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燃情岁月 感悟爱路情怀
文/叶志权
1.
铁味,铁韵
山里的故事,只有你最懂
那坚守的日子,用尽了一生诠释
或许,烙在钢轨上的印记
如飘香的铁味,纯真,质朴
在山里,护航安全
寂静的夜晚,机械的轰鸣
穿着黄马褂,黝黑的脸上,苦涩的汗渍
回眸时,一年又一年
激情,见证了这一幕
舍小家,顾大家
献了青春献终身
铁路,因你变得更精彩
钢轨人生竞风流,散发铁味
弥漫在,山里,那是另一种芬芳
2.
工务人赋
绿树成荫,青山环绕,边远之地,美名。坚守铸道,人烟稀少,然工务人扎根志坚,矢志不渝,拥抱平凡。无悔奉献时,见护航之精神,点岁月之燃情。
舍其小家,顾全大家。日复一日,竭诚无私,全力以赴。大山深处,风雨无阻;烈日寒风,微笑面对。深山一隅,地处偏僻,然迤逦峰赓,入眼情深。绿染峦层,草披漫际,根植之心,悠哉乐哉。
云霭苍茫,烟雨朦胧。工务人无怨,驻留其间。爱岗敬业,保驾护航,鸡鸣看天,令人钦佩。一代一代,矢志不渝,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感春夏秋冬兮,于夜间寻安全。护航钢轨兮,铁味散发以芬芳。数十载穿苗岭兮,意志坚强;几十年越侗乡,酬壮志之愿偿。
春华秋实,钢轨人生,岁月悠悠飞逝,不辱使命。激情之岁月,长路之漫漫,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漆黑之夜间,心中之从容,交通强国,奋斗有我。在寂静与清冷中,用爱温暖浸染,热情融入内心。
工务人之景,四季各异。春日花开,绿意盎然,一抹橙黄,一道美景;夏日炎炎,绚烂多彩,生产一线,鏖战正欢;秋日金黄,红叶满山,挑灯夜战,执着奉献;冬日银装,白雪皑皑,铁之个性,凛冽如刚。
工务人之韵,不仅在形,更在神。其神韵之所在,乃钢轨人生,无私之韵,奉献之韵。观工务人,一天一天来回奔忙,一点一点奉献时光,一页一页书写未来。
工务人之情,不仅在景,更在人。其情之所系,乃爱路之情,无畏之情,奉献之情。工务人视之为扎根坚守,寄托着对这片热土之敬畏,对这片热土之感恩。年复一年,任两鬓斑白,任岁月流逝,一代一代,与一起跋涉,带着虔诚还有挚爱。
工务人之美,美在淳朴,美在善良,美在无悔。其美之所在,乃责任之大美,无私之大美,奉献之大美。观工务人,以观坚守之美,以观无私之美,以观奉献之美。
赋曰:铁路工务人,一生无数眷恋。昔入路之初心兮,追梦行而慨慷;燃情岁月旅途兮,矢志不渝于梦想。吾今之余生兮,用所剩之时光;浓墨之以笔耕兮,尽绵薄之所长。用激情投入文字,情发心底,书写爱路之情怀,抒发爱路之情感。
3.
“铁二代”精神延续
山区铁路承载着父亲和我
两代工务人昨天和今天
昨天的岁月已消失
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凝于心
脚步走得清浅,留下思念与怀念
一份传承,一种精神延续到今天
岁月如梭,带走了我的容颜
让我明白了生命的短暂
执着,对山区铁路的深情捻起一抹笑
时光的脚步,是一场寂寞与喧嚣的交融
珍惜,写意着我对岁月的敬畏
风霜雨雪,磨砺了我的心智
怀念,明媚生烟,可以洒满
作者简介:叶志权,四川省成都市工务人,1975年3月随支援湘黔线铁路建设的父亲来到贵州,就读于施秉县翁塘农村小学。1976年至1980年在镇远县城关二小和二中读书,1980年10月高中退学顶岗父亲工作。先后在玉屏工务段、凯里工务段任线路工,轨道车司机,运输班长,团委书记,行办主任,党办主任,党支部书记,党委组织助理、宣传助理、纪检员、助理工程师和融媒体工作室协管等,2023年退休。
从1986年至今,他以惊工务人的毅力,笔耕不缀,先后在中央、省内省外、地州级报刊台网和杂志,以及铁路各级报刊台网发表消息、通讯、散文、杂谈、调查研究等文章数千篇,多次被评为路内外各级优秀通讯员,作品多次获奖。
叶志权,中共党员,铁路政工师,现为中国铁路作家分会会员,《名篇.金榜头条文学艺术网贵州省文学社》社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