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实达小老师齐声朗读《对子教学协议书》;图2、3,山西省名校长边国玺校长(左1)、宋文静副校长(右1)为“三标课堂达标教师”颁发奖状。
回望过去一年分管学校教研工作的历程,我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收获颇丰。特别是在落实“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理念”,推行“三标课堂”(设置目标、达成目标、反馈目标)的过程中,我经历了从排斥到接受,再到深入实践、展望未来的转变,这段经历让我对教育改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初识“三标课堂”时,我与许多老师一样,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这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注重过程评价的新模式,我显得有些无所适从。我担忧这样的改变会打乱原有的教学秩序,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在起初阶段,我对“三标课堂”的推行持有一定的排斥态度。
然而,随着对“三标课堂”理念的深入了解,我开始逐渐认识到其背后的教育价值。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革新,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转变,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理念与“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不谋而合,让我看到了教育改革的希望和方向。
在推行“三标课堂”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老师们的不理解、学生的不适应、教学进度的压力……这些问题一度让我倍感焦虑。特别是当我亲自带贺玄丽老师所负责的6班道法课程时,我更是深刻体会到了实践“三标课堂”的不易。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将“三标课堂”的理念融入到每一节课中。
然而,实践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时,我会因为学生的反应不如预期而感到沮丧;有时,我会因为教学进度的滞后而感到焦虑。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让我更加坚定了推行“三标课堂”的决心。我深知,只有不断尝试、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才能让这一理念真正落地生根,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在这一年的实践中,我也得到了边校长的悉心指导和支持。他告诉我,现在“三标课堂”已经有了初步的形式,但还需要在学科核心素养和中考命题思路上下更多功夫。这一建议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看到了未来努力的方向。于是,我开始更加深入地研究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了解中考命题的趋势和特点,努力将“三标课堂”与学科核心素养和中考命题相结合。
展望未来,我制定了三年的发展规划。我将继续加强师资培训,提升老师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我也将积极推动课程改革,构建更加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我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三标课堂”的目标,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回顾过去一年的历程,我深感自己在这段经历中得到了成长和锻炼。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如何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重要的是,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不断革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我将继续深入实践“三标课堂”的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长远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宋文静(实达中学副校长)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