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查干湖》后记
张顺富
在《美丽查干湖》即将出版之际,首先要感谢中国作家协会 207全委会名誉委员、吉林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乔迈先生作序;感谢 吉林省政府文史馆员、吉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吉林日报社原 社长易洪斌先生支持和鼓励;感谢吉林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吴文阁 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感谢在我创作和出版过程中,予以多方面 支持的各位领导、同志和朋友们!
美丽富饶的查干湖是哺育我成长的家乡。家乡故土的情丝, 像一条无形的线,不管你飞得多高,走得多远,她永远会牵连着你......家乡的土地、家乡的草木、家乡的动物、家乡的山水、家乡人的亲情,永远在我的回眸中。 5年来,我创作“查干湖系列散文”60篇,用我的笔展示家乡查干湖的美,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一个立体的、形象的、充满着诗 情画意的查干湖。
2020年《作家》12期发表8篇我写的“查干湖系列散文”, 2021年2期《散文》海外版选发了3篇;2022年《台 湾 好报》选载 一篇;2022年11期《作家》又发表我写的“查干湖系列散文”8 篇;2020年《协商新报》发表20篇;《吉林日报》发表3篇;《文化吉林》发表3篇;《中国观网》发表20篇;《东北作家》发表12 篇;《松原日报》发表30多篇;《当代名人》发表58篇;《清荷花语》组织两次“查干湖系列散文朗诵会”专场,有40多位朗诵 家朗读了32篇;“今日头条”推送《大桥》点击量达3.7万次;推送《铁锅炖鱼》点击量达5.9万次;东方旅游文化网转载《谷子》 点击量达45万次,《碱蓬草》《蝈蝈》在长春头条和松原广播电台播放后,点击量达到10多万次。
“查干湖系列散文”通过互联网传到世界各地。美国一位 读者找到松原公安局一位作家,了解我的情况。这位作家找我介绍创作历程;加拿大、澳大利亚、阿富汗等文学爱好纷纷加我微信,期望读到更多的关于“查干湖系列散文”。
著名作家、画家,吉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吉林日报社原社长易洪斌读后说:“查干湖系列散文写出了独特的地域性,细 节真实,读后如临其境,让人铭记在心。”
作家朱军说:“顺富先生描写回望时空变幻下的今昔查干湖 风光景致、富饶物产、美丽传说以及珍藏的记忆,抒发对家乡纯 真质朴和浓浓大爱的查干湖系列散文,笔墨酣畅,文采飞扬,底蕴深厚,感人至深。”
著名剧作家王秀霞说:“顺富的文章既有生活又颇见功力。 溢满或沧桑或清新之描写,让我们看到他的这些散文仿佛就是查干湖这条河流,既承载了历史,又流淌着人文情怀。就连查干湖 弥漫的风雪,仿佛也被他的爱意满满和情意绵绵所点燃,让读者 看到了查干湖人在水中坚守,在冰上流汗的身影与心声!”
作家刘萍说:“顺富先生以他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活阅历,以质朴、隽永、鲜活的笔触,为家乡查干湖洒染了绚丽 的色彩,为其注入了迷人的灵魂,也为读者献上了一道内涵丰富 的文化盛宴。”
“查干湖系列散文”发表五年来,得到学者专家们的好评和大家的关注,客观上激励了我努力创作,用一篇篇新作品向广大 关注我创作的读者们汇报,不辜负大家的厚望。
我在东北师范中文系毕业后,就是一名职业编辑。文学创作我是业余的,几十年来,我主要写报告文学,散文我写得不多。
我在2012年时,写长篇小说《查干湖》,《作家》发表我的小说10万字。作为查干湖走出的文化人,我总想写一写家乡。用散文写查干湖,这要感谢松原日报社和查干湖管委会领导。
2019年8月初,立民主编和云江局长邀请我到查干湖参加查干湖 荷花节诗歌朗诵会。我会前到查干湖老家马营村,看望我80多岁 的老嫂子,坐在侄儿家吃午饭,透过玻璃窗,看到查干湖建了一 座大桥。一道亮丽风景展现在我们家门前,我很惊奇。
在我的记忆中,查干湖亘古以来没建过桥,怎么突然如彩虹般出现一座大 桥?侄儿说,这桥是前年建成的。
午饭后在侄儿陪同下,到查干湖大桥上观光。从桥上往我们家的村里看,村里装有风电的大转 轮叶片儿,一排排悠悠转动着,气势磅礴;村里红瓦、蓝瓦的房顶,在绿色庄稼掩映下,格外醒目;村里榆树成行,绿柳婆娑;村边庄稼繁茂,绿浪滚滚。看后,心里感慨万千,家乡变得越来 越美了。
晚上,在招待宴席上,我谈了这次回家乡的感受,立民主编听后,立即让我写成文章,在《松原日报》上发表。
回长春应立民主编之邀,为《松原日报》供稿。
读过或听过我写的《蝈蝈》、《碱蓬草》、《大桥》、《铁锅炖鱼》、《谷子》等散文后,许多未到过查干湖的人,都想到查干湖 观光旅游,亲自听听查干湖蝈蝈的叫声,看看查干湖碱蓬草的美丽,欣赏查干湖大桥的风景,尝一尝查干湖铁锅炖鱼的风味,咀嚼一下查干湖小米饭的香甜。
散文创作方法多种,但千种万种,得让读者读后有形象,生活有共鸣,想象有趣味。我写的“查干湖系列散文”,主要是回 忆性的,具体就是回眸查干湖......
