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神剑家教文苑
警世奇案(二)
从被拐女到杀人犯
山东 孙喜民
1997年1月31日上午,在当地公安机关的主导下,一具惨不忍睹的腐尸从鲁西某村村民郭某言正房西间内挖出。经家人、村民辨认和技侦人员勘验鉴定,死者是一年半之前"到蓬莱打工"的郭某言,并且系他杀。
是谁杀害了郭某言并且埋尸于室内呢?刑侦人员经过缜密的侦查,案情大白:凶手竟是死者的妻子严某英和邻居郭某军。
少女被拐--
时年33岁的严某英,出生于四川某地一个农民家庭,自幼丧母。姐弟五个在父亲的一手拉扯下渐渐长大,饱尝了艰辛。由于家里困难,严某英小学未毕业就辍学干起了笨重的农活,艰难的生活把她磨炼得非常泼辣,而缺少教育也使得她狂放粗野(这或许为她后来的人生之路埋下了祸根)。
1982年6月18日,年仅18岁的严某英因与父亲发生口角,赌气到邻村姥姥家去,途中被一外地人贩子劫持。辗转几千里之后,她被以1900元的身价卖给了鲁西某村27岁的郭某言为妻。
郭某言是个外来户,没有近门,其父早逝,母亲痴呆,家里很穷,再加上个头矮相貌不佳,又严重谢顶,年近而立仍孑然一身。面对这样一个丈夫,严某英开始坚决不从,但胳膊拧不过大腿,生米做成了熟饭,她有泪只能往肚里咽。
几年后,他们生下了两女一男,家庭生活多少有了点欢乐的色彩。但严某英心底里仍常感到凄苦无奈,屈辱不平。
龌龊奸情--
1992年,所在的村新成了乡下集市。年龄不到三十岁的村民郭某军有些文化和经济头脑,他在郭某言的屋后临街盖了三间房子,开起了代销点,并兼营面条和馒头,日子过得挺红火。由于代销点离自己老院较远,郭某军经常到郭某言家借用家什。严某英也常到代销点上买东西,有时没有现钱,就记上账。
在不断的交往中,婚姻不幸的严某英逐渐对小自己一岁且高大英俊的郭某军产生了非分之想,已是三个孩子父亲的郭某军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二人常眉来眼去,打情骂俏,暗通款曲。
1993年初的一个晚上,郭某言外出,郭某军借口要账来找严某英,没有多言,二人抱到了一起……
从此之后,少则三五天,多则十来天,他们在郭某言家的东院里、西院里,在代销点里纵情不羁……
丑行暴露--
没有不透风的墙,对妻子的不忠,郭某言耳闻后也有所警觉。
1994年秋的一个晚上,郭某军又来找严某英。正当情浓时,郭某言进屋了。见此情景,郭某言故作不知,寒暄了几句,给郭某军倒了碗白开水,借口有事走了出去。
郭某军知道不妙,拔腿逃之夭夭。郭某言把村支部书记喊来捉奸,结果一无所获。
"别把屎盆子往自己头上扣!"郭某言被支部书记批评了一通,有苦难言。
"你要好自为之,悬崖勒马!"郭某军也被耳闻此情的支部书记臭训了一顿。
此事过后,二人虽稍有收敛,但仍保持着不正当关系。郭某言夫妻关系迅速冷淡,又因严某英生疮郭某言未给及时治疗等几件小事,夫妻关系逐渐恶化。
郭某军对严某英说:"你跟我私奔吧,你跟他过啥?"因顾虑到孩子,严某英没有答应。郭某军又发誓,与妻子离婚然后与她结婚,这对于严某英诱惑力太大了。
美梦要想成真,必须除掉郭某言。严某英对郭某军说:"郭某言说了,有你没他,反正你得治死他!"郭某军对这块"绊脚石"也是欲除之而后快。
疯狂谋杀--
为了置郭某言于死地,郭某军和严某英多次密谋。他们先是设想将其推到柏油路上让机动车轧死,制造车祸假象;后来又想在农田干活时从背后下毒手,神不知鬼不觉,但都因条件不具备而未得逞。于是他们又预谋了更为阴险毒辣的一幕。
