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中的古村落
文/图特约作者:饶晓辉
我国明代著名的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曾在他的笔下写过:“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是一个带有诗意的地方,有着黑白水磨般的意境,云雾缭绕的韵味。
2019年的金秋十月,第二届全国九连战友联谊会由安徽藉战友做东,选址就在黄山黟县。于是,我便有幸与宏村这个古老的村落,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在秋末初冬的映衬下,古老的宏村,更显古朴宁静。红叶似火,柿树上的柿子像灯笼,点缀着古老的村落,仿佛一幅绚烂的水墨画。走进宏村,感受到那岁月沉淀的韵味,聆听那初冬风起的私语。每一处转角,都是惊喜;每一幅画面都值得珍藏。走进宏村,在粉墙黛瓦间,寻找那份遗失的美好。我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秋末初冬的盛宴中,真觉得古老宏村她是上苍遗落在烟雨江南里,一位待字闺中的少女,欲遮还羞。小轩窗,正梳妆,无需抛绣球,静待我这位如意郎君来揭那帘红盖头。
宏村,古代称之弘村,是中国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一个古村落,拥有约9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一座具有深厚底蕴的古村落。踏入宏村,人们仿佛置身于徽派艺术的殿堂。据导游小姐介绍,整个宏村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徽派古民居近一百四十余幢。这些民居看上去古朴,典雅,大气,没有一丝的矫情。清一色的白墙灰瓦和高大翘楚的马头墙,既有骄傲睥睨的表情,又有跌窍飞扬的韵致。灰白的墙壁被时间涂划出斑驳的线条,宗族祠堂,书院、牌坊,更有了古朴,厚重和庄严的气势;整个民居,那美轮美奂的砖雕、石雕、木雕装饰入心养眼;门罩、天井、花园、漏窗、房梁、屏风、家具,都在无声地诠释着徽派建筑家精心的设计和精湛的手艺。宏村古民居群是徽派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皆为世所罕见,那泥痕驳落的院墙,锈迹斑斑的门环,仿若在向游人诉说着这座古村落沧桑变迁的历史……
古老的宏村,一砖一瓦都记录了沉沉的岁月,走在宏村青石板铺的小巷里,傍着家家门前轻轻流淌的溪水,人的内心深处变得安逸和恬静。宏村是宁静的,宏村人是纯朴的,他们家家都做着自己的手艺,木雕、竹雕,徽州小吃招徕游人。我想,是古老安静的宏村,给了他们钟灵之气。
宏村,像一幅山水画里的乡村,执着地远离尘世,在宁静中度过每一个日出日落。我们千山万水风尘仆仆寻她而来,她依然轻柔地以一水之隔婉拒在面前,好似淡了红尘梦。静静地蛰居在时光深处,岁月的烟尘亦惊扰不了她。古老的宏村,依山傍水,四周山色与粉墙青瓦倒映南湖水中,古朴的马头墙,幽深的古巷,吸引无数人,纷至沓来,一心只为这神往已久的山水画卷般的村落。
“窗前细雨日啾啾,妾在闺中独自愁,何事玉郎久离别,忘忧总对岂忘忧。”作别宏村之际,我回头再望一眼宏村,属于宏村的岁月已老,可老得那么有吸引力,那么沉静,足以收纳尽所有的沧桑岁月。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