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看长 七岁看老
董美春
孩子,这个天真无邪的字眼,我一生都爱。不论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一看到那苹果红的脸蛋壳,胖乎乎的嫩手掌,清澈见底的眼珠子,那喜爱劲甭提多深了。这世界没有一个不逗人爱的孩子。
其中,有一个,不论他将来光景怎样,如今这小小年纪,已然不一般,让我满怀期望。
第一次见这孩子,是几年前回家过七月半。
家乡的七月半,是一个隆重的节日。从阴历七月初七开始,到七月十四日这期间,每家都有一个固定的接祖日。这接祖日是从哪个时候开始确定的,不得而知。但至少,在我太公手里就定了的。因为,我堂叔家和我家隔一天,而我家和叔家是一天。
七月十四日,是我家的接祖日。正当我们做的做祭文、杀的杀鸡、捆的捆包封,忙得不亦乐乎时,突然,对面水渠堤上传来死劲的喊声,“杰杰掉渠里了!杰杰掉渠里了。”所有人放下手中的活,蜂拥奔往渠边。在渠堤上锄菜的社保哥近水楼台,捷足先登,迅速跳入水里把被急水推进隧洞边已昏迷的杰杰捞了上来。大幸,再晚一步,这孩子就会被幽长的隧洞吞没。
杰杰是个二岁左右的孩子,是我堂哥堂嫂的外孙。杰杰的爸爸妈妈在外打工,一直放在我堂哥堂嫂家带着。堂嫂房前有一水渠经过,其时正是盛夏,灌溉高峰期,水渠的水又深又急。杰杰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掉进水渠的。经这一番折腾,已经命悬一线,嘴是乌的,脸似纸白,不省人事。我们赶紧对他进行人工呼吸,苏醒后,把他的肚子扑到一个锅底上擂,慢慢把肚子里的水揉出来。他外婆已然急得晕了过去。亲戚们紧急拜请祖人保佑孩子无事。约半个时辰后,孩子才渐渐复原。大家都庆幸,认为是接回来的祖宗们保佑他大难不死。
此后我一直未留意这孩子,直到今年我母亲去世后安葬那日。
我们清早护送妈妈的灵柩进山,走了一、二个时辰,约十点半钟,才下得山来。大家渴得嗓子冒烟,天热得汗如雨下,都想争先跑到井边牛饮一顿。
院子里多个孩子在房前屋后奔跑戏闹。
堂屋里放着一桶刚从井里打来的清咧泉水。我们赶忙拿把缸、端海碗到桶里舀水喝。堂哥也在找装水的杯子。只见一黑不溜秋的小男孩(约三,四岁)递上一杯水说:“爷爷,喝水。”我堂哥赶紧接着外孙递来的水,眉开眼笑地说:“杰杰乖,谢谢杰杰。”说完,堂哥在外孙的头上摸了几把。然后介绍说:“我带了一崽一女二孙四个孩子,唯有杰杰与众不同。每天,我做工回家,他都要给我倒杯水。看看我烟盒里是否有烟,如果没有,马上去卧室抽屉里拿着散装烟帮我把烟盒装满。吃饭的时候,不停地帮我夹菜。因此,一看到这个孩子,我心情大好,什么烦恼都没有了,什么毛病都好了,心里甭提多快乐呵。”顿时,他眼眶里竟然噙满泪水,甚至哽咽起来。
堂哥是个地道的农民,平常沉默寡言的。长这么大,第一次听他讲这么一大溜话。我仔细一看,这个懂事的孩子居然就是前年从水渠里捞出来的孩子。俗话说,三岁看长,七岁看老。杰杰正好三四岁,所展现出来的那份孝顺,异于其他孩子,让人刮目相看。但今后造化如何,还是个未知数。也许,这个孩子是可造之材?!
且拭目以待。
2016年7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