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代的永恒旋律
——品读支景阳《英雄礼赞·红色组歌》
天 琮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英雄的足迹如璀璨星辰,照亮每一个时代前行的道路。诗人支景阳先生笔下的十首组歌,是一次对中华民族不屈灵魂的深情礼赞,也是对那些以身许国、英勇奋斗的历史人物深切缅怀。这些诗歌涵盖了从五四运动的青春觉醒,到全面抗战的民族抗争,再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艰辛探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光明未来的辉煌历程。《英雄礼赞》组歌,如同一首雄浑激昂的交响乐章,将发生在济南的英雄事迹娓娓道来,让人仿佛穿越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见证一位位热血儿女为了国家民族的独立与自由英勇奋斗的身影。
一、唤醒历史记忆:《登场》——五四惊雷与英雄崛起
首篇章《登场》以电闪雷鸣、惊涛骇浪为背景,象征着五四时期社会变革的剧烈与复杂。在激情澎湃,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青年英雄们犹如凤凰涅槃,敢于站在浪潮的最前沿,展现出了超凡勇气与非凡智慧。以王尽美、邓恩铭为代表的热血青年站立于历史的潮头,他们的呐喊,如同初春的第一声雷鸣,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大地。他们无畏世俗偏见,坚定理想信念,主动投身国家命运的大考之中,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正如诗中所描绘:“去向海浪搏击,去向乌云冲刺,去向雷鸣发出怒吼。”这些话语不仅是对个人英雄主义的高度赞扬,也寓意着青年一代的觉醒与奋起,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转折点的生动写照。
二、《潮涌》——觉醒年代的热血沸腾,群情激昂
《潮涌》一章将视野扩展至整个民族觉醒的过程。从古往今来的历史变迁中,诗人挖掘出无数英雄人物的事迹,他们在民族存亡之际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抵御外来侵略者的长城。当年王尽美走进济南铁路大厂,领导工人运动,在他引领下,工人阶级群情激昂,力量凝聚,斗争的号角响彻云霄,每一次的反抗,都是对未来自由的渴望,每一滴汗水,浇灌着新中国诞生的土地。无论是沉浮不定的命运还是压倒性的苦难,都无法改变英雄们的初心与使命。正如诗中写道:“低潮不改,方显英雄本色;囹圄考验,愈发弥坚信仰。”这一表述深刻体现了革命者在逆境中坚守信仰的坚强意志,他们的牺牲与奉献成为后世永远的记忆,鼓舞着后来者继续前行。
三、《南望》(四五惨案)——悲愤交加
黑暗降临,白色恐怖席卷而来,1931年4月5日,黑暗笼罩下的济南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四五惨案”。邓恩铭等22位革命先驱,他们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但他们的牺牲没有被遗忘,反而激励着后来者更加坚定地前行。在这片曾经的悲伤之地,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捍卫了最后一线光明,英雄们的遗志像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后人前进的方向。
四、穿越生死边缘:《龙潭》——伍豪之剑的传奇
在暗流涌动的时代,每一位英雄都有属于自己的传奇。张英,这位忠诚的战士,接受了周恩来同志的重托,肩负起铲除叛徒王复元的任务。无数次生死边缘的徘徊,无数次深夜里的潜行,每一次都考验着他钢铁般的意志与信仰。他的行动,如同一把锋利的剑,直指黑暗的咽喉。当他完成使命那一刻,历史铭记了他的名字,也铭记了那份英勇无畏的精神。“利剑已出鞘,无功不收锋;国恨家仇誓要报,浴火重生勇锄奸。”这些铿锵字句刻画了一个个视死如归、英勇无畏的形象,令人动容。
五、《千里追寻》——千里寻党的执着
《千里追寻》讲述了个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但仍坚持前进的故事。这一章体现了普通人对于信仰的不懈追求,哪怕是在绝望的黑暗中也能看到一线光芒,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赵健民等人为寻找失散的党组织,踏上了一段艰苦卓绝的旅程,这条路上充满了未知与危险,但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回到党的怀抱。他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用脚步丈量着信念的距离。终于,在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之后,他们找到了上级党组织,这一刻,所有的疲惫与辛劳都烟消云散,只有激动与喜悦填满了每一个人的心田。
通过这段旅程,诗人表达了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只要心中有光,就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
六、《点亮》——省委重建的曙光
《点亮》篇回顾了中共山东省委重建的历史时刻,强调了党的领导在革命道路上的关键作用。在漫长而又曲折的征程中,无数共产党员前仆后继,克服重重障碍,重新汇聚起革命的力量,再次点燃了希望的火焰,山东省委就是如此。当年刘少奇派遣黎玉来到山东,重建山东省委,大地的希望再次燃起,全省革命工作步入正轨。在黎玉的带领下,全省各地纷纷响应,革命的火焰开始蔓延,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这次重建,不仅仅是机构的重建,更是信心与斗志的重建,它标志着山东革命进入了崭新的阶段。“目光所及繁星点点,足下所处长路漫漫……最终凝聚成光,点亮梦想。”这些词语传递出的正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强大力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广大党员同志在挫折面前百折不挠的决心与毅力。
七、《黄河恋歌》——抗日战争时期的悲壮情怀
《黄河恋歌》描绘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全国抗日救亡的洪流中,济南人民没有缺席。面对侵略者的铁蹄,他们挺身而出,誓死保卫家园。黄河岸边,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肺腑的英雄故事,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抵抗着侵略,维护着尊严。抗日军民用血肉筑起长城,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黄河这条母亲河见证了无数儿女为保卫家园舍生忘死的壮烈场面。从壶口瀑布的咆哮到九曲黄河的悠悠流淌,都承载着浓厚的爱国情感。“啊!黄河,奔流不息恋不休,山川隔不了最情柔。”这不正是对中华民族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抗战英雄的深切敬仰吗!
八、《峰山情话》——大峰山斗争中的家国情深
《峰山情话》生动描绘了在抗日战争背景下普通民众无私奉献、相互支持的家庭故事。大峰山,见证了无数英雄儿女的慷慨赴义。面对敌人的残酷围剿,大峰山人民与八路军一起,书写了一首首悲壮的抗战史诗。诗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对话充满了淳朴而真挚的感情。“你去参军俺也忙,不能战斗在前方,组织姑娘缝军装,支援前方守好后方。”这些话语透露出大峰山人民家国情怀与个人担当之间的紧密联系,体现了在那个特殊时期,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民族解放事业贡献力量。
九、《英雄礼赞》——济南战役
《英雄礼赞》通过对青松、白杨等植物的描写,赞美了英雄们坚定不移、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它提醒世人,在和平年代要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济南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一场关键之战。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加速了全国解放的步伐。这场战役不仅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坚固防御,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战后的济南,迎来了新生,成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英雄之城。“啊!你是青松、你是白杨,你一生坚定不弯,栉风沐雨信仰弥坚,只为抵达幸福彼岸。”这些话语激发了每个人内心的英雄主义情结,鼓励当代人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十、《英雄山上》——全国解放的荣耀回忆
《英雄山上》讲述了解放战争胜利后人们对英雄烈士的深切怀念。位于济南市南部的英雄山已经成为一座纪念革命先烈、弘扬英雄主义精神的重要地标。“啊!英雄山!英雄如山!”这一句高度概括了英雄人物的伟大形象,表达了对他们无比崇高的敬意。英雄山不仅是一座山脉,更是一种精神符号,代表着那些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英勇献身的英雄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诗人支景阳先生的这组诗歌,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画面和感人肺腑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涌现出的英雄群像,既有对过去的深情追忆,也有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这些篇章中蕴含着浓郁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韵味,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精神。每一位英雄都是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珍珠,他们的故事值得代代相传,成为激励后辈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总之,《英雄礼赞》组歌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上的成功尝试,更是一次对中国英雄文化的深入解读与深情礼赞。它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重温这些英雄故事,传承英雄精神,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愿我们都能从这些光辉事迹中汲取力量,继续沿着前辈们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写于2024年11月22日/甲辰十月二十二

