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名篇与秦皇岛三百期
(第九十五期)
温庭筠《伤温德彝》《塞寒行》
撰稿:学 贵
主播:月亮泉
温庭筠(812?-866),唐代诗人、词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应举不第,仕途不得意,官止国子助教。才思敏捷,作赋八叉手而成,时号温八叉。诗与李商隐称“温李”,诗风清丽、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怀古诸作跌宕悲慨,然有繁富之累。词开花间一派,多写闺情,风格秾艳精致,在唐代词人中数量最多,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只有韦庄与之齐名。有“冰簟(diàn)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几年辛苦与君同,得丧悲欢尽是空”;“自古多情损少年”;“斜晖脉脉水悠悠”等名句。
《伤温德彝》
昔年戎虏犯榆关,
一败龙城匹马还。
侯印不闻封李广,
他人丘垄似天山。
大意是:
过去,外族侵略者武装侵犯北方;攻到榆关边塞时,被龙城飞将军李广打得一败涂地,只剩几个人、几匹马逃回去了。
李广有这么大的功劳,但没有得到应得的封爵;而那些无德无才的人,不但被封侯,而且死后还给修了高大的坟墓。
温德彝是唐文宗时大将,曾任河中都将、天德军使等职。此诗为感叹温德彝的有功无赏而作。
前两句对李广的战绩只字未提,但卓著战功已跃然纸上。借李广喻比、赞颂边将温德彝反击戎虏进犯,斩获至多,建功如此,昂首青云,扬眉吐气。
后两句褒扬之笔一顿,厉扬奋发之气全敛,转为沉痛不平之语:李广有功“不闻封”,与“他人丘垄似天山”构成鲜明对比,以此进行深刻讥讽。诗中借汉庭暗指唐朝,醒警而形象地指责唐朝当时对冲锋陷阵的将领刻薄寡恩,激愤不平之情溢于言表,诗题中“伤”字之意自在其中了。
其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者岂止边将,作者亦属其列,故有此同情。联类并读,作者的悲情恨意不难揣测。
《塞寒行》
燕弓弦劲霜封瓦,
朴簌寒雕睇平野。
一点黄尘起雁喧,
白龙堆下千蹄马。
河源怒浊风如刀,
翦断朔云天更高。
晚出榆关逐征北,
惊沙飞迸冲貂袍。
心许凌烟名不灭,
年年锦字伤离别。
彩毫一画竟何荣,
空使青楼泪成血。
大意是:
燕弓强劲有力,白霜铺满屋瓦;大雕在寒风中振翅翱翔,眄(miàn)视着大地。
一阵黄尘飞来,惊起鸿雁无数,四处喧闹飞散;白龙堆下千匹战马呼啸而来。
战马沿着波涛滚滚的长河奔驰,寒风吹在战士们的脸上如刀割一样;云吹散了,天空更加高远。
晚上,部队跨出榆关踏上征程;沙土飞迸,貂袍随风飘动。
当初怀着建功立业、名流千古的雄心壮志奔赴沙场;可这年复一年的往来书信中竟充满了离愁别绪。
当了功臣画上凌烟阁究竟有何可荣耀呢?年年征战,空使妻子流泪成血、痛断柔肠。
前八句,极写边塞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戍边生活。
尾四句,写征人想家,诗的情调有了明显变化。缠绵取代了旷达,细弱纤巧取代了豪迈壮丽,这又与闰怨诗的情调有些相似。
本诗风格苍凉,场景变幻频繁,突出表现了人们对长年征战的厌烦情绪。语言典雅流畅,多处用典,并运用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赏读温庭筠诗,记感如下:
双手八叉赋竟成,
花间词作亦扬名。
怀才不遇难酬志,
却有佳篇代代承。
**********************
名诗词关涉秦皇岛;秦皇岛人名诗词;名诗词写于秦皇岛——《诗词名篇与秦皇岛三百期》内容的基本架构。

撰稿:李学贵,秦皇岛市政协第八届至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市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人物/诗词与党史——庆党百岁百期》在京津冀头条专题连载,博得广大听众、读者青睐。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朗诵委员会副主任,秦皇岛市朗诵艺术团秘书长。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在河北省文研会举办的“红色记忆 百年风华”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朗诵活动中荣获“最美诵读者金奖”。 2023年荣获都市头条“先进工作者” 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