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初冬,温暖如春,古柏葱翠,嘉木繁阴。2024年11月21日,孟子70代孙、当代教育思想家及实践家孟国泰在全国名校长刘士秋、著名特级教师朱思启的全程陪同下,走进孟子故里邹城问祖寻根,与孟子71代孙孟昭刚(孟子文化研究会秘书长)、72代孙孟宪新(孟子文化研究会会长)、76代孙孟令东(邹城市教研室主任)等四代同堂,欢聚一堂。
孟国泰百感交集,抒怀赋诗:
孟子后裔赤子心,
问祖寻根至邹城。
仁义礼智冠古今,
达济天下因亚圣。
之后,在济宁市名校长、邹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邹城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邹城二中校长仲崇波的盛情邀请下,孟国泰一行走进被誉为“现代孟府”的邹城二中,兴致勃勃地观看了随处可见的孟子文化,并听取了仲校长的精彩解读。
在学校大会议室,孟国泰发表了题为《因为有了孟子舆》的激情演讲,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和交口称赞。
在讲到孟子千百年来对后世的影响时,孟国泰情不自禁地朗诵起了他的代表作《大众教育学》里的一首诗:因为有了孟子舆。
因为有了孟子舆,
我知道了孟母三迁的故事。
因为有了孟子舆,
我知道了什么是舍生取义。
因为有了孟子舆,
我知道了人间的浩然正气。
因为有了孟子舆,
我领略了李太白的自由飘逸。
因为有了孟子舆,
我领略了孟浩然的闲情雅致。
因为有了孟子舆,
我领略了陶行知的自主独立。
因为有了孟子舆,
我要做更好的自己。
因为有了孟子舆,
我要做真善美的自己。
因为有了孟子舆,
我要做顶天立地的汉子!
孟子的“大丈夫的浩然正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他不仅影响了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还影响了孟浩然:不为五斗米折腰;更影响了陶行知: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都不是好汉!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孟子为中国贡献了近200个成语,如揠苗助长、专心致志、春风化雨、明察秋毫、舍我其谁……他提出的“仁、义、礼、智”奠定了中华道德的四大支柱,他有数篇文章被收入中国中小学语文教材……鉴于此,孟国泰邀请大家一起朗读孟子的名言警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只之端也。
虽千万人,吾往矣!
……
什么叫“文化传承”?什么是“文化自信”?新时代的“六个必须坚持”与2000多年前的“孟子之道”有什么关系呢?孟国泰如数家珍地一一道来:
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孟子在2000多年前就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性人物,自然传承了孔子的“仁义道德”,但他又发扬光大并创新了孔子的思想。孔子倡导“克己复礼”的“人性之美”,但孟子展示的是“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之美”。
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孟子对此更是一针见血:尽信书,不如无书!
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孟子一生全力以赴建构了一整套“做人做事做学问、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体系。
六、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从2000多年前“春秋时代”一直到现在的“新时代”,孟子思想愈久弥新,这就叫“文化传承”!这就叫“文化自信”!
“鲜活个性,独立人格,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是孟子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于是,孟国泰就仲崇波校长的佳作《把自己活成一棵树》借题发挥:
把自己活成一棵树,向下猛扎根,向上狂生长。
世上没有两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把自己活成一棵树,既要讲个性,也要讲共性。只有个性(树叶)的强大,才能带来共性(树干)的强大。共性的树干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养分输送给个性的树叶,个性的树叶又进行光合作用把养分输送给共性的树干,于是,它们创造了辉煌!
人只要把“共性的树干”与“个性的树叶”融为一体,就能把自己活成一棵大树!
因此,人生在世,该讲个性,却讲个性;该讲个性,却讲个性,都会有悲剧!
“道德”二字,很有意思。孟国泰先生深谙此“道”,他知道此“道”便是自然,自然便是人本身。通俗一点讲:个性是道的另一种呈现方式。所以,孟国泰用拆字的方法做了分析:
“道德”二字的“道”,从字形结构上看,是一个人昂首挺胸走在路上的样子,彰显的是一个人的独立与个性;“道德”的“德”,从字形结构上看,表示的是“十四个人一条心”。“道德”二字告诉我们:做人处世,首先要尊重个性、彰显个性,然后要精诚团结、万众一心,才是道德。
“孟子(孟轲)小时候,家住墓地旁,他和邻居的小伙伴们成天模仿葬礼仪式,这让孟母忧心忡忡。因此,她决定搬家,选择了靠近市场的地方居住。但在市场旁,孟子又开始模仿起了商人的行为,这也是孟母不希望看到的。于是,她决定再次搬家,选择了一个靠近学校的地点居住。在学校旁,孟子开始受到学习氛围的影响,有了学习的行为,孟母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决定居住下来。孟母通过三迁,把孟子的自爱、自育意识引了出来、导了出来,然后再通过孟子的自爱、自育能力,极大地点燃了他的真善美潜能,终成亚圣。因为会引导,孟母成了伟大的教育家;因为会点燃,孟子也成了伟大的教育家!”这是作为孟子后裔的孟国泰常讲的故事。因为急着要赶高铁回德州,孟国泰以“自育”为话题,结束了演讲:
最好的教育是自育;
最好的教学是自学;
最好的管理是自理;
最好的评价是自评。
自育、自学、自理、自评,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谁接受了这种教育,谁就是世界上了不起的人!
因此——
父母不要靠,
老师不要依;
自己人生自安排,
自己快乐做自己。
志要自己立,
书要自己习,
自己学习自己抓,
自己就是好老师。
路要自己走,
饭要自己吃,
自己事情自己做,
自己开辟新天地!
何必阿弥陀佛,
只要雍容大度,
自己就是活佛。
何必三叩九拜,
只要慈悲在怀,
自己就是如来。
何必隔断尘缘,
只要生活灵便,
自己就是神仙。
(热烈掌声)
图1,孟国泰向仲崇波校长赠送由他著作的《大众教育学》《高快学习方略》《高快英语学习法》。图2,孟国泰与学校领导班子和本家三代人合影留念。
作者:青力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