作者: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干部,现山东省老年书画研究会鲁商集团分会副会长,山东原古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山东老年大学燕山校区书画协会副会长,老干部之家书画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知青书画院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附:

英雄礼赞
——红色组歌(十首)
支景阳

一、《登场》(五四惊雷)
突然传来电闪雷鸣
紧接卷起惊涛骇浪
它们惊悚着四散离开
而你才刚刚开始登场
你无惧世俗的目光
穿梭在浪花的中央
像精灵一样勇敢飞翔
狂风暴雨从天而降
无情翻滚狂怒波涛
低吼着让所有人恐慌
这是勇敢与怯懦的考场
你选择坚定的立场
像孤独的勇士那样
高傲地面对夹击的风浪
去向海浪搏击
去向乌云冲刺
去向雷鸣发出怒吼
这是生命的交响你的战场
无惧它迎击它打败它
去做更勇敢的自己
让自由之花在风雨中绽放

二、《潮涌》(觉醒年代)
大河上下,阅遍万里河川
潮涌古今,淘尽多少浪沙
睡狮华夏,涌现无数英雄
觉醒年代,上演热血芳华
沉浮谁主问苍茫,古往今来一战场
潍水泥沙挟入海,铮铮乔有看沧桑
大槐树下,倾听真理声音
红房子里,点燃赤色火焰
春雷炸响,只为普降甘霖
春潮勇进,无惧激流险滩
君问归期未有期,乡关回首甚依依
春雷一声震天地,捷报频传不我期
千载压迫,凝聚革命力量
百年欺辱,激起人民反抗
低潮不改,方显英雄本色
囹圄考验,愈发弥坚信仰
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
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
激情燃烧,照亮历史时空
纵使离殇,自有后人接棒
青松见证,烽火硝烟过往
英雄远去,化作丰碑还乡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三、《南望》(四五惨案)
当我柔情地向南望
目光越过层峦叠嶂
仿佛看见梦绕故乡
和那等待我的姑娘
不辞而别不奢原谅
一曲离殇化泪千行
记忆中你柔情模样
早已铭记不曾相忘
莫为离别憔悴感伤
当铜鼓舞起欢歌唱
白花兜兰悄然绽放
那是我回到你的身旁
借你双手细心裁量
用那靛蓝把土布染亮
缝制大襟长衫新装
我要穿它回到故乡
在那樟江到岸的中央
我将伫立深情凝望
月桂红豆杉九里香
自由镶嵌绿宝石上

