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审视中理性前行
——老街系列的思想艺术
文/王宇鹏
老街系列作品是以改革开放四十年历史进程为经线,放眼老街这个特定的地理纬度,真实记录老街的历史变迁,生动描绘老街的风土人情和人文风貌,全面展示老街社会各阶层的思想衍进和精神嬗变,全景式展现老街这个小社会的生存世相。老街是改革开放后乡村文明进程的历史缩影。老街系列作品则是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对乡村生存状态的客观再现和理性审视,是作者清醒自觉的文学实践。
时光流转,风云际会,老街只有经过历史沉淀和远瞻透视,方能识其真、解其味、明其义。老街系列作品,作者立足老街,以散点透视的方法,以长焦距的宏阔的文化视野和高维立体的上帝视角全方位展示老街社会经济文化的渐进历程。老街包罗万象。老街系列作品既有清明上河图式的磅礴绵密,又像万花筒般的动人心魄,是全力呈现老街不同历史时期政警商学农的时势际遇及其相关人物的命运兴衰。改革开放吹醒了一条老街,也给老街发展注入了动能和活力,催生了老街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思想裂变与道德解构。老街系列作品客观呈现老街人重物质轻精神、重欢娱而轻道义、嗜欲渐深而天道式微的生命转型。《老街》一文,再现老街四十年变化的的历程,是中国改革风云在老街真切的历史投影。全方位展示改革开放后老街市井烟火以及老街人世俗心态和精神风貌的变化。老街经历自然经济的保守与扩张、商品经济条件下个体户的扩张与繁盛,市场经济时期老街公有经济的转轨和私营实体经济的膨胀与萎靡。自然经济时期的吃死鬼老街,是物质生产消费和实体经济最繁荣时期。老街马兰演出盛况,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人民思想获得空前解放的老街文艺活跃的春天,也是中国文艺繁荣的最好的历史时期。习所长捣毁老街贼窝,重拳出击黑社会,是人民警察习正民一身正气打黑止暴,除暴安良为社会树立正气。黎文书的堕落灭亡之路,是官员腐败的心路历程。读老街,看白云苍狗,知风土人情,识世道沧桑,晓民俗心态。王宇鹏的老街系列作品,扑面而来的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态。吃死鬼街的繁盛,假鼠药的泛滥,贼娃子窝的猖獗,逛山、二流痞子欺行霸市,老街影院木兰的演出盛况,老街区公所黎文书的堕落覆灭之路,老街文化馆的泡沫繁荣,老街不同时期所长显形,新时期老街姬镇长的政治手腕与腐败历程。作者笔下的老街,各色人等纷纷亮相。《老街》客观呈现老街社会百态和世道纷扰的众生相。老街前进的步伐,是社会发展的历史的印记,作者以客观理性之笔忠实纪录历史影像。他是要给老街立传。
《草上飞》气象宏大,别具一格。作品写改革开放社会大背景下老街的治乱兴衰。主人公草上飞自躁归静是反腐扫黑除恶的历史大势和人性发展的必然。逛山出身的草上飞以赌博发迹,游刃于黑红两道之间,以“走后门”和收保护费而啸聚老街,成为能够呼风唤雨的“二政府”。盗亦有道,草上飞持守江湖义气,上接天线寻求庇护、下通地气活道人脉平复众心。他明赌暗毒,调解纠纷。草上飞把控着世俗的老街,只是他深谙人情世故,每遇“严打”,万般寻求庇护终能明哲保身,企图全身而退。草上飞嗜赌成性,他的命理运势成也赌博,败也赌博,差不多是因为他娘胎里自带了克星。九十年代末,繁华的老街来了个潼关女大耍(斧头帮头目)。草上飞所精心编织的“吸货”赌局却深陷潼关斧头帮的局中之局。惊心动魄的西山梁赌场,潼关大耍利用远程操控赌具让草上飞及老街赌徒损失惨重:潼关女大耍将老街拉了一道槽,也让草上飞元气大伤、威风扫地。时光驶入二十一世纪,草上飞的左膀右臂——四大金刚各自归命。草上飞认清了国家反腐扫黑除恶势不可挡,他自省自己外强中干,色厉内荏。李军所长秘授草上飞警示教育,草上飞的灵魂和人格逐渐觉醒,实现了他生命的成功转轨。西山赌局的与潼关斧头帮较量一节,作者文笔大开大阖,叙事宏大,笔力劲道纤细。作者将”草上飞”归置于改革开放初期的鱼龙混杂的老街小社会,着力叙写“草上飞”应劫而生的生命轨迹和顺势蝶变的生命觉醒,展示了老街社会红与黑、正与邪、善与恶、阳与阴的能量较量以及草上飞精神的蜕变与抉择,赋予“草上飞”由特殊人变为平常人的社会机缘和脱胎换骨的心灵驱动,客观呈现了新时期国家铁腕反腐扫黑除恶为老街带来深刻的社会变革。
如果说《草上飞》的写作视角是扫黑除恶大背景下老街黑社会的覆灭,那么《所长》则是从法制视角写改革开放以来老街历任所长面临的复杂严峻的治安形势,是从维护老街天条秩序的执法者角度透视老街风云际会,表现历任所长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他们所面临的老街社会治安问题,塑造了他们迎难而上、顺势而为、秉公执法、破解困局的的执法者形象。改革开放初期的习所长,一身正气、刚正不阿,倾心为民、公正执法,他以雷霆手段抓蟊贼、逮痞子,捣毁赌博窝点,严厉打击路霸、村霸,为老百姓伸张正义。老街人昵称其为二楞所长。正因为习所长不畏强权、不避风雨、不顾个人安危,敢于独闯虎穴,敢和黑恶势力硬碰硬。由于他过硬的执法作派和雷霆万钧的执法手段,面对改革开放初期老街严峻复杂的治安形势,仅有三名民警的老街派出所有力地维护着老街社会的长治久安。虽然习所长挨了黑砖后升了职,但他成为了老街人和政府心目中的硬人——治安模范。习所长能以血肉之躯护佑老街百姓的安宁,为老街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后期多任所长在复杂的市场经济和上下一心搞和谐的社会大背景下,历任所长好似坐在火山口,他们水土不服,走马灯似地维稳搞和谐,让一度混沌迷乱的老街处于暗流汹涌的历史关囗。