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光文
我生在大竹,长在大竹, 生活、学习、工作均在这方土地, 就连如今的退休生活,也与它紧密相连。 大竹,是我的根,我的家, 亦是我灵魂的归宿地。
我热爱大竹,这份热爱如血液在心底流淌。 然而,对于大竹东湖公园, 我曾多次匆匆而过,未曾留下深刻印象。 它仿佛是我生活中的一个模糊背景, 虽在身边,却未真正走进我的心间。
直到昨天下午,我与老婆一同重游这片土地, 历时 2 个多小时,足迹几乎遍布东湖公园。 那一刻,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门, 我开始真正领略到它的魅力与美好。
沿着公园右侧的小车道,直抵湖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广阔的湖泊。 湖区水域面积约 18 公顷,湖岸陆域面积同样为 18 公顷, 湖水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 湖中有三岛,大者居中,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上建六角亭,色彩斑斓,仿佛从童话中走来。 五拱桥、曲桥和跳墩等设施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湖面上, 仿佛是大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 让人不禁感叹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
沿着湖边漫步,微风轻拂脸庞,带来阵阵清新的气息。 环湖步道虽然不能做到每一步都有美景, 但视野开阔,绿化覆盖率极高, 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世界中。 树木郁郁葱葱,花草错落有致, 每一处都散发着生命的气息, 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在湖边,我们看到了一尊 3 米多高的雷锋塑像, 它迎面耸立,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雷锋,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他的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看着这尊塑像,我仿佛看到了雷锋忙碌的身影, 他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永不停歇, 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与雷锋塑像相背而立的,是传说中的八仙石雕。 八仙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仿佛即将踏云而去,展现出超凡的魅力。 这些石雕,不仅是艺术的杰作, 更是大竹文化的传承与象征。 它们见证了大竹的历史与变迁, 也承载着大竹人民的梦想与希望。
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东湖广场。 近年来打造的这个广场,如今已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广场上人流如织,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人们在这里散步、聊天、跳舞,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广场上的设施齐全,有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 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这里,时间仿佛静止了, 人们忘却了烦恼与压力, 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
看着这一切,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大竹东湖公园,它不仅仅是一个公园, 更是大竹人民的精神家园。,承载着大竹人民的记忆与情感。
从 1983 年的建园至今, 东湖公园经历了多年的扩建和改造, 从一个默默无闻、地势低矮的小村庄, 逐渐发展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这背后,是大竹人民的辛勤付出, 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大竹,它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 就像东湖公园一样, 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 在这片土地上, 我看到了人们的勤劳与智慧, 看到了祖国的繁荣与富强。
伴随着路灯,景观饰灯的此起彼伏,我们缓缓走出东湖公园, 心中满是感慨与感动。 大竹东湖公园,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 镶嵌在大竹的土地上, 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作者简介】
朱光文,四川大竹人,中学高级教师。工作认真负责,为人诚实谦虚,热爱文学、音乐。近年来,自娱自乐写了多首诗歌、多篇散文,三篇小说,累积了丰富的文学知识。写作欲望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