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絮语:记忆里的乡雪与温情
◎解红 * 徐州
冬天,这个银装素裹的季节,总是悄无声息地来到我们身边。当小雪节气悄然来临,我翻看着日历,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诧异——今年的冬天似乎并不如记忆中那般寒冷。我不禁回想起童年时光,那些在乡村里度过的冬日,那些简单而又纯粹的快乐。

乡村的冬天,有着它独特的韵味。四季更迭,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风景,但在我心中,乡村的冬天永远是最迷人的。树叶在寒风中飘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在风中摇曳,山上的小草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枯黄的面容在风中挣扎着站立。鸟儿们也变得稀少,偶尔几只麻雀在农家的院子内外蹦跳啼鸣,它们不甘寂寞,为这个寂静的世界带来生命的喘息。
田野里,秋天的喧闹已经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麦苗、油菜苗,它们从眼前一直铺展到视线的尽头。在这片宁静中,最快乐的莫过于我们这些孩子们。我们穿着单薄的棉衣,却裹着一个个火热的灵魂。我们不会像父母那样担忧生活琐事,我们只有热情需要挥洒,只有快乐需要释放。
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冬雪。每当下雪的消息传来,我就再也睡不着了。不顾父母的一再制止,我总会跑到院子里,跑到大门外,迎接这个银装素裹的世界。院子里、屋顶上、村路上,一切都被雪覆盖,杨树、泡桐、槐树,一棵棵都被雪打扮得雍容华贵。
我家旁边有一条小河,春夏时节,河水清冽,游鱼清晰可见。但到了冬天,一场大雪让小河由流动变为凝固,由婉约变为豪放,由柔美变为坚强。最妙的是村外的远山,朦朦胧胧,隐隐约约,让人看着,浮想联翩。

雪来了,最让我们这些孩子们得意的,就是打雪仗和堆雪人。打雪仗是男孩子们热爱的游戏,而我们这些女孩们则偏爱堆雪人。其实我并不擅长堆雪人,忙碌了半天也不过堆出一个雪堆而已。这时,我的妈妈就成了我的“艺术指导”,一个臃肿丑陋的雪堆,经过她的一番修修改改,一个雪人就活灵活现了。
我堆雪人,往往都在大门外,我要让雪人告诉大家,我对冬季非同寻常的情感。我喜欢冬天,我喜欢冬天那洁白的纷飞。
记得有一次,雪下得特别大,整个村庄都被厚厚的雪覆盖。我和几个小伙伴决定去山上探险。我们穿上最厚的棉衣,戴上帽子和手套,踩着积雪,咯吱咯吱地向山上进发。山路被雪覆盖,每一步都要小心,但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探险的激情。
我们到达山顶时,整个村庄尽收眼底,一片白茫茫的景象。我们兴奋地在雪地上打滚,堆起一个又一个雪人,甚至搭建了一个小型的雪堡。我们的笑声在山谷中回荡,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随着太阳西下,我们决定下山回家。但是,由于雪的覆盖,山路变得异常滑,我们不得不手拉手,小心翼翼地往下走。就在这时,我不小心滑倒了,幸好被旁边的伙伴及时拉住。我们互相搀扶,最终安全地回到了家。
那一次的探险,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冬天的严峻和美丽。它不仅仅是一个季节,更是一段难忘的记忆,一段关于友情、勇气和冒险的故事。
儿时的冬天,黑夜总是来得特别早,家家户户的窗户里透出温暖的灯光。我们围坐在火炉旁,听长辈们讲述他们年轻时的故事。那些关于冬天的故事,总是充满了温馨和怀旧。他们会说起年轻时如何在冰面上滑冰,如何在雪地里捕猎,如何在寒冷中寻找生活的乐趣。
我还记得,有一次,村里组织了一场冬日篝火晚会。大家聚在村中心的广场上,点起篝火,烤着红薯和玉米。孩子们在火光中跳舞,大人们则围坐在一起,唱着老歌,讲述着往事。那晚的星空格外璀璨,仿佛也在庆祝这个特别的夜晚。
冬天,是一个充满魔法的季节。它让我们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它让我们在寒冷中寻找温暖,在寂静中寻找声音。
冬天,是一个关于回忆的季节,它让我们想起那些逝去的日子,那些美好的时光。

我喜欢冬天,喜欢它的宁静,喜欢它的纯洁,喜欢它带给我们的每一个惊喜。冬天,就像一首悠扬的诗,一幅动人的画,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解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中国民协会员、乡村振兴技艺师、工艺美术师、江苏省作协会员,徐州市文化交流协会会员、徐州市民俗学会会员、徐州市心缘中心志愿者、手工艺指导老师,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文明旅游推广形象大使”,长期从事非遗文化传承推广工作。
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平台发表剪纸、散文、诗歌等作品千余篇,并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剪纸、征文大赛中屡获大奖。虽身患顽疾,但仍坚持不懈做公益教授剪纸,不遗余力传承发扬传统非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