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时
白 水

儿子已经五年级,马上要小学毕业了,然后到市里去上中学,就是中学生了。中学生,是啊,不是小学生。个子长高,心思渐多,浑身洋溢着蓬勃的青春气息。眼神变化,言语举止都变化,不再是躲在大人身后,腼腆害羞的孩子了。孩子长大了,说不出怎样的感受,想得多了,不由感动得要哭出来。也想起自己小学毕业的情景,三十年,整整三十年了。常常想起来,恍若昨日,做梦一般。
三十年前是1983年,在那个遥远偏僻的高庄村小学,我和许多同学一样,要毕业了。记得镇上照相馆里的人来给我们照集体相,校长、老师坐在前排,我们站在后面,都显出严肃认真、小心谨慎的样子。似乎觉察到某种非同一般的意义,连平时最调皮捣蛋的也都安稳了许多,不敢大声说话、叫嚷,更不敢打闹,成了老实孩子。也许是因为有校长、老师的威慑,因为有镇上的照相的,不好让外人笑话?也许是吧,但真的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的影响,自己也说不清楚。五年级,毕业了,长大了,不再是一名小学生了。那天天气晴朗,蓝天白云,很是安静。树木枝繁叶茂,阳光从树叶间照下来,一片明媚灿烂,有的叶子闪烁出五彩斑斓的光线。有鸟儿飞过,麻雀、喜鹊什么的,啁啾有声。
毕业是要通过考试的。于是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复习功课。老师对我们的态度也有了变化,多了亲切的笑脸,有了温和的语气,有时看我们的眼神也变了,多一分喜欢疼爱的意思。以前却常常凶巴巴恶狠狠的,现在变成这个样子,让我们觉得有点不适应。看看老师,自己也会悄悄笑起来,又怕老师看见,便低头念书,或和别的同学说话。心里觉得很舒服,这是一种新奇又美妙的感受。长大了,要毕业了,自然会和以前不一样吧。
我们在教室里做练习题,不由地想到毕业的事情,想着就要离开这里,再也不会回来。老师还允许我们到教室外面去念书,大概是想让我们轻松一些,自由一些吧,想让我们觉得好一些。有什么好的呢?教室外面有明亮的阳光,碧绿的树叶,芊芊的小草,有蔚蓝的天空,有长满柏树的小山,田野上传来隐约的吆喝声,牛羊的叫声,附近谁家的狗叫了,鸡打鸣了等。有时还注意到学校的院墙,哪儿还留着我们攀爬的痕迹,注意到教室,油漆斑驳的门窗,还有老师的办公室,曾在里面战战兢兢,受到表扬或批评。是要毕业了,要离开学校,所以有些留恋,才这么留心地看一眼?哎,没什么两样吧?有什么好看的?再看一看?哎,自己在这校园里度过了好些时候呢。高兴过,很快乐,得意洋洋。也打过架,挨过训,哭泣过,很不开心,很难过。
要毕业了。离开这里,又到哪里去?会去上中学,到刚建起来的一所学校里去。我没去过,不知道在哪儿,不知道怎么样。听说在那里要学英语,连老师都不大会呢,听说周围好几个村的学生都去那里,什么人都有。说实在的,我不大很喜欢上学,也曾逃过学,又被爸爸送回学校里。我大概从小贪玩,喜欢在田野里跑,喜欢山林、溪流、荒坡、庄稼地。爸爸妈妈常带我下地干活,我知道地里长粮食,知道吃饭过生活。我愿意像爸爸妈妈一样在地里干活种庄稼,不愿意上学,在学校里受拘束,被大孩子欺负,要看老师的脸色,挨老师的批评训斥,有时还要挨打。但爸爸妈妈不让我和他们一样,一定要让我上学,说他们拼命地干活,就是为了以后我们不干这样的活,吃苦受累。只有上学才能不种地,才能跳出地瓜沟,才能让人看得起,过上好日子。
毕业了,忘记了怎样离开学校,怎样回到自己家里。大概和平时一样,只不过第二天不用再去上学,以后也不用再回到小学校园里了。回到家里怎么个样子?我也忘记了,无所事事,在家里玩吧。那时正是七月份,家里没什么农活可做,好像也应该先休息放松几天。这里转转,那里看看,时间静静流淌,静得让人觉不出来,忘记了似的。
记得有一天,约了邻居小伙伴,一同到村外去玩。也不知道去玩什么,大概是要到村外走一走,在道路上看一看吧。整天在家里,呆得有些腻烦了,没什么意思。记起了上学的好处,要走出家门,走上半个小时的路,才到位于村子另一端的学校里。可以看看沿途的景象,各家各户的房屋,广阔的天空,天上的云彩等等。也可以和小伙伴们玩耍,嘻嘻哈哈,时间过得很快的。可是在家里呆着,时间仿佛停滞凝固了似的,什么也都没什么变化。我也没什么事情,没什么活动,没什么心思,要变成一根木棍、一块石头似的。太没意思了。
我们几个人慢慢往村外走。我和另外一个大点的孩子背上了自家的粪箕子,拿上小鐝头,像是要去刨草的样子。觉得如果不这样的话会被人看成坏孩子,游手好闲,不懂事,不像个干活的庄户人。村里确实有几个大孩子是这样的,不上学,不务正业,不愿意下力气干活,后来就传着他们偷东西什么的,不干好事。我们一边走,一边悄悄说话,好像因为装样觉得心虚,难为情,好像有点偷偷摸摸,不愿让人发觉。
