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棣(dì)之华(huā),鄂不韡韡(wěi)。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xí)裒(póu)矣,兄弟求矣。
脊(jí)令(líng)在原,兄弟急难(nàn)。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xì)于墙,外御其务(wǔ)。每有良朋,烝(zhēng)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bìn)尔笾(biān)豆,饮酒之饫(yù)。兄弟既具,和乐且孺(r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xī),和乐且湛(dān)。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nú)。是究是图,亶(dǎn)其然乎?
释译:
常棣(dì)之华(huā),鄂不韡韡(wěi)。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常棣:亦作棠棣、唐棣、杜梨、郁李,蔷薇科落叶灌木,果实比李小,可食。鄂:通“萼”,花托。韡韡:光明貌。《笺》云:“喻弟以敬事兄,兄以荣覆弟,恩义之显亦韡韡然。”)原野里盛开着鲜艳的棠棣花,一团团、一簇簇多么可爱!我由此产生联想:当今世上之人,都不如一奶同胞的兄弟亲近啊。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xí)裒(póu)矣,兄弟求矣。(威:威胁。一说,通“畏”,害怕。 怀:思念。《笺》云:“死丧可畏怖之事,维兄弟之亲甚相思念。”原:平原。隰(xí):洼地。裒(póu):聚集。一说,聚土为坟丘。《周礼·春宫·冢人》:“死于兵者不入兆域。”兆域即宗族墓葬区域。求:寻找。)对于死亡的威胁与恐惧,兄弟之间是最为挂怀的。活着的时候在一起劳作、玩乐,死了也要葬在同一座平原或者洼地的坟场里,就像生前一样不离不弃。生者怀念过世的兄弟,还要时不时到那里看一看。
脊(jí)令(líng)在原,兄弟急难(nàn)。每有良朋,况也永叹。(脊令:通 “鹡鸰”,一种水鸟。《毛传》:“脊令,雍渠也。飞则鸣,行则摇,不能自舍耳。”在原:水鸟在原,失其常处,必兄弟有患难。每:虽然。况:发语词。一说,滋,增加。)就像鹡鸰鸟吱吱叫着困在平原陆地,兄弟之间若是有一方遭遇危难,另一方肯定会挺身而出、全力相救的。在这种关键时刻,即便有交情不错的朋友,恐怕也只是长叹一声而已。
兄弟阋(xì)于墙,外御其务(wǔ)。每有良朋,烝(zhēng)也无戎。(阋(xì):不和,争吵。御:抵抗。务:通“侮”,欺侮,欺凌。烝:发语词。一说,众多。戎:武器,引申为“帮着抵抗外侮”。)有时候,兄弟之间因为琐事发生了争吵,可当他们面对共同的外来欺侮时,便会将嫌隙抛到一边,立即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这种情况下,即便有交情不错的朋友在场,恐怕也没有真正往上冲的。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友生:朋友。《毛传》:“兄弟尚恩怡怡然,朋友以义切切然。”)然而,当外侮解除了,家庭内部的丧乱事也都渐渐平息下去,生活重归和平安宁的时候,这种亲密关系又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兄弟之间渐渐来往得少了,每个人都习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找情投意合的朋友相聚。这还是好的,有的又开始为财产、私利等争个面红耳赤,甚至恶语相伤,哪里比得上一般的朋友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傧(bìn)尔笾(biān)豆,饮酒之饫(yù)。兄弟既具,和乐且孺(rú)。(傧(bìn):陈列。笾(biān)、豆:古代祭祀或宴会上盛放食物的竹器和木器。笾用以盛饭、菜等,而豆则用以盛汤类。饫(yù):私宴。一说,满足。具:通“俱”,聚集。孺(rú):小儿之慕父母也,喻相亲相爱。《诗集传》:“言陈笾豆以醉饱,而兄弟有不具焉,则无于共享其乐矣。”)最能彰显兄弟手足之情的还有另外一些情况,即举办祭祀或家庭宴会。这时兄弟们又会重新欢聚在一起,互相敬酒祝福,呈现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xī),和乐且湛(dān)。(妻子:妻子和孩子。好合:《笺》云:“好合,志意合也。合者,如鼓瑟琴之声相应和也。”翕(xī):聚合、和合。湛(dān):深厚。《诗集传》:“言妻子好合,如琴瑟之合;而兄弟有不合焉,则无以久其乐矣。”)这时,不仅兄弟之间的情感实现了交融,就连各自的妻子儿女之间也都是融洽和谐的,就像琴瑟合奏出的音乐一般美好。兄弟相聚本来就是好事,见到此情此景,岂不更加愉悦舒展、绵甜如蜜吗?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nú)。是究是图,亶(dǎn)其然乎?(帑(nú):儿女。《笺》云:“族人和,则得保乐其家中之大小。”究:探究。图:图谋,考虑。亶(dǎn):确实。然:如此,对。)综上所述,作为家族的顶梁柱,兄弟团结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这不单是“兄弟合心,其力断金”的问题,你的大家庭和小家庭都将受益无穷,妻子儿女也会幸福快乐的。你仔细想一想,是不是这个理呀?
