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是第23个世界慢阻肺日,主题是“知道你的肺功能”,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结合慢阻肺宣传日,杭州市萧山区城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日上午,在萧山区南门江社区居家养老心开展以“知道你的肺功能”为主题的义诊活动。 
本次义诊由萧山城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科长全科副主任医师王水军带队,联合医共体总院专病专家,携多名医疗、护理骨干为居民免费进行肺功能筛查、骨密度筛查、颈动脉B超筛查、血压检测、血糖检测、血尿酸检测。并针对慢阻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骨质疏松、颈动脉斑块、高尿酸血症等常见病,为前来检测和咨询的居民提供从日常良好习惯的养成、饮食卫生、加强锻炼、家庭日常用药储备、以及门诊治疗方面的专业指导。帮助居民及时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到疾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在义诊现场,萧山城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医”们为40岁及以上慢阻肺高危人群进行肺功能检测,专家医生对检测结果做出分析,对结果异常人群给予相应的建议及指导,通过吹龙小游戏,示范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居民纷纷参与其中,在游戏中掌握呼吸功能锻炼的要点。

关于“家医”那些事,义诊当日,有一位特殊的居民在复查了肺功能后,留在了义诊现场做起了志愿者和宣传员。提起他,还得从2022年8月说起,李大伯作为慢阻肺筛查的目标人群及高危人群,进行了肺功能检查,检测结果:用力肺活量正常,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下降,第一秒率下降,FEV1/FEVC<0.7,疑似阻塞型通气功能障碍,建议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筛查结果同步给了签约的家庭医生。全科傅医生接到名单后,多次电话随访,并提出上门随访,遭到拒绝。无奈之下留下了联系电话号码给了李大伯。一天晚上8点多,全科傅医生接到李大伯的电话。电话中李大伯呼吸急促,伴随着频繁的咳嗽声,说话断断续续。大致的意思是,他两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胸闷气急,自行口服消炎药和止咳药,未见明显好转。晚上睡前自觉加重了,不能平卧睡觉。感觉有点慌。所以打了傅医生留下的电话,想咨询一下!傅医生先安慰了李大伯,并表示可以上门先评估一下。经评估李大伯体温37.8℃,心率109次/分,呼吸33次/分,血压158/96mmHg,血氧饱和度83%,口唇及指甲床略紫绀,联系家属送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12天后,傅医生在慢病系统中看到了李大伯的出院记录,随即电话联系了李大伯,并约了上门随访的时间。李大伯一改之前的态度,表示会积极配合医护团队的随访管理和康复指导!两年的随访中,李大伯已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环境,雾霾天气出门能主动戴口罩,按时服药及规范使用吸入制剂,能配合进行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锻炼,两年间病情稳定,无住院治疗记录。有李大伯在现场宣传,以自身的经历,告知街坊邻里肺功能筛查的重要性,为这次义诊增添了一份别样的信服感!

关于慢阻肺筛查项目,2022年,浙江省启动重点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项目,该项目的正式启动,标志着浙江省率先将慢阻肺免费筛查项目列入城乡居民“三免三惠”健康行动,为65至74周岁的本省户籍居民提供5年一轮免费肺功能筛查,并将患者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提供随访管理等服务。

关于防治能力培训。萧山城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医共体、医联体和三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体系开展慢阻肺病防治能力培训,通过数字化信息平台以及医共体的呼吸专科医生下沉基层,建立起分级诊疗管理机制,提升了基层对慢阻肺病患者全程健康管理的能力。

关于慢阻肺的防治服务落实,萧山城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各服务站不定期开展慢阻肺相关知识宣教讲座,播放宣教视频,分发宣教折页,筛查后对发现的慢阻肺高危人群及诊断的慢阻肺病患者,开展干预和随访管理,并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管理。

据了解,目前,浙江省已完成慢阻肺病免费初筛超过195.6万人,完成肺功能检查64.7万人。萧山城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完成慢阻肺初筛问卷调查4780人,为858名问卷阳性高危患者行肺功能检查。通过数字信息化平台,结果异常的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慢阻肺患者58人,前期诊断及确诊患者16人,由签约团队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药物指导、面访及电话随访,并从预防为主的角度出发,针对筛查中有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宣教,体现基层医院防未病、治未病的宗旨,着重于有效预防、全面康复。经过回访反馈,早期确诊的慢阻肺患者,通过远离有害环境、改善生活方式、锻炼呼吸功能(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规律用药等自我管理,改善了肺功能,延缓了疾病的进展。

延伸阅读:
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确诊需进行规范的肺功能检查及胸部影像学、血常规等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