,因为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有一回,王阳明去一寺庙祭拜,见一和尚久久枯坐不语,经打听其已在此大殿枯坐三年。王阳明忍不住去问个究竟,其只是唉声叹气、频频遥头,不肯言语。再问家中还有谁时,和尚说:“还有高堂老母。”王阳明说:“三年了,你不想老母吗?”答道:“子乃母亲心头肉,怎个不想呢?”王阳明说:母亲本是在世佛,何须千里拜灵山。和尚看着王阳明,眼光一闪亮,遂起身道谢后返家去了。
四、我应立什么样的志。
中国共产党的一代伟人和党领导下的无数革命先烈、各行各业的前烈们有众多的仁人志士,我们仅列举以下三位:
1、毛泽东之志。1910年秋,时年17岁的毛泽东准备走出闭塞的韶山去长沙求学,他给父亲留下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需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正是由于伟人毛泽东从小有如此远大的志向,才最终挽救了我中华民族。所以,他亲拟的400封电报打败了国内外一切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把清末腐败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反动政府与各列强签订的745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丢太平洋底下去了,我中华民族真正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2、周恩来之志。让世人敬仰的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他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这样的宏伟大志,就是要博览群书,全面发展,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为富国强民而不懈努力,并且具有“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英雄气概。
3、黄令仪之志。黄令仪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非常可爱、可以大赞特赞的微电子领域女科学家。她生于南宁,祖籍桂林全州县两河镇鲁水村人。她1958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后进入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学习深造,1962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院,1965年加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二部。其2001年退休,之后又奉命加入“龙芯”研究团队,一直在科研第一线。她说:“我最大的心愿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1989年,她受邀赴美国参加国际芯片展览会,她跑遍了各个展台,却没有发现一家中国企业,于是,她当天就在日记中写道:“琳琅满目非国货,泪眼涟涟。”2001年刚退休的她,中科院胡伟武教授向全国发出了“打造中国芯片集结令”,胡教授登门拜访黄令仪,请其重新“出山”。2002年8月10日,我国首款通用CPU“龙芯1号”研制成功,打破了国产计算机无芯片可用的历史。在她和同行们的不懈努力下,“龙芯片3号”等一大批国产高性能芯片应运而生。复兴号高铁实现了100%的国产化,歼20等先进军用装备、配套的相控阵雷达以及北斗卫星等,全部都用上了“中国芯”,彻底打破了西方在芯片领域半个多世纪的垄断。由于黄令仪在攻克“芯片”之战中的卓越贡献,她被誉为“中国芯片之母”。对于这种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我辈怎么歌颂他们都不为过。但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年轻的一代,要真心实意地向这些科学家学习,把他们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五、值得参考的处世方法。
1、思想正。一是爱党爱国爱人民;二是乐于助人能吃苦;三是声张正义敢跟坏人坏事作斗争;四是品德高尚与人为善。五是能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做到遇人遇事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能冲动冒失,避免带来不良的后果。
2、学识广。一是懂得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二是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之“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三是对“课内书”能够做到“学懂、弄通、用活”;四是对一般法律法规条文有一些了解,并用以规范自己的言论与行动。
3、爱劳动。被誉为“半个圣人”的曾国藩说:一个人或一个家族能否兴旺发达,看三点:一是他家孩子读不读圣贤书?二是他家孩子几点起床?三是他家孩子做不做家务。这三件事看似简单,但真正每天都做到并不容易。因为人人都具有两个字:惰性(或懒惰),人人又都缺少另两个字:毅力。一件事情,坚持一天两天、一两个月还可以,但长期坚持下去就难了。但最终“胜利”者一般在3%左右。
4、吃得亏。一个人的朋友越来越多的根本原因,实际上就是吃亏的问题。俗话说:“吃得亏,拢得堆”,谁也不愿意与那种“见利就上”、“见亏就算”、“见危就跑”之徒交朋友。人生在世,广交朋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是也。
5、勤锻炼。身体好是一切的本钱,俗话说:“天天锻炼一小时,健康一辈子”。打球也好,跑步也罢,年轻人在学习、做好作业及多阅读几本课外书的基础上,每天坚持锻炼很有必要。锻炼身体,不仅仅是增强体质,还能培养一个人的毅力和读书时的专注力,最关键的是能够让你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对一生都有重大意义。为什么众多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未老先衰”?就是因为他们一生均忽视了身体的锻炼。遗憾的是买不到“后悔药”啊!时光是不会逆行的。因此,乘还未迈进“成年人”的行列之前,每位年轻人就应该养成好天天锻炼的好习惯,如此肯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总之,年轻的一代,尤其是未成年人孩子,太需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了。人生“第一个扣子”扣好了,一个人的人生底色就打好了。希望每个家庭、每所学校及全社会行动起来,以形成合力育人的氛围,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并为之作出更大的贡献。
林耀平先生简介
林耀平,男,一九五七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政法专业毕业,高级政工师。出身草根,从军二十六年,其中任团政委六年,空军上校军衔。转业后任副县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分管公检法司十二年,在团、处级领导岗位上工作二十六年。长时间从事“党、政、军、警、民”工作,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职时现场成功处置、化解多起涉及人命关天的大事,被百姓誉为“人民好公仆”,现还收藏有锦旗。现任桂林市职工大学客座教授、桂林市红色学院导师、桂林市国防教育研究会讲师团团长、桂林都市七星文艺社社长、桂林都市军旅文艺社社长、多家文学社荣誉社长、中国华南最高峰审稿者之一等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是桂林市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和七星区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喜欢写作、体育、文艺和教育。发表文章一千多篇,其中80%以上发表在省部级以上刊物或媒体。著书、主编十三本,共计三百八十多万字。其中,退休六年出自己的书七本,超过一百三十万字。十多年来在桂林市十七个县、区有关人员讲授儒道、读书、素质、法治、孝道等党课、传统文化课和日常思想教育课几百场次,获众多高度赞扬。一个村干部说:“我听了四十年政治课,没听过这么精彩的”。自二零二二年二月以后,每月都登上“二五财团”和“大华集团”讲坛,讲授“党声党课”和“传统文化”课,且场场精彩。在“二五财团”百期“党声党课”的授课质量评比中,技压群芳,勇夺第一,骄人业绩,非常耀眼。此外,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而独立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在越挫越勇中走向辉煌》论文(4435字)获桂林市全市离退休老干部征文一等奖。撰写、发布自传体长篇连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