赏析:
这是一首倡导兄弟团结的乐歌。《毛诗序》:“《常棣》,燕兄弟也。闵管、蔡之失道,故作《常棣》焉。”《笺》云:“周公吊二叔之不咸,而使兄弟之恩疏,召公为此作此诗而歌之以亲之。”
诗人以“常棣之华”开篇,借花喻人,阐释兄弟手足之情,进而点明“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的主题。而以常棣花作比,是因为这种花有一显著的特点,即“鄂不韡韡”:每一簇花都包含几朵同时开放的小花,有似同根相生的兄弟。那么,亲兄弟与其他的人相比,都有哪些不同呢?
接下来第二、三、四章分别从不同侧面逐次加以论述:一是“兄弟死丧,痛心之至”;二是“兄弟急难,挺身相救”;三是“兄弟阋墙,外侮共御”。这些都是兄弟之间所特有的,因为在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与生俱来的天然的亲情,并非那些“好朋友”可比。
与前四章歌颂兄弟亲情相比,第五章在文章结构上发生了一个转折,开始对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做出客观分析:当家庭遇到死亡、急难、外侮威胁的时候,兄弟之间便会自然地团结在一起,表现出牢不可破的力量。而一旦当这些不利因素消除了,本该享受和平、安宁的时候,他们却常常为一些狭隘的自私观念所累,手足之情也日渐疏远淡漠,甚至比不上一般的朋友。这种现象不仅令人叹惋,更值得去深思。
第六章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妙。承接上面对兄弟疏远的叹惋和深思,对浓浓的手足之情,又列举出一些可能的情况,即举办祭祀或者家庭宴会。这里暗含着另外一层意思:兄弟好合不仅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对祖上先人的告慰,更是家族未来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
第七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不仅写出了兄弟之间和乐相处的惬意与美好,还写出了各自妻子儿女之间的和谐与欢乐。可见,兄弟们搞好关系不单是他们个人之间的事,还直接关系到妻子儿女们之间能否和睦相处。
有了上面的铺垫,最后一章归纳总结也就水到渠成了。兄弟团结的好处都摆在那里,只要在实际中加以对照,按着做就行了。
这首诗语言淳朴、层次分明,中间还辅以对比手法的运用,讲透了兄弟之间该如何相处的大问题。即便放在当今社会,也颇具现实指导意义。另外,这首诗在行文结构上很有讲究,给人的感觉,就像乘坐过山车。先是以“悲”开始,接着通过第五章的过渡,渐渐驶上“喜”的结局。殊不知,这也正是作者所期待的。
出自这首诗的成语:令原之戚、琴瑟相调、兄弟孔怀、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岂忘三监乱,仇人转弟兄。
弟兄常列坐,妻子每分行。
兄弟为天合,娘肠化血成。
鹡鸰浮影去,棠棣簇花荣。
顿觉身存重,殊悲死丧轻。
阋墙同外侮,挂杖莫虚迎。
不是衣巾事,难求手足情。
葵心寻耿耿,蒜伴守茎茎。
祸患归怀抱,安宁聚友生。
作者简介
董杰,男,1958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河间一中校长助理副书记,河间二中书记校长,河间教育局副局长,河间市人大常委,中国教育督导学会会员。现任河间诗经诗社社长,河间诗经高级中学副校长、河间婚姻家庭协会书记会长,沧州国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沧州市教育局研学实践工作顾问,西柏坡红色教育学院客座教授。
作者简介
韩爱华,1969年生,毕业于河北大学,现为河间市行政审批局职工。热爱文学和写作,发表过多篇散文和小说。近几年来,对《诗经》产生浓厚兴趣,乐此不疲。愿以我们平白的解读,带您走进至善至美的《诗经》殿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主播简介
赵富娥,网 名 :富贵花
业余爱好、诵读 歌舞,戏曲。喜欢把生活中有趣的人和事,编制成小诗,自我欣赏。