新时期的老街选择了精明强悍亲民的年轻的李军同志任所长。他真抓实干搞警务改革,积极转换为人民服务警官角色,实事求是地强化警务管理,防微杜渐抓警示教育,全面深入群众地搞大走访、大调查,倾尽全力化解社会矛盾,有力遏止了老街上访难题。李军所长主动深入老街学校进行法制安全教育,配合学校亲历亲为治理校园欺凌,依法取缔校园周边网吧和歌舞厅;自觉在老街学校校门口护送学生上下学、强力威慑了社会小混混,为学校发展和学生安心学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扶贫攻坚主战场,李军所长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深入扶贫作战室,埋头档案整理,着力解决贫困户尴尬的现状和思想精神问题,他积极主动化解矛盾,与贫困真诚户交心,为贫困户落实扶贫资助政策和策划落实项目救助。李军所长自掏腰包给贫困户买鸭子、为化解散鸭与菜农间的矛盾,他赶鸭买笼的情节更是让人忍俊不禁,读后令人掩卷深思:李军所长为何而忙?基层干部如何从官僚形式主义中脱身而致力于正业?

《镇长》一文,写新时期老街镇姬镇长的沦落腐败之路,为新时期党的基层干部敲响警钟。姬晓彤凭高情商和玩弄权术混迹官场,他的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信念动摇。姬晓彤在位大搞官僚形式主义,在老街凶险的黑红两道,姬晓彤忘记了初心使命,在政与商、黑与红之间,姬晓彤大搞骑墙主义的两面派,他终将被黑道和奸商拉下水,从而被反噬。那是他私欲泛滥、寻租权力和官商勾结的命定下场。姬晓彤不能公正、依法、廉洁用权。他的权力是人民用宪法赋予的,然而他却背离了人民。他口口声声要为党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结果走向职务犯罪的道路。我们观察一个干部,不要听他在会上表态和在人民中说了些啥,而要看他以什么样的手段方法解决什么样问题:是为权、为钱,还是为己、为人民服务?姬晓彤踌躇满志地低调入职,却气势非凡地高调解决鹰嘴岩村群众十余年遗留的高速路安置和上访问题。他到新堡村扶贫作战室大搞档案建设和蓝图规划,跑扶贫局要钱弄甜蜜扶贫产业的面子工程。为发展地域特色经济,他悖离经济规律一哄而上大力招商引资。为给李副市长投名状,为自己升官晋爵铺路。他与李副市长在老街代言人——草上飞互相勾结,违规搞旅游观光开发项目。姬晓彤在老街镇口号喊得震天响,实际行动却劳民伤财、祸国殃民。《镇长》是新时期老街的官场显形记。姬晓彤谋权的最终目的是以权谋私,其结果只能是身败名裂,锒铛入狱。被命运捉弄的姬晓彤最后才想起父亲的话:儿呀,早知你如此,还不如您当初听为父之话,好好地教你的书,安安然然一辈子。老街的官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缘生缘灭。当下进入债务经济新模式,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文会公报》中,领导人指出要为基层减负,要狠杀官僚形式主义,坚决杜绝数字造假,要将基层官员的公权利关在制度的笼子,让他们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镇长》一文直面民主与法制、文明与反智等诸多问题,对基层官员具有醍醐灌顶、振聋发聩的作用。
当然,老街系列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由于作者阅历、写作视野和写作经验所限,在人物塑造中难免用力不够,缺乏对典型人物的个性化语言的提炼,对人物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内蕴缺乏深度挖掘。他的文学在场的生命体悟还不够深,文章结构力还不够圆融,这一切都需要作者在文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以期进入炉火纯青的新的写作境界。
【作者简介】王宇鹏,男,汉族,1975年9月生,陕西商州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商洛作协、评协、诗协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理事、麒麟读书会副会长、麒麟作家联盟副主席,《九天文学》“作家在线”签约作家。2021年10月诗歌《错位》获“鲁迅文学创新银奖”,2021年12月散文《故乡的童话》获《当代文学家》“瑞冬杯金奖”,2022年诗歌《生命》获《当代文学家》“星夏杯”一等奖,2022年12月《师法天地人,麒麟大乾坤》获第二届“文化强国”麒麟特等奖。2022年12月诗歌《一封未抵达的家书》获西部电影梦工厂最佳人气奖铜奖,入选《中国最美经典爱情诗刊》。被《当代文学家》杂志社评为“中国最美爱情经典”诗人。2021年被《九天文学》杂志社评为“优秀作家”,小说《草上飞》获《当代作家》杂志2023年当代作家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小说《所长》获《当代作家》杂志2023“长江文学艺术杯”大赛一等奖。短篇小说《袁先生》获“民俗摄影”杂志社“世界民俗文化传奇”二等奖,短篇小说《奇人寇天师》获全国“光大杯”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有60余万字的作品在《中国诗歌》《乡村文学》《北大荒文化》《精短小说》《文化时空》《当代作家》《当代文学家》《文絮》《西北文学》《中原文学》《九天文学》等纸刊及媒体发表。出版长篇小说《稻湾记忆》(上)。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