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冬
文/ 长 歌
满目飞霜,凛冽袭人,飒飒寒风。
望苍松挺拨,红梅傲雪,含苞欲放,意暖情浓。
美景难留,诗残莫续,笑与苍天竞较雄。
东篱下,敬怜香惜玉,浩气高崇。
茫茫雾海朦胧,问世界,何时见大同。
叹当今境况,频频落魄,崎岖前路,怎可从容。未雨绸缪,秉承信仰,所向遥遥上碧穹。
何忧矣,看神州大地,旭日彤彤。
2024.11.20.
*作 家 简 介*
彭海祥,笔名长歌,广东省四会市人。多年来一直以其奔放的豪情和浪漫的风格驰骋于文坛翰海,尤其酷爱诗词歌赋,已出版《逸闲随笔》、《奔腾豪情》、《玉韵丹心》、《翰海诗涛》、《兰亭逐梦》诗词集。诗词作品入编《当代艺坛百家》艺术珍藏册和《中国最美爱情诗选》、《新世纪新诗典》、《世界诗歌作家文集》、《中国当代作家精品文集》;《兰亭逐梦》诗词集其中的抗疫爱情诗一一《致勇敢逆行的新娘》荣获第11届中国作家新创作论坛金奖。现为中国艺术百科艺术总监,中国诗歌网推荐诗人,金榜头条新媒体平台签约作家诗人,荣获名篇金榜头条《创新有为诗人奖》,荣获名篇金榜头条第一届诗词节*太白杯*文赛金奖,《最美作家》、《当代文摘》、《中外文艺》特邀专栏作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人才库》的诗人、作家。
点评词:
《沁园春·冬——彭海祥先生词作之深度品鉴》
点评词作者/柴永红
彭海祥先生的《沁园春·冬》一词,以其雄浑壮阔的笔触、深邃高远的意境和真挚深沉的情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冬日的宏阔画卷,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开篇“满目飞霜,凛冽袭人,飒飒寒风”,仅用九个字便将冬日的寒冷、萧瑟之景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满目飞霜”让人仿佛看到了天地间一片银白,霜花遍地;“凛冽袭人”则直接传达出寒风的刺骨与凌厉;“飒飒寒风”以拟声词“飒飒”强化了风的动态,使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冬日寒风的强劲。这一开头,不仅为全词奠定了冷峻的基调,也迅速将读者带入了冬日的氛围之中。
“望苍松挺拨,红梅傲雪,含苞欲放,意暖情浓”,视线从宏观的寒冷景象转向具体的植物。苍松挺拔,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红梅傲雪,其坚韧与美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显其精神之高贵;而红梅含苞欲放,又给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期待,“意暖情浓”四字,更是将作者对这傲雪红梅所蕴含的生机与希望的喜爱与珍视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示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也体现了他对生命力量的赞美与敬畏。
“美景难留,诗残莫续,笑与苍天竞较雄”,此句情感陡然一转,从对美景的欣赏转为对时光流逝、美好难以永驻的感慨。然而,作者并未陷入消极的情绪之中,而是以一种豁达和豪迈的姿态“笑与苍天竞较雄”,展现出其不甘屈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种在感慨中蕴含着不屈,在困境中寻求突破的情感表达,使得词作的内涵更加丰富深刻。
“东篱下,敬怜香惜玉,浩气高崇”,“东篱”这一意象通常与隐逸、闲适的生活相关联。作者在此处提及东篱,或许是在暗示自己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而“敬怜香惜玉”则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温柔与善良,“浩气高崇”则进一步升华了这种情感,表现出作者高尚的品德和宽广的胸怀。
词的下阕“茫茫雾海朦胧,问世界,何时见大同”,作者将视野从个人的情感和自然景观扩展到整个世界。“茫茫雾海朦胧”形容世界的未知和迷茫,而“问世界,何时见大同”则表达了作者对一个和谐、美好、平等世界的渴望与期待。这种对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关切,展现了作者的广阔视野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叹当今境况,频频落魄,崎岖前路,怎可从容”,这几句直抒胸臆,对现实状况的不满和忧虑溢于言表。“频频落魄”和“崎岖前路”生动地描绘了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沉重。然而,“怎可从容”这一问,又透露出作者不甘于现状、不愿轻易妥协的决心。
“未雨绸缪,秉承信仰,所向遥遥上碧穹”,面对困境,作者提出了积极的应对之策——未雨绸缪,强调了要有前瞻性和规划性;“秉承信仰”则指出了坚持信念的重要性,只有坚守心中的信念,才能在艰难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所向遥遥上碧穹”,展现了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那是高远而广阔的天空,象征着无限的可能和美好的未来。
“何忧矣,看神州大地,旭日彤彤”,结尾处笔锋一转,一扫前面的阴霾和忧虑,以乐观、自信的态度展望未来。“何忧矣”三字,是作者对之前种种忧虑的一种释然和超越;“看神州大地,旭日彤彤”,则描绘了一幅祖国大地充满希望、阳光灿烂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未来的坚定信心和美好祝福。
从整体结构上看,本词上下阕层次分明,过渡自然。上阕以冬日的景象为引,抒发个人的情感和感慨;下阕则从个人的情感延伸到对世界和现实的思考,最后以对祖国未来的乐观展望作结,形成了一个由小到大、由个人到社会再到国家的递进式结构,使词作的主题逐步升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艺术手法上,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满目飞霜”“凛冽袭人”“飒飒寒风”等词语的排比,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笑与苍天竞较雄”“问世界,何时见大同”等句子的设问,引发读者的思考,增强了词作的互动性和吸引力。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对比等手法,如苍松、红梅象征着坚韧和不屈,冬日的寒冷与红梅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使词作的意境更加深邃,情感更加丰富。
此外,本词的语言简洁明快,又不失典雅庄重。用词精准,如“挺拨”“傲雪”“未雨绸缪”等词语,既准确地描绘了景物和表达了情感,又使词作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而且,作者在押韵方面也处理得相当巧妙,使整首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之美。
彭海祥先生的这首《沁园春·冬》,不仅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的佳作,更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它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又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首词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更能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让我们在欣赏文学之美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力量,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