中华诗经阁特邀音频部部长兼宣传部宣委
编辑 审核:惠玲玲
美编:惜缘
总编 制作:瀛洲居士
刊头题字:胡胜利
图标制作:旭晓霞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作品转发:惠玲玲 张培良 各部长 分社长及编辑等
中华诗经阁总社简介
荣誉顾问 张文汉 韩春见 熊静中 沈阳 石生 郭仁炳 浬鎏洋 王亚中 秦玉才 周镇添 胡兴民 乔永胜 胡乃华 骞国政 冯宝哲
名誉总社长 王今伟
总社长兼总编 王连社
副总社长 胡乃华
副总编 惠玲玲 侯五爱
总监 蓝天
文化总监 铃龙
中华诗经阁江苏分社
社长 泰然
荣誉社长 陈立新
副社长兼总编 辛谷
副总编 汪雯
编审 铃龙
中华诗经阁内蒙古分社
社长 夏青海
副社长 刘东华兼主编 群管
中华诗经阁陕西分社
社长 惠玲玲
副社长 张培良
总编 李广远
副总编 翟英
中华诗经阁齐鲁分社
社长 赵芳香
总编 张丽丽 铃龙
中华诗经阁辽宁分社
社长 白淑环
副社长 心有灵犀
顾问 萨仁图娅 杨景坤
总编 木兰
副总编 煮酒听雨 莲心儿
编委 张海余 煮酒听雨 莲心儿(郭宝莲)枫庭飘雪
宣传部
部长 刘建荣(河北)
副部长 左福启(河北)明雪琴(河北)
宣委
李宗平 张志国 唐生平 刘莹心 王素香 李绍芝 王杰侠 暴金娈 赵富娥 李飞 麻九石 柳艳娥以及所有编辑部成员
诗经部
部长 董杰(河北)
副部长 卢华山(河北)
编委
韩爱华(河北)惠玲玲(陕西)刘书琴(河北)毛恒昌(上海)石富城(重庆)李延军(陕西)杨莹(陕西)彭小毓(陕西)刘德生(陕西)王荣(辽宁)张建民(陕西)杨建奇(陕西)(添加中)
楹联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
副部长 李彦蓉(河北)
编委
泰然(江苏)邱百灵(甘肃)周富成(江苏)王东海(河北)侯五爱(河北)李红彦(河北)宁建筑(河北)(添加中)
音频部
特邀部长 巧丽(新疆)赵富娥(河北)
部长 于冰(河北)
副部长 骏马(河北)梦露(黑龙江)
编委
香乡(北京) 冬日艳阳(黑龙江) 田浩(天津) 心语心声(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 张志国(河北)枫叶(宁夏)悠闲(湖北) 山涧红枫 李严 惠玲玲(陕西)冯文静(陕西)李民龙(陕西)陈莉(陕西)谢丽(陕西)孙琦(黑龙江)宋淑平(山东)杨海荣(陕西)月儿(黑龙江)李红琴(北京)王秀茹(陕西)杨晓红(陕西)穆涓涓(陕西)默韵(陕西)贾景华(陕西)高晓莉(陕西)凌子(黑龙江)莫莉(陕西)婉清(陕西)张卫静 张颖 孟繁燕(秦皇岛)张晓凤(陕西)谢艳芳(陕西)罗玲珠(陕西)程亚利(陕西)大囡(河北)贞礼(陕西)杨海静(陕西)乔晓莹(陕西)姜雅范(黑龙江)刘亦大吉(杭州)点点(内蒙古)文清(安徽)杨洋(内蒙古)木棉(河北)张燕(陕西)张红(陕西)
格律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
副部长 夏青海(内蒙古)翟英(陕西)
编委
秋禺(江苏)乡音(湖北)孙春梅(河北) 辛谷(江苏)刘淑芬(辽宁) 槐增良(河北)佘正发(湖北)么忠文(北京)白公平(河北) 马到成功(河北)李庆山(河北)李曼秀(河北)郝福生(河北)田永香(广东)孙上舒(黑龙江)娄洪魁(河北)朱建美(江苏)钟家奇(湖南)陈天培(广东)凌远科(广东)冯新民(陕西)杨立新(河北)刘哲崇(山东)(添加中)
词曲赋部
部长 汪雯(江苏)
副部长 文墨冰言 胜利(河北)
编委
周镇添(广东)张永庄 (河北) 李杰猛(湖北)连丙堂(河北)李振汉(辽宁)陈立新(江苏)铃龙(江苏)蒋兴国(江苏)葛君(海南)付胜光(陕西)冯宝哲(陕西)(添加中)
古风部
部长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长 魏增才(河北)
编委
闫俊山(河北)成俊峰(陕西)唐永恩(上海)李德宛(陕西)槐丙让(河北) 翁新政(河北)晓峰(江苏)曹赟(河南)杨明才(山西)马雄(陕西)马全民(陕西)陈柏苍(内蒙古)曹甲文(贵州)(添加中)
新诗部
部长 明雪琴(河北)
副部长 张荫成(河北)
编委
