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声如歌
文/铁裕
校园里,有几十棵树围着草坪伫立着。那是些柏树、樱桃树;桂花树、梧桐树;杏树、垂柳。
另外,在围墙外面还有一簇簇青翠的修竹,与这些树遥遥相望。一到春夏,这些树木、花草,齐吐绿色,次第开放。那浓浓的花香,袅袅飘荡。校园里一片盎然生机,非常的美丽、清新。
只因有了这些花草、树木,也就迎来了许多鸟儿。这些鸟儿种类不同,颜色各异,容貌姣好,鸣声独特。真不知它们是从何处迁徙而来,为何在此落脚?也许,在它们看来,这里环境优雅,相对于喧嚣繁杂、拥挤的街上,这里十分的安静。
在草坪中间,有一个很圆的水池,中间有一座人造假山。上面栽着许多长藤、花草、小树、翠竹,假山虽是人工造的,但却惟妙惟肖。加上这些花草的点缀,更为逼真。
在水池里,喂养了许多红鱼,和其它的鱼类。它们时而聚集在一起,时而又散开;时而悠闲的游动,时而又静静的漂浮着,裸露出那优美的倩影。
在那些树上,常有鸟儿栖息着,呢喃着。当我的心情好些时,就会坐在椅子上,听听鸟音。
那鸟声非常清脆,听了让人心旷神怡;
那鸟声如歌如诗,如一种自然和谐美妙的音韵;
那鸟声清晰无尘,就像悠扬婉转而又美妙的天籁之音;
那鸟声让人沉醉,特别是在晨曦的微光中一如那清脆的银铃。
有一种鸟的声音非常的悠扬、豪放,就像那陕北民歌,听了让人心旷神怡,回肠荡气;另一种鸟所发出的音调,极像通俗的唱法,但却又比通俗唱法更优美、更含蓄;而另外的一种鸟鸣,那简直就是正宗的原生态歌吟,音韵是那样的粗犷、动听。
在茂密的树荫里,那鸟声有时独唱,有时是大合唱。总之,声声鸟鸣,犹如那山溪一样,从树上流淌下来,缠缠绵绵不断。
林中的鸟鸣,如诗如画;
悠扬的旋律,阵阵飘荡在天空中;
鸟儿齐声唱,仿佛那大自然的交响乐一样动听;
在有的时候,鸟儿们汇聚在一起以一种激情向天歌吟。
真想不到,在如此喧嚣的闹市里,还有这样幽静的校园环境。让疲惫的灵魂得以小憩,让那如歌的鸟声滋润一下干涸的心灵。
我虽然听不懂那些鸟儿在唱什么,但从那富有节奏的音调中,我觉得鸟儿们是快乐的。它们不像我们人类,有太多的追求、奢望;有太多的企盼、梦想;有太多的抑郁、痛苦;有太多的疾病、逆境。
鸟儿是单纯的,它们只是为了生命而活着,为了活着而歌吟。
听着鸟儿的歌吟,仿佛进入了一个优美的梦境;
看着鸟儿的飞翔,仿佛幻化成了那闲散飘荡的白云;
看着鸟儿的身姿,仿佛进入了个美丽而又幽静的神秘仙境;
与鸟儿一同歌唱,仿佛觉得那美妙的音乐回荡在山谷之间自然而又清新。
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啊,真的有点像先民们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声的鸟鸣,就像先民们的古老的诗经。
叽叽叽、喳喳喳、嘎嘎嘎、加加加。这就是鸟儿们的歌吟。声音虽然单调,但却是那样美妙,真切动听。
恍惚中,我仿佛幻化成了一只鸟儿。时而在天宇翱翔,时而在树间鸣唱。
那鸟声自然悠扬,温暖而清纯;
鸟声不断回荡着,仿佛在歌吟自然与生命;
鸟儿们在跳跃中,就像那无忧无虑的自然精灵;
阳光透过了树林,挥洒在地上连同鸟音一起滋润着干渴的心境。
2024年11月21日。
作者简介: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家,《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仙泉文艺》《当代美文》等十余家平台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诗歌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工人日报》《诗歌报》《诗选刊》《边疆文学》《昭通日报》《中国青年报》《昭通文学》《昭通创作》《乌蒙山》《作家驿站》《湖南写作》《昭通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名家访谈》《一点资讯》《凤凰新闻》《中国人民诗刊》《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滇云文苑》等报刊、杂志、平台发表诗、文六千多首、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