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的气韵 独特的风格
——首访著名书法家刘淑芝女士
小草,没有松柏的伟岸,没有鲜花的娇妍,却以自己柔弱的身躯,为大地增添一抹绿色
与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书法家刘淑芝女士,前不久在笔会活动现场合影
在笔者所了解的传统书论中,包含着尚骨气、重韵律、标格调、崇境界、贵天然的风格。
而我笔下的主人公、著名书法家刘淑芝女士,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将这一风格淋漓尽致地表达和呈现出来的一位可敬的佼佼者。
坦率地说,认识著名书法家刘淑芝女士,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源于她具有独特艺术风格、扎实艺术功力的书法作品。你看,那一幅幅合理运用线条的走向、干枯浓润的墨韵、错落有致的布局、上下贯通的恢宏气势、笔随意转的格调,还有那纵横挥洒、布局严整、舒张适度、虚实得当的笔体,把书法所要求的神、气、骨、肉、血等等,都给予和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与演绎。
而作为师古且不泥古的一位女书法艺术家,无疑,在我的眼中刘淑芝女士是非常优秀的了。
坐在我面前的她,中等身材,一头黑白相间、梳理适度的短发,一张布满笑纹的面颊上,嵌着一双不大不小的亮眼;身着一套得体的休闲装,走起路来显得异常的干练、洒脱。谈起自己酷爱的书法艺术,她更是兴致勃勃地与我攀谈起来。
刘淑芝女士若有所思地告诉我说,她从学校领导的岗位上正式退下来后,就一直在思索,到底应该或者能够做点什么呢?一度有些迷茫的她,看人家唱京剧、吹葫芦丝的,就有些自觉不自觉的跟着一起“混”了一段时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两个人正在谈论书法方面的事宜,还听人家说老年大学有办书法班的等等!
说者无意,但听者有心,刘淑芝女士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但她又转念一想,并且自问自答道:学习书法应该是很轻松的吧?至少不会怎么太难吧?
刘淑芝女士接着告诉我说,她最初就是带着这样的疑问,甚至有些无知而进入了老年大学,进行书法专业学习的。
刘淑芝女士曾经先后在教育战线担任过多年的领导工作,多年来,在她人生的天平上,就从未靠过天的恩赐、地的赏识,或者什么巧的机遇、人的怜悯,而是靠自己勤劳的智慧和敬业的精神,靠自己脚踏实地的行动,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勤学苦练,从而在不同的岗位上立足,并实现了自己应有的价值。
而面对自己刚刚步入老年大学进行书法专业的学习,刘淑芝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想只要自己选择了,就一定要下决心坚定不移地做好。
刘淑芝女士告诫自己,一定要靠对传统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靠自己的勤学苦练和孜孜不倦,靠自己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毅力,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
也就是从那时起,刘淑芝女士从对纸墨笔砚的认识,到对中国书法史、书法理论的学习与探讨;从一笔一划,到一页一帖的不断临摹。她下决心一定要从做扎实的基本功开始,好好地磨练自己!
事实就是如此,记得刘淑芝女士曾经告诉我说:“我系统地学习书法,就是从退休以后在老年大学学习的。记得我孩子在学龄前的时候,为了培养他的兴趣,就送他去学习书法,当时我也没有什么感觉,就陪他学了两年的颜楷,为了指导孩子,我不得已用笔把老师的笔意,再次复制给孩子。他上学没时间了,我工作又忙,就此学习书法就放下了,也一直没有再拿笔,直到退休后。而我再动笔时,就是在老年大学了”。
谈到在老年大学的学习生活,刘淑芝女士接着告诉我说:“在老年大学,我最早接触到的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长春市老年大学书法系主任赵金伟老师,他的书写,像音符一样流淌在宣纸上。就是从那以后,我更是非常的喜欢上书法了。从此以后,我便开始认真地写作业,看碑帖!最初用报纸,之后用毛边纸一抱一抱的往外搬。学习一段时间以后,记得在一次课堂上,老师点评作业时指着我的作业问道:‘这篇作业是谁的?’我以为出了什么错,很胆怯的把手举的很低。过后老师说道:‘这篇作业是现在咱们班里写的最好的一篇’。我的手放下了,心也放下了,当然很高兴。在后来不断的交作业时,老师又肯定地说我在书法上,有一定的潜质。我想,这可能就是30年前陪孩子学习书法那段时间,给我奠定了一些基础吧。自从听了老师对自己的鼓励和肯定,我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有了满腔的热情,几乎把可用的时间都放在了学习书法上”(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