杨慧月(湖北) 卢庆学(河北)吴萍(安徽)赵雪梅(吉林)杨永振(北京)邓自然(湖南)赵芳香(陕西)王苍洲(陕西)李耀国(天津)攸春仙(山西)钟家奇(湖南)刘小奇(陕西)许增正(陕西)邢德朝(陕西)王芳英(陕西)米义勇(四川)师永德(内蒙古)(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长 莹心(山东)
副部长 李华(河北)
编委
铁裕(云南) 王玉(河南)清风月(河北)王新平(陕西)李东林(陕西)(添加中)冷月(北京)潘远芬(天津)袁占凯(河北)田方芝(山东) 李密林(河北)齐英华(山西)陈新安(陕西)王全峰(陕西)冯家才(陕西)杨正前(陕西)
小说部
部长 贺宝璇(山东)
副部长 张合军(河北)任春铭(山东)
编委
王振伟(吉林)李拴强(陕西)薛金凯(陕西)田保寿(陕西)(添加中)
杂文部
部长 熊静中(河北)
副部长 王俊颖(河北)
编委(添加中)
书画部
部长 胡胜利(北京)
副部长 王栓柱(河北) 张守平(河北)
编委
王春阳(河北) 邢富强(河北)仇建庄(陕西)刘进海(陕西)周继业(陕西)支铁锤(陕西)姚万杰(陕西)许炳荣(陕西)雷鸿飞(陕西)计泽潭(河北)雷百计(陕西)乔永胜(陕西)岳七虎(陕西)田小弟(陕西)毛凯(陕西)齐宝田(山东)卢绪高(山东)冯登厚(陕西)张培良(陕西)贺志明(陕西)潘琦(陕西)徒超(陕西)周君明(陕西)王学艺(陕西)李平安(陕西)陈建民(陕西)段俊怀(陕西)王千金(陕西)党武平(陕西)惠玲玲(陕西)邸兰宁(陕西)刘双民(陕西)杨鸿祥(陕西)杨传宇(河北)骞国政(陕西)(添加中)
影视部
部长 耿进柱(河北)
副部长 高聪英(河北)
编委
宋闯(黑龙江)许毅斌(陕西)任山泉(陕西)(添加中)
榜书部
部长 胡兴民(陕西)
副部长 郭青凡(陕西)
编委
雨田四郎(陕西) 程引岳(陕西)田德有(陕西)张学印(陕西)赵云斌(陕西)胡玉全(陕西)肖红斌(陕西)陈宏伟(陕西)张培良(陕西)刘进海(陕西)潘琦(陕西)陈兴顺(陕西)齐宝田(山东)邸兰宁(陕西)(添加中)
美编部
部长 王彩维(陕西)
副部长 郑翠利(陕西)
编委
婉萍(山东) 王申未(陕西) 梁聪苗(陕西)赵香利(陕西)孟五利(陕西)田保寿(陕西)(添加中)
诗评部
部长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长 宋京平(四川)
评委
刘朝智(陕西)李剑东(黑龙江)刘丰彦(陕西)高润南(陕西)王乃仁(陕西)(添加中)
直播部
部长 李海龙(陕西)
副部长:李飞(河北)
编委
李民龙(陕西) 任隽(陕西)郝后波(河北)
戏曲部
部长 刘奎芬
副部长 刘冬至 孟凡志 李飞
艺术指导 葛建州 孟凡志
部长助理 王俊茹 王焕生
后勤管理 孟凡成
摄像 王建民
编委
陈瑞发 张庆增 罗淑花 罗淑琴 杨双银 崔文秀 王新玲 陈秀峰 蔡香梅 刘秀清 毕站稳 汤富花 刘永清 邓春兰 刘铁桥 刘香平 孔维华 王福利 李凤霞 张凤霞 方明 裘艳华
中华诗经阁——传播诗经文化,弘扬正能量,以公益为宗旨,以奉献为准绳。诸子因兴趣爱好而志同,因传统文化而道合。期待国内外才子佳人入驻,尽情展示您的风采!
温馨提示:投稿、荐稿、组稿、音频配制、赞赏、点赞、留言、转发、推介等均属友情体现!衷心感谢!
【免责声明】
1、本平台基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发布链接,但并不意味着支持赞同所有诗、文的观点和态度,并不意味着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并不意味着文体文本合格或合乎要求。诗、文是否原创,无法考证,坚持奉行文责自负之原则。
2、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下载、或以其他形式复制、使用本平台链接图片等,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本平台所采用的音频图片等,如有不妥,请及时通知予以删除。如无意中侵犯了某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平台将立即删除。
4、本平台对于涉及政治、文化、权益等一切责任概不承担,均由相关作者或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