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包入洞房
文/满仓(原创首发)
“天已不早,咱俩该行动了。”军催促琴。
琴有点依依不舍,坐在床上不动弹,脸上似乎留下了清泪。
母亲说道:“走吧,女人早晚都有这么一天,三天回门再见吧!”
琴站立起来,将事先准备好的包裹夹在腋下。军试图抢过来,让新媳妇轻装入门。琴执拗地不允,军只好作罢。二人走下楼去,撘乘二路公交车,来到临时洞房。这洞房是军单位同志自愿借给的,期限是一周。单位实行分房制度,军至今已经在单位工作了近四年时间,得到分房仍然遥遥无期。
军与琴恋爱达到三年,年龄均已接近三十,完全符合晚婚晚育要求。七十年代末期,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结婚不允许大操大办。军和琴都是遵纪守法之人,即使允许操办,双方家庭都没有那个条件。结婚没有婚照,没有婚礼,没有人前来祝贺,气氛冷冷清清。军单位领导为表示关怀,专门为小夫妻买了两个瓷盆和碗筷。娘家陪送了一双被褥,婆家派人送来二百元钱。这些就是小夫妻的全部家当。
婚后七天,借房已经到期,二人回到琴的娘家寄宿,等待军单位分房。
随着时间的推移,琴怀孕在身。眼看着就要临盆,住房问题仍然没有着落。琴的父母房间也不宽绰,只有不到十平方米的地方。再说,孩子不能出生在琴娘家呀。
实在没有办法了,军和琴商量,咱俩搬到我单位办公室住吧,给领导施加压力,不给解决住房问题,就把孩子生在单位!
二人在单位刚住了一天,科长急眼了,找到办公室主任交涉。主任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急迫性,将安排住房纳入了日程。又过了一天,他对军说:“为了给你安排住房,变电工房我都看了,不行,你再容我两天,我继续给你找找看。”军说:“多谢主任了,麻烦您了。”三天没解决问题,科长又在主任面前耍态度了,严肃认真地说:“假如你的孩子结婚没房子,你做何感想?军的孩子如果出生在办公室,成天吱哇叫唤,哭哭闹闹,我们还咋办公?”主任无言以对,只能表示理解你和军的心情。
军的住房问题得不到解决,惊动了一把局长。他把办公室主任和科长叫来,说道:“上次单位分房,给我姑爷子分了一套一担挑的房子,两家住一个单元。我姑爷子和我姑娘有房子住,那间十平方米的房子一直空着呢,我想就给军吧。”局长的一番话,棘手的房子问题迎刃而解,主任、科长、军等皆大欢喜。
琴已三十多岁,属于大龄孕妇,并且检查出来胎位不正。一天晚上,军出差刚刚归来,睡到过半夜,琴把军弄醒。军见她站在地上折腾,看样子肚子疼得不行。军马上穿衣下地,搀扶着琴下五楼,向医院赶去。平时只有十分钟的路程,竟然走了一个小时。到了门诊部,医生说:“好险,都破水了,再晚十分钟,孩子就要生在裤兜子里啦!”
孩子降生了,是个男孩。在提倡“一对夫妻一个孩儿”的特殊年代,军和琴都是中共党员,响应党的号召,坚持不要第二胎,受到单位奖励。
十平方米的房间一住就是八年,军一家人住进了一室一厅六十平方米的住房,算是得到了明显改善。后来单位集资建房,又扩大到两室两厅一百平方米。最后,琴单位集体购房,又住进了三室两厅一百五十平方米的住房。妻子打趣地说:“这辈子做梦都想不到能够住上这么大的房子,看来我跟你结婚夹包入洞房正道了!”
在军和琴银婚即将来临的时候,军百感交集,琴夹包入洞房的情景历历在目,越发觉得对不住自己的老伴儿,她与我风雨同舟,度过不少艰难岁月,琴对这个家庭含辛茹苦,劳苦功高!军提议,马上去照相馆弥补结婚照,让琴穿上洁白若玉的婚纱,重温一下结婚的喜气!到了银婚那天,我要单腿下跪,庄重的向琴再一次求婚!
【作者简介】刘亚学,长春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写作出版6部文学书籍,有文学作品自选集《金秋情》;游记散文集《梦境徜徉》;自传体散文集《天命者的白驹》;诗歌集《满仓金诗》;长篇小说《天下狼烟》《风雨彩虹》。在北方都市文化今日头条连载长篇小说《白老婆传奇》。创作、拍摄微电影《嘎嘎敏养兔沉浮录》,在优酷视频网上播出。此外,在省内外文学微刊发表作品二百余篇首。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