农历1995年7月8日早饭后,婆婆和孩子们都出去了。严某英拿出早已备好的10片安眠药,自己先吃下4片,把另外6片递给丈夫,装着关心地说:"你吃了这药,我的疮就不传染你啦,我们就能睡一块了。"久不得温存的郭某言有点受宠若惊,不加思索,就着啤酒吃了下去。
不一会,郭某言躺在东屋床上昏睡过去。郭某军闻讯赶来。为了制造郭某言服毒自杀的假象,严某英按住郭某言,郭某军把约有一市斤的农药往郭某言嘴里灌。
朦胧中,郭某言被强烈的药味激醒,呼地坐起来,大声叫骂。眼看事情要败露,郭某军拿出事先准备的剔骨刀,朝郭某言的前胸猛刺一刀。血如泉涌,郭某言摔倒在床下。怕他不死,郭某军又朝其后背连刺三刀。为了不让人发觉,二人用麻袋套上尸体的上部,又裹了一床被子,在西间里挖了一个一米深的坑,把尸体埋进去。怕别人看出破绽,他们又用砖铺了地面。
几天后,为了掩人耳目,严某英以郭某言的口气拟了一封信,然后拿着信到乡邮电所,让人给抄了一遍,并伪造了信封,拿到村里给村干部们看。"郭某言"在信中说自己在蓬莱打工,因盗窃被关进了监狱,出不来了。
干部们信以为真,街坊邻里都没有起疑,因为本村在胶东打工的很多。人们再也没有见过郭某言。
反目成仇--
郭某军只图寻欢作乐,并不真想与妻子离婚,更不可能兑现与严某英"结婚"的诺言。严某英落了个鸡飞蛋打,一个人抚养三个孩子,日子更苦了。
1996年7月26日,经人撮合,走投无路的严某英带着孩子,嫁到了邻村。后夫张某前妻新亡,也撇下了三个年幼的孩子。双方六个孩子,日子并不好过。严某英越想越悔,越想越恨,她认定是郭某军毁了自己及整个家庭,心想决不能白白便宜了他!
1997年1月28日,严某英把郭某军从家里约出来,劈头就问:"你记得不,七月初八(郭某言的忌日),你欠我5000元钱哩?!"郭某军说:"你放屁哩!"二人不欢而散,严某英没再说话,扭头走了。
令郭某军始料不及的是,严某英次日即到乡派出所报案,声称自己的前夫郭某言被郭某军杀害并埋尸于自己家屋内。郭某军被拘传后很快供出了同案犯严某英,案情才大白于光天化日之下。
在看守所提审室里,被讯问完的郭某军流着泪说:村里这一次还有意让我竞选村委会主任哩,现在什么都完了。
泯灭人性的无耻男女受到了法律的严惩,郭某军被判处死刑执行了枪决,严某英也被判处了重刑,结束这幕自编自演的人间丑剧。
严某英本来是一个被拐卖的受害女人,郭某军本来可以生活得平安顺遂,但是阴差阳错,错进错出,二人放纵情欲,泯灭了人性,最终都成了令人不耻的杀人犯,两个家庭破碎,痴呆的老人失去了儿子,多个孩子成了孤儿……
悲剧的根源和形成因素在哪里呢?
(注;此文曾在山东检察1998年第3期上发表并被其他报刊转发,文中人名、地名均为虚拟,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因太过龌龊丑恶和血腥残忍,未成年人不宜观看。)



作者简介:
孙喜民,男,汉族,中共党员,数学专科、中文本科、法律本科,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聊城市作家协会会员,莘县作协会员,从事中学教育十三年,多次被评县级模范教师、教学能手,众多学生成才成事;1995年考入莘县人民检察院,任研究室主任兼公诉科副科长,一级检察官;检察日报、山东法制报、中国法学网、山东检察、聊城日报、聊城检察优秀通讯员,曾主编刊物莘县检察,2012年3月以最高分被评为全市第一届检察业务专家,获得第一届“春华秋实文学奖”全国诗词大赛一等奖,荣获市、县级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干警等荣誉几十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