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文学,遇见繁花
作者:朱光文
在那川东的宁静小城,一位老乡于去年 2 月悄然退休。曾经忙碌的身影,如今卸下重担,却陡然陷入了一种无所适从的空荡与失落之中。
为了填补这闲暇的时光,他和一群老头老太相约打起了小麻将。起初,那麻将牌在手中碰撞的声音,仿佛是时光的节奏,让他觉得日子过得还算充实。然而,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开始意识到,这样消磨时光,仿佛是在辜负那匆匆流逝的岁月,更是对与自己同甘共苦半生的妻子的亏欠。
于是,他与妻子商议,决定将打麻将的时间,换成与妻子一同散步的时光。这样,既能陪伴在妻子身旁,又能锻炼身体,还能尽情欣赏竹城那醉人的美景。刚开始的那几日,妻子满心欢喜,他们一起漫步在街头巷尾,看看熙熙攘攘的人群,说说心中的琐事,脸上洋溢着惬意的笑容。
可大约到了第五天下午两点,当他们再次出门时,妻子却突然变了卦,她默默地站在门口,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而后轻声说道不想再散步了。老乡满心疑惑,忙问她缘由,妻子却只是笑而不语。过了一会儿,老乡仿佛恍然大悟,原来妻子对麻将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呢。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散步就到此为止吧,你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吧。”妻子如飞鸟般钻进了楼下的棋牌室,留下老乡独自一人站在广场上,他的身影在地面上被拉得长长的,仿佛也在诉说着内心的失落。
第二天午饭后,老乡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究竟该如何打发这空闲的时光呢?尤其是每天下午的那段时间。他突然想起了自己读书时的爱好——笛子。不容置疑,他吹凑出的笛声确实不敢恭维,但也曾在师范时的校文艺汇演以及 1984 年全区教师文艺汇演的舞台上亮相过,虽然效果不敢言佳,但那份勇气却着实可嘉!可随即他又想到自己如今年龄已大,指法也有些生疏,底气更是不足,而且还怕会打扰到邻居,只好无奈地打消了这个念头。
接着,他的思绪又飘向了自己中年工作期间自学而成的钢琴和电子琴。那时候,学校的音乐室中有着大、中、小型的钢琴,风琴,以及中、小型的电子琴等各种乐器,因为他兼任物管工作,所以音乐室的钥匙随时在身,这也为他的自学提供了便利。他也曾在家中弹奏过这些乐器,在乡中的舞台上也有过演奏的经历,然而如今,他试了几下,却发现手指变得有些生硬,仿佛不再听从他的指挥。毕竟已经有四五年没有认真弹奏过了,而且他也担心会影响到邻居的休息,于是又一次放弃了这个想法。
那究竟该做些什么呢?老乡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一本小说书上。平日里,他无聊时偶尔也会看看小说、散文、现代诗等,他想,或许自己也可以尝试学习写写画画,用这种方式来打发退休后的时光,或许这是最佳的选择呢。
说干就干,尽管家中各类书籍不少,但老乡还是又买了几本相关的书籍,然后便如饥似渴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起初的一段时间,他进步神速,收获满满,心中也涌起了写散文和现代诗的强烈欲望,时不时地就想要尝试一番。可是,由于他一生从事的是物理教学工作,对于写作来说相当陌生,写起散文和诗歌来格外吃力,总是觉得这里不称心,那里不满意。
正当他为写作而犯难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同事杨山坡老师在私聊中聊起了天。得知杨山坡老师退休后,除了在私立学校继续上课外,还热衷于写文章,并且加入了《当代文艺》交流群。老乡欣喜若狂,立刻请求杨山坡老师教他有关写作的方式方法和技能技巧。杨山坡老师却不紧不慢地说道:“别急,别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如这样,我把你拉进《当代文艺》交流群吧,群里的写作高手如云,写各种文章的人都有,你可以通过与群里的聊友交流,获得他们的指点,然后再慢慢上路。”老乡听后,心中充满了期待。
老乡于今年四月二十八日被杨山坡老师拉进了这个交流群。进群的当天晚上,他除了受到墨总编和社长的热烈欢迎外,还“结识”了几位聊友。其中有一位聊友叫李花满园,她性格开朗,待人热情,乐于助人。闲聊中,老乡鼓起勇气,把自己学写的一首诗上传到群里,请求聊友们帮忙修改。李花老师二话不说,立马给他改了几处,其中有一处的修改引起了几个诗友的争论。老乡依稀记得社长、杨山坡老师、卞王兰老师也参与了其中。他们各抒己见,经过一番争论后,最终大家还是一致确定了李花老师的修改为最佳。
老乡“得到”被修改后的诗,仿佛如获至宝,心中满是欢喜。高兴之余,他在群中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感谢李花老师,我想为你写一篇散文,歌颂你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李花老师当时却谦虚地说道:“不要写,群里面可供你写的人多的是。你真写了我会生气的!”然而,老乡却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写出这篇散文,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接下来的日子里,老乡开始精心构思这篇散文。他想,初次进群聊天就聊诗,而且那几位聊友的诗作都十分出色,聊得也十分热闹,自己就像掉进了诗海之中,受益匪浅,收获满满。而且,他还结识了一位好友——李花老师,这是多么珍贵的缘分啊!于是,他决定将散文的题目定为《诗海泛舟,得友如花》。
在写作的过程中,老乡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有时候,他会为了一个句子的表达而绞尽脑汁,反复修改;有时候,他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词汇而陷入沉思;有时候,他甚至会因为灵感的缺失而想要放弃。但是,每当他想到杨山坡老师的引荐,想到李花老师对他的无私帮助,想到社长的鼓励,想到诗友们的指点,他就仿佛获得了无穷的动力,又重新投入到写作之中。
记得有一次,已经是深夜了,老乡还在台灯下苦苦思索着散文的结尾。他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着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甚至是每一个标点符号,仿佛要将自己的全部情感都倾注其中。窗外的月光洒在书桌上,映照着他那专注的身影。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仿佛在与文字进行着一场心灵的对话。终于,在经过了二天一夜的努力后,老乡终于完成了《诗海泛舟,得友如花》这篇散文。他长舒一口气,将自己的心血和情感都凝聚在了这篇文字之中,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散文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老乡将这篇散文传给了墨总编。他静静地等待着,心中充满了期待。两个小时后,他的手机响起,墨总编的消息传来,告诉他这篇散文发