走在路上看看周围是有意思的,说说话是有意思的,渐渐走到村口,眼界开阔也是有意思的。感觉到了身体的存在,肩上背着粪箕子,随着脚步轻轻拍打屁股。右胳膊轻轻摆动,左手扶在粪箕子上,感觉到荆条的光滑坚韧。和伙伴们闲扯,东一句西一句,知道一些新鲜的事情,知道邻居、村庄里的生活。和别人说话也有意思,各有各的声音、神情、内容,仿佛能触摸到他的心灵。别人也有这种感觉吧,真是很有美妙的事情。
我们来到村头,不由地一齐望向开阔的原野。庄稼正在茁壮生长,树木欣欣向荣,山坡上有人在放羊,山顶上岩石耸立。阳光把一切都照耀得亮堂堂的,照出美丽的颜色来,树丛中、山岩上、湖面上都仿佛闪着美丽的光芒。我们被这景象吸引住了,一时都不说话,进入一种出神忘我的状态。
这时,听到后面“吱呀”的开门声,有人从家里来到大街上来。我回头一看,是本家的二奶奶。我刚想说话,二奶奶先问我了:“小强啊,怎么没去上学?”二奶奶经常到我家里串门,找我奶奶说话,很熟悉的。其实她们也没什么重要的事,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可她们聊得津津有味,有时眉飞色舞地欢笑起来。我喜欢听她们轻松愉悦的声音,看舒心会意的笑容。有时也不觉沉浸到她们的谈话中,倒也很有意思。、
“二奶奶,我毕业了。”我回答说。二奶奶吃了一惊,好像没明白什么意思,就又问:“什么毕业了?”“我小学毕业了,二奶奶,不用再去上学了。”我说。二奶奶明白过来,可仍是很惊讶的样子:“哎呀,小学毕业了呢,这才上学有几天啊?你说说,怎么这么快啊?”二奶奶是在和自己说话吧,老奶奶们都是这样的。“不是才刚上学吗?怎么就毕业了?真是的。”二奶奶自顾自地嘟囔,我只是听着,有些不好意思,不知道说什么好,大概也不用说什么吧。“怎么这么快啊?还没觉得怎么呢,都小学毕业了。”二奶奶的话还没说完呢,“毕业了那干什么去?还得再上学啊?到哪里去啊?”“我现在不知道,在家里等通知呢。”我说。“哦——”二奶奶停了一下,似乎想起什么来,问道:“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去?”这话倒是正说中我们心虚的地方,我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好像是骗二奶奶,支吾着说:“不干什么,上坡里去看看,刨点草回家喂猪去。”村里人都称到地里干活叫“上坡”,大概因为四周都是山坡吧。听我这么一说,二奶奶好像有些感动了,笑着夸奖说:“真是好孩子,还真像个过日子的样。哎,你爸爸妈妈那么勤快,可能干了。不干有什么办法?庄户人就得种地啊,不种地靠什么呢?”二奶奶絮絮叨叨,不过也听出一番好意,只是自己到村外是想玩的心思多一些,不是真的要去干活的。
我们来到村外,在一处石头砌成的水渠旁玩。其实没什么好玩的,到处是庄稼地,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玉米、高粱、地瓜、花生、大豆等都在旺盛地生长,路边野草也精神抖擞的模样。有的孩子四处张望,有的慢悠悠地闲逛,有的在狭窄的水渠上走,奓煞着双臂保持平衡。四周很寂静,我们的说话声显得清晰响亮,连轻微的“嗯啊哇呀”的语气也都印在心上。微风过处,树叶、庄稼叶发出沙沙簌簌的声音,弹琴一般。鸟儿在天空的鸣叫显得悠远寥廓,仿佛有天地的回响。空气中有庄稼生长的味道,有远处湖水的味道,山上松柏的清香,野花散发的芬芳等。淡然恬静的心灵映照着多姿多彩、声音悦耳好听的世界,纤毫毕现,感觉很奇妙。现在想起来也不由地感动。
我坐在水渠的石头上,回头看见村庄,很安静,很明亮,一处处平房掩映在树丛中。我看到我家,和周围的人家一样。在那片屋瓦下,在那树荫中,是我的家,我们一家人在那里过日子。无数的回忆慢慢涌上心头,不知不觉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我又转回头看村外的原野,庄稼地之外是山野,更远处还有山,连绵起伏,看不清楚,苍茫一片。我在这个村里长大,在这片土地上流下汗水,爸爸妈妈就是从家里出来,在这土地上劳作。这里是我的家。今后要离开这里?要到哪里去?离开这个村庄,这片土地,到哪里去?远处尽是一片苍茫的原野,无边无际。
三十年过去了,但恍若昨天。后来我离开家乡的村庄,走过那片土地,走进苍茫的原野。到了镇上,到了城里,越走越远,千里迢迢。回望故乡,一片苍茫。
在苍茫中,我记得小学毕业,记得坐在石头上回望村庄。蓝天、白云,亮丽的阳光;树木、街道,亲切的房屋;话语、笑容,温馨的感动。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么感动,有时默默地流泪,把记忆洗得那么新鲜、洁净。
白水,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