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广祥著作推介
七八十年代之高考
文/薛高扬
(薛高扬,儋州市木棠镇薛屋村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海南省纪委监委原一级巡视员,海南省第七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儋州市第二届慈善总会会长。)
日丽春和笃志生,丁年竞夕梦京城。
一时赶考终身定,十载寒灯半夜明。
学海风多船斩浪,书山棘茂马披荆。
龙门跃过鹏程现,万里朝辉箫鼓迎。
汤其佳雅评:
作者深情地回顾了七八十年代初期高考学子的心路历程与奋斗精神,充满了对那个时代青年学子不懈追求与梦想成真的赞美。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首联:"日丽春和笃志生,丁年竞夕梦京城""日丽春和"描绘了一个明媚温暖的春日景象,象征着美好的时代背景和希望的环境,为全诗奠定了积极向上的基调。"笃志生"指的是那些怀揣坚定志向的青年学子,他们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丁年"常用来指青年时期,这里特指准备参加高考的学子们,"竞夕梦京城",京城在此处为高等学府的象征,表达莘莘学子日夜兼程,心中不断梦想着能够进入高等学府,实现人生理想的强烈愿望。
颔联:"一时赶考终身定,十载寒灯半夜明","高考终身定"高度概括了高考对学子们命运的重大影响,那时的高考仿佛决定了他们一生的走向,体现了高考的重要性和压力。
"十载寒灯半夜明"则是对学子们多年苦读的生动描绘,他们在无数个夜晚,伴着微弱的灯光,刻苦学习,为的就是那三天的考验。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学子们的勤奋与坚持,也透露出他们背后的艰辛与不易。
颈联:"学海风多船斩浪,书山棘茂马披荆",这一联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求学之路比作波涛汹涌的大海和荆棘密布的山路。"学海风多船斩浪"形象地描绘了学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勇于挑战困难的场景。"书山棘茂马披荆"则进一步强调了求学之路的艰难与不易,但学子们依然像战马一样,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尾联:"龙门一过鹏程现,万里朝辉金鼓迎","龙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来比喻科举考试或人生的重要关口,这里指高考;"一过"即指顺利通过。"鹏程现"则预示着学子们一旦跨过这道门槛,就如同大鹏展翅,前程似锦。"万里朝辉金鼓迎"以壮丽的景象收尾,描绘了学子们成功后的辉煌与荣耀,仿佛他们正沐浴在万道朝霞之中,被胜利的鼓声与号角迎接。这句诗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八十年代初高考学子的生动描绘,展现了青年学子坚定的志向、不懈的努力、勇于挑战的精神以及成功后的辉煌与荣耀。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