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知己,国风手作降真香
文|吕海玲
物因人贵,人因物雅!
—愿你,归属与精致并存。
走进制香室,淡雅而不失深邃的香气轻轻飘来拂过面颊发丝钻入鼻尖 ,它不像鲜花那般张扬,却有着直击心灵的魔力,心不由自主地定下来,整个世界都变得温柔而静谧。禅音袅袅,那一刻,我穿越了时空,与千年的香气息相遇,心中充满了对这份古老艺术的敬畏与好奇。
香文化不仅是一种物质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文化,深深根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
在制香师的引领下,我第一次亲手体验了制香的乐趣。每个制香学员首先会看到放在桌子上与自己座位相对应的一张稽子,我面前是慧能大师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制香师言“今天放在大家面前的这张纸就是你的一方天地,整个制香过程中你都不能脱离这张纸,要在你的这一方天地间完成制香”“你的心念和你制出来的香是合二为一”“把自己的愿望祈福在制香的过程中由心念流于指尖,化作意念注进香间”
每种香料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与寓意,它们或来自遥远的山林,或出自匠人的精心炮制,每粒每片都蕴含看自然的馈赠与人类的智慧。
香道的美学不仅仅在于香气的本身,更在于与之匹配的器物、环境与心境。一炉香,一缕青烟,一份雅致,一份宁静。
今天我们的主角降真香,属于香中幽闲者,焚之可以清心悦性。
降真香被古人列为"诸香之首",故有世间"奇珍异宝"。
烧之初不甚香,得诸香和之则特美。
紫藤香,长茎细叶,根极坚实,重重有皮,花白子黑。
降真香膏液内足,油满香浓。其极品胜似奇楠,削之卷嚼之黏,入口麻,继而甘苦生津,辛辣凉甜俱现满口生香。香味非常丰富,有蜜香,花香,果香,椰奶香,薄荷香,有的一五木香,如兰似麝。生闻或电熏时,奇香四溢,浓郁香气泌人心脾,精神即刻愉悦,心旷神怡的感觉油然而生。
文人墨客对降真香情有独钟,纷纷题诗传颂。降真香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又能净化身心,用以修身养性,使自己的心灵早日达到超越自我的境界。
左设小香几,置香鼎燃紫藤香。尽日窗间更无事,唯烧一炷降真香。醉依斑藤杖,闲眠瘿木床,案头行气诀,炉里降真香。瓶里柚花偷触鼻,忽然将谓是烧香。殿前松柏晦苍苍,杏绕仙坛水绕廊。垂露额题精思院,博山炉袅降真香。
熏透紫玉髄,矫揉迷自然,但怪汲黯醇,换骨如有神。铜炉即消歇,花气亦逡巡,馀馨独鼻观,到底贞性存。红露想倾延命酒,素烟思爇降真香。
我轻轻舀起降真香料按3:1调至香盘,搅拌滴露再搅拌再滴露,那过程就像是在编织一个关于悟的梦,每次搅拌都仿佛在与古人进行着心灵的对话,与降真香在低语在倾诉。
制香师点燃自己亲手制作的降真香,看着那袅袅升起的白烟,我听见时间的低语,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传承与坚守。香,不仅仅是嗅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它让我学会了在忙碌与喧嚣中寻得一片宁静之地,让心灵得以休想与沉淀。
我们每个学员都在制香师处挑选了自己喜爱的图腾,在制香师的引导下制出了属于自己的降真香,我选了一个肥美的“福”图腾,福气满满。
香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一种生活态度的展现。
在香的世界里,我学会了慢下来,去感受生活的每份细腻与美好:在香气的缭绕中.我体会到了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此刻,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满足。感激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得以近距高地接触并了解中国香文化的魅力,满足于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成长与收获。我相信,这份关于香的美好记忆,将会像那袅表升起的青烟一样,永远留在我的心底,成为我人生旅途中一抹亮丽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