我从小在查干湖畔长大,从四五岁时,查干湖畔的一草一木、一个个发生的故事,我都记得。从小在湖边抓蝈蝈、逮蜻 蜓、打山鸟、挖苣荬菜、挖小根蒜、挂鱼、游泳、划船、割碱蓬 草、捡鱼干......我都亲身经历过。
查干湖60多年的变迁,查干湖山水、人文逸事,我大都聆听和体验过,我写起来得心应手。我的散文里,每一篇都有一个潜在人物——我。我用亲身感受表达 出的对家乡的爱,让人们读起来更真实亲切。文字是有温度、有感情的;文中字里行间散发的情和爱跃然纸上;没有情和爱的文 字只能是材料的汇集,作品缺乏灵性。
散文优劣,就如同看一个人一样,看他有没有精、气、神。散文中的“精”就是作家的文 笔;散文中的“气”就是通篇文章逻辑关系是否合理;散文中的 “神”就是作家的爱和情感。你对写的对象爱得深,情感丰满, 表达得淋漓尽致,读者自然欣赏。
“查干湖系列散文”,中心是展现查干湖的美丽富饶,展 示查干湖的发展历史;记叙查干湖人文地理、山水草木、禽鸟动 物;描绘查干湖人情世故;倡导查干湖绿色生态发展。通过我的笔,让全世界人民知道查干湖,关注查干湖,向往查干湖,到查 干湖观光旅游,享受查干湖的美丽风光。
作家用文学来创作,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夫和深厚的文化功 底。文字要清新,字义要准确,用词要得当,表达要贴近生活, 明白易懂,让读者一读就心领神会。
散文最忌讳用佶屈聱牙的词句,作品感人是靠细节,形象塑造要真实,细节决定文章成败。
散文是比较难写的文学样式,如果没有描写细节,画龙点 睛,文章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只粗略叙述事情大概,会给人一种流水账的感觉。
写好细节,作品形象要真实,让读者看后记忆留痕。文学 给人的是形象和表达。比如《蝈蝈》,读者看后,对蝈蝈久久不 忘,无论是了解蝈蝈的,还是从没有见过蝈蝈的,读后对蝈蝈形 象会牢牢记住的;《红骏马》读后,你会记得红骏马那迅猛奔驰的状况。
作家观察生活,不同于普通人。作家看到的是生活中的美,看到的是环境中事物之间的差异性。表现在文学作品中,让读者欣赏到生活中美的存在。因此说,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是作家 的独到之处。作家要有大爱的心灵,爱和情是作家必备的良知。作家要爱生活、爱土地、爱人民、爱山水、爱动物、爱植物、爱 家乡、爱祖国。没有大爱,就写不出优秀作品来。作家要视野高 远,要高屋建瓴。作家要学问广博,站位高,透视生活能力强。 这样才能不被生活中表象所迷惑,才能写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来,才能文思泉涌,写得顺风顺水。作家要有哲学意识和宏观视野。作家是思想家,看问题要客观公正,不狭隘偏私。宏观视野广阔,写出的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文学作品是作家思想和爱的表达,一切客观材料只是作家的创作素材。写的作品是否优秀,要看作家的综合表现能力。
散文创作,有文学功底的作家都有这个能力,但得到读者青睐和赞同的,寥寥无几,这充分说明散文创作的难度。
但是,天下无难事,只要勤于创作,禅悟文学之道后,大多 作家都是有这个能力的。
任何一个文学形式的创作,都离不开生活。作家们丰厚的生活,一定会为你的未来文学创作增加后劲和底气。
有志向用散文创作的作家们,你的每一篇作品,就是你向优 秀作品进军的翅膀。希望更多立志散文创作的作家,努力振翅飞翔,早日飞上高远的理想天空!
查干湖是富饶美丽的湖,资源丰富,物产充足。希望家乡 的作家们,挥起你们如椽的大笔,辛勤创作,用一篇篇好作品,为家乡鼓与呼,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展现出来,献给大美查干 湖,让全世界人民从各个角度领略到查干湖如诗如画的风景。
2024年1月7日写于长春

编辑: 李 牧 张顺富
编审: 马汝义
监制: 尹卓悦
主编: 王景惠
编委: 一 琳 白晓涛 朱明杰
孙立芳 李 凤 李迎春
陈金福 杨桂珍 郑洪金
胡 江 晏明华 郭建芬
(按姓氏笔画排序 )
策划: 刘颖华
顾问: 王 谨 王伟长 王启顺
王国清 王根权 方胜利
甘会文 任 冉 朱成华
刘兆亭 刘金享 刘春华
闫三堂 齐玉山 杨 闯
李华明 李淑琴 李景春
李德兰 劳淑芹 吴文昌
张文革 张守儒 张顺富
韩玉春 蒋永溪 谭 颖
穆治钢 戴成有
出品: 李 牧 张顺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