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推介】
·
绿色的南山情
·
·路福贵·
·
被称为"横亘百余里,环绕百余峰"的湖南城步南山,地处湘桂边界的越城岭北麓,最高峰海拔达1941米,犹如一个盛满翡翠的宝盘,被高高地托起在蓝天之下,群山之上。这里是草的天地,草的王国。上有48坪,坪坪绿草如茵;下有48溪,溪溪清水长流。偶尔草丛中有野兔、野猪窜过,溪水里有娃娃鱼潜行,更加衬托出这里的宁静、祥和。(编者注:南山,位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
我们一行到南山去,汽车在深山峡谷之中盘旋而上。山间大雾迷茫,几步之外就看不清人影,汽车只得缓缓行驶。当爬上南山时,大雾已经消散,一轮红日悬挂在蔚蓝的天空,顿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不再是悬崖峭壁,而是绿浪起伏,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直绵延到遥远的天际。
·

·
望着眼前壮丽的绿色世界,我怎么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我来南山已不是第一次了,对南山我是很熟的,且充满深切的感情。我最早上南山,是在1958年的春天,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主要是报道南山青年志愿垦荒队的事迹。第二次上南山,是在1973年3月,我作为城步县委的负责人之一,陪邵阳地区负责同志邹毕兆上南山。
当时,南山的垦荒由于气候条件不宜而失败了,垦荒队员便把垦荒改为养殖。他们从新疆引进细毛羊,从内蒙引进菜黄牛,取得初步成功。但养黄牛和羊的经济效益很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邹毕兆这位曾跟随王震同志转战南北的老红军,带着我们考察南山之后,便赶赴北京,向王震同志汇报。1934年9月10日,王震将军率领红军第六军团在强渡湘江之后,到达南山大草原。他们被眼前辽阔的荒原吸引了。王震将军当时就充满豪情地说:"革命胜利后,我们一定要在这里建设现代化大牧场!"
当我们见到他之后,他兴奋地重提旧事,并表示要在南山建设乳肉牛外贸基地。他给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写信,要求支持,还亲自登门请教了北京农业大学的有关专家。在王震同志的关怀下,一批良种奶牛从北京、上海运到了南山。一座日处理10吨鲜奶的现代化乳品厂建成了,一个罐头加工厂投产了,公路修通了,发电站也建成发电了。同时,还进行了改良天然草场的工作。在南山试种20多种新西兰、澳大利亚的良种牧草,其中有白三叶和黑麦草等6个品种取得成功,还从澳大利亚请来专家,办起示范场,帮助南山牧场走上了科学种草和管理的轨道。南山的经济迅速发展着。(编者注:参阅①《天下南山②老红军邹毕兆与南山大开发》,链接-点击此处;②《天下南山(28)老红军邹毕兆湖南邵阳二三事》,链接-点击此处)
现在我再次登上南山,看到这一片兴旺的景象,我的心被深深地陶醉了。南山,由于地形的特殊,气候的优越,更由于王震同志的关心,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已成为采用无污染的能源、无污染的技术、生产无污染的产品的绿地。这里没有大气污染,因为南山周围一百平方公里范围内没有污染工业,没有烧煤、没有烧柴,更不烧草,南山人的能源是水利发电。这里没有烟尘弥漫,没有烟云侵蚀,没有臭气飘荡,有的是清新的空气,芳香的牧草。这儿没有水污染,条条新溪沁甜可口。这里没有噪声污染,有的只是牛羊欢叫谱成的田园交响曲。经过环保监测,证明南山的大气、水都是国家一级标准。国家农业部绿色开发办鉴定的结论是:"南山是中国南方的一块净土,没有任何污染和公害,是生产绿色食品的一块宝地。"这里生产的奶粉、矿泉水、酸奶露、竹笋罐头。被农业部批准为"绿色食品"。香港华人廖安平先生到南山考察,感叹这里是"世上少有的绿洲"。各国学者和旅游者也纷纷前来目睹"绿色的浪潮",品尝"绿色的食品",过一段神仙的日子。
·

·
我久久地漫步在松软的草地上,心灵为绿色所感染。在人类生存环境愈来愈恶化的今天,我深感对南山的感情比以往大大地加深了。
·
(本文原载1992年9月12日《湖南日报》)
·
尾韵: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
《草原之夜》(降央卓玛).mp4
·
【本文作者简介】

(路富贵2020年87岁)
路福贵(笔名陆明,1933.5-2022.12),河北丰源县人。1949年5月参加革命,随冀东解放区南下干部工作团入湘,1949年入团,1952年入党,历任中共湖南省邵阳县委干事,邵阳县委纪检委秘书,办公室主任(县委委员),邵阳地委常委秘书,中共绥宁县委副书记,邵阳县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城步县、新化县革委副主任,省建委办主任,省环保局副局长等职。
·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部分作品】
点击链接“天下南山”系列-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肖殿群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肖殿群《搏命梅山女》-点击此处
·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