四、《龙潭》(伍豪之剑)
只身入虎穴
巧扮闯龙潭
这是生与死的较量
这是爱与恨的决战
一探落虎口
二闯折翼返
侠肝义胆真英雄
血债必须血来还
利剑已出鞘
无功不收锋
国恨家仇誓要报
浴火重生勇锄奸
冬夜终过去
黎明定来前
待到人间春色满
不忘雪里寸心丹

五、《千里追寻》(千里寻党)
那夜一惊雷炸出
狂气起乌云密布
大雨瞬时倾盆如注
你音信全无
大声呼唤你在何处
只有山谷低声疾呼
魂牵梦绕缱绻情愫
只藏在内心深处
大声呼唤你在何处
只有河流低徊咽呜
举目无亲迷茫无助
知心话儿与谁倾诉
苦苦追寻日夜无数
怎奈何情急迷路
不管遇到多少险阻
用爱真心守护
那天传来你的家书
骑上单车趋光极速
急驰千里好似飞度
盼相见衷肠互诉
终于历尽千辛万苦
双手紧握泪对四目
知心的话与你倾诉
回望来路便是归途

六、《点亮》(省委重建)
目光所及繁星点点
足下所处长路漫漫
曾经无数次问自己
来自哪里去往何方
繁星之上就是苍穹
长路过后就是远方
可谁能指引我方向
谁又能给予我力量
千万次的寻寻觅觅
千万次的跌跌撞撞
梦里相约如今相遇
跨过山河寻找到你
你是风,指引我冲破云霄
你是雨,帮助我滋润心房
你是雷,激励我斩断荆棘
你是电,给予我磅礴力量
最终凝聚成光点亮梦想

七、《黄河恋歌》(抗日战争)
你来自三江源头
穿越戈壁和沙丘
绕过弯道九十九
日夜奔走入海流
也曾壶口嘶与吼
身跃峡谷如旗手
也曾九曲怅与惆
心怀悲悯似浊酒
声声船工号子呦
抖擞精神向前走
阵阵鼓子秧歌呦
鼓舞力量啸九州
流淌甘甜乳汁呦
哺育大地织锦绣
奔腾炎黄血脉呦
不屈脊梁来铸就
啊!黄河
奔流不息恋不休
山川隔不了最情柔
啊!黄河
情意绵长绕心头
岁月淡不了最乡愁


八、《峰山情话》(大峰山斗争)
阿妹镜前描花黄
忽听阿哥到绣房
进门就坐炕沿上
问罢半天才把话讲
今天阿哥去参军
参加八路打东洋
提前和你来商量
是否同意俺上战场
鬼子扫荡太猖狂
家国有难理应当
男儿壮志在四方
这才是中华好儿郎
报国杀敌是志向
战场立功把头扬
只是苦你守空房
还有那爹娘要赡养
你去参军俺也忙
不能战斗在前方
组织姑娘缝军装
支援前方守好后方
你在前方打东洋
你在后方支前忙
都在需要的最前方
齐心协力全国得解放

九、《英雄礼赞》(济南战役)
我们赞美青松
仰望他的英姿伟岸
却不能体验
他面临的风雪考验
我们赞美白杨
歌颂他的挺拔脊梁
却不能忽略
他面对的风沙磨炼
啊!你是青松、你是白杨
你一生坚定不弯
栉风沐雨信仰弥坚
只为抵达幸福彼岸
我们赞美腊梅
讴歌他的凌雪绽放
却不能体味
他面向的凛冽严寒
我们赞美翠竹
钦佩他的气节风范
却不能体会
他直面的岩石阻拦
啊!你是腊梅、你是翠竹
你一世品高志远
坚韧不拔勇于挑战
一路引领趋光向前
十、《英雄山上》(全国解放)
在那经纬之间
车流驶过总是放缓
人们隔窗肃立望远
是向您最深情的问安
在那翠柏之间
人们结伴休闲晨练
已养成的生活习惯
是与您最长情的陪伴
在那山阶之间
人们络绎不绝观瞻
寻觅刻字里的硝烟
是对您最温情的怀念
在那群山之间
一座丰碑耸入云天
化作最美红色画面
巍峨挺立在城市之巅
啊!英雄山!英雄如山!
一座水乳交融、荣辱与共的山
一座忠于信仰、永不褪色的山
一座崇尚英雄、追逐梦想的山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