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封神演义》中的八里原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等,是明代许仲琳(一说陆西星)创作的长篇小说。书约成于隆庆、万历年间,以商周之争为背景,叙述了姜子牙封神的故事。
周之始在陕西岐山,商之都在河南朝歌,一在西,一在东。故商周之争,无论商伐周,还是周伐商,有空间背景和行军路线,按小说内容,可图示如下。
小说中的行军路线,实际上指向八里原及其周围许多地方。
黄花山同八里原有关,位于魏寨长沟村。人们传说这里就是黄花山,《封神演义》第四十二回闻太师收辛张邓陶四将的地方。村子唐时就有,有一座玉皇庵,民间称为庵坡庙。村人传唐时某个公主上过香,所以村子又称唐乐寨。庙宇其初建筑物一字排为山门----三官殿---玉皇殿---三圣殿---药王殿---菩萨殿。在主建筑三圣殿内,老子像居中,孔子和佛祖分居左右,三教共居,三圣并立。这同《封神演义》的三教合一,以道为尊的思想是一致的。《封神演义》有诗:翠竹黄须白笋芽,儒冠道履白莲花。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总一家。正是三教合一思想。
此庙历经风雨,几历兴废。最后一次复修约清代雍正年间。“文革”期间被毁弃。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这里建起了救苦寺。寺中现存青砖雕二龙戏珠浮雕即为重修时的遗物。
《封神演义》对"黄花山"的描述是:"山青叠翠;近观山,翠叠青山。山青叠翠,参天松婆娑弄影;翠叠青山,靠峻岭逼陡悬崖。逼陡涧,绿桧影摇玄豹尾;峻悬崖,青松折齿老龙腰。望上看。似梯似磴;望下看,如穴如坑。青山万丈接云霄,斗涧鹰愁侵地户。
此山到春来如火如烟:红灼灼夭桃喷火,绿依依弱柳含烟。到夏来如蓝如翠:雨来苍烟欲滴,月过岚气氤氲。到秋来如金如锦:一攒攒,一簇簇,俱是黄花吐蕊;一层层,一片片,尽是红叶摇风。到冬来如玉如银:水晃晃冻成千块玉,雪濛濛堆叠一银山。山径崎岖,难进难出;水回曲折,流去流来。树梢上生生不已,鸟啼时韵致悠扬。"
书中多有夸张的地方,但也有真实之处。夏天从坡下看八里原,的确"如蓝如翠",而且两边的确有库峪河和汤峪河流曲折流过。河下游切削越深,八里原到下游比上游的确高大得多。原上也确实"有一程平坦之地,好似一个战场"。
首阳山同白鹿南原一一炮里原有关,上面有伯坊村,过去叫伯夷坊。民间传说,这里是西周时伯夷、叔齐二人不食周粟,采薇的首阳山。这里有夷齐庙,清代《咸宁长安两县续志祠祀考》载,“夷齐庙在白鹿原伯夷坊西,建始无考。祠近鲸鱼沟有泉,曰伯夷泉,水清多竹,境亦幽胜。”民间传说该庙为宋代修建。建国前后,此庙被政府建成齐皇庙小学。有庙、塔、亭及多种古迹,1966年拆毁。
要说明的是,全国有多处首阳山,其中洛阳偃师区邙岭乡的首阳山是古史中的首阳山的第一选地。因为其北有孟津,正是周武王聚合诸侯,进行结盟,进军牧野的地方。但我们这里讲的是民间传说。古代白鹿原曾被称之“天下第一福地”,老百姓们俗称白鹿福地、万寿山。因为这里塬高坡陡,地势雄伟,浐灞二水,依塬雨而流,塬上平坦开阔,土地肥沃,风水好,又是长安城东的天然屏障。所以民间传说伯夷叔齐在这里居住。
《封神演义》也多次提到桃花岭。它在汤峪河和焦岱河之间,发自南山,终于回回嘴头。水泉、赵家碥、陈家沟、柳家湾之间的贵人岔(今鬼神岔),是民间传说刘秀和阴丽花相遇穿赿的地方。
《封神演义》中传说闻太师殒身的绝龙岭,在御宿川里。今神禾原南,王曲镇北江兆村西有一条长约三里、宽约一里的大沟,沟底流淌着由许多泉水汇集而成的小溪。柳沟的西岸是一条从南向北延伸的高岭,原名即“绝龙岭”,有闻太师洞。张学良改名青龙岭。
而且我们从小说中商周的行军路上能推导出其他的地名在什么地方。
根据小说的描述,商周之间有三条行军路线。
右边路线是出佳梦关,经桃花岭到西岐。这条路线显示在明代隆庆《蓝田县志》图中,结合牛志的描述,就是蓝田县城→韩寺→将军疙瘩→焦岱→柳家湾→水泉→回回嘴头→魏寨一石门→过八里原这条路线。
中间路线是出商五关,依次经金鸡岭,首阳山,燕山去西岐。这条线,根据隆庆《蓝田县志》图,嘉庆《咸宁县志》图以及牛志道路记载,就是从蓝田县城→白村→前卫→炮里→伯夷坊→高桥村→过浐河→龙首原(杜城)→户县这条路线。
《封神演义》第六十九回《孔宣兵阻金鸡岭》一章中,孔宣领兵驻扎在金鸡岭上,手下高继能利用蜈蜂杀死黄天化,阻住周兵,黄飞虎去崇城搬请崇黑虎以破之,崇城就是现在的户县。小说与志书记载正好相合。说明金鸡岭就是首阳山(炮里原)过了荆峪沟后的白鹿北原一一狄寨原。而燕山就是过了浐河,从南山沿着库峪河及其下游西岸一直延伸到汉长安城北的龙首原。
左边路线出商青龙关,经黄花山去绝龙岭赴西岐,结合上下两图,就是从伯夷坊→二世宫(今二圣宫村)→白庙村→回回嘴头→魏寨长沟→桥头村→引镇→大峪→王曲那一线。
小说中描述的路线,同志书基本相合。说明作者当年写书前,亲自到关中地区考察过,所以才对八里原周围的地理非常熟悉。
诸多学者考证小说作者为道家南丹派创始人陆西星,他于隆庆二年(1568)以后,游历天下, 正与《封神演义》一书成于隆庆万历年间相符合。
当然,《封神演义》终究为小说家言,许多情节为虚构杜撰。其中所说的蓝田以东到河南商都朝歌(今淇县)的路线就不准确。小说中从商都出发后,从东到西,从渑池过五关,五关次序是临潼关→潼关→穿云关→界牌关→氾水关。但是,氾水关是洛阳虎牢关,还在渑池以东,过了潼关,往关中走,才到临潼。小说中临潼关却在潼关以东,这些都是违背地理常识的。
另外,青龙关、佳梦关以及穿云、界牌两关纯属杜撰。
尽管有这些不足,值得我们高兴的是,八里原在唐代进了唐诗后,又一次在明代进入了小说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