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千山 湖南
在黄果树瀑布景区入口右侧,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高山榕树,树下的花坛坛沿石上,总是满坐着来来去去的游人。至于站在树荫下作短暂停留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那棵高山榕,枝繁叶茂,椭圆形的叶片比成年人的手掌还大还长,层层叠叠,密密麻麻。树冠呈巨大的伞型,直径约20米,宽大而厚实。尽管贵阳天气凉爽,但景区内几个小时的上坡下坡加拥挤兴奋,走出景区,身上还是难免有一丝燥热的感觉。
但只要在高山榕树下坐下或静立,一两分钟燥热便已退尽。三伏天火辣辣的太阳,丝毫也穿透不过树冠。偶有微风吹过,感觉比空调还要凉爽。我不由联想,假如突然下雨,一二十分钟的时间雨水也无法穿透枝叶,它应该又是行人避雨的最佳所在。有人说,不宜在大树下避雨。但在现代城市里,没有比房子更高的树,高山榕也不例外。
如果有人问,树木除了绿化美化功能,究竟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这棵高山榕已经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它不仅用身体为众多的游人遮阳挡雨,还净化了空气,让人心情愉悦。受过它的恩惠的人,也一定会对黄果树瀑布景区又增加一份好感。
毫无疑问,成就黄果树瀑布名气的主要是水。但这么多年以来,水流不减,水质不变,同样毋庸置疑的是,沿途的植被树木功不可没。没有茂密的树木植被对水土的保护,对水质的涵养,黄果树瀑布或许就没有今天的磅礴大气。因缺水而干涸的河流,已不是一两条了。在游览过程中,与游客交谈得知,很多人都不是第一次来黄果树了。他们之所以第二次第三次不远千里赶过来,就是为了看看第一次就被震撼到了的黄果树瀑布,当年的气势还在不在,又或者是改变了多少。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黄果树瀑布的水给安顺、给贵州人民带来的恩惠,我们同样不能忘记保护一江清水的绿色植被。令人欣慰的是,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政府正在拆迁建筑在景区周围的房子,减少人类对生态的破坏,扩大植被覆盖的范围。我们为政府的决策和魄力叫好,也期望沿途的群众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环境对黄果树瀑布的重要意义,在过去已经做出了贡献的基础上,为保护黄果树瀑布这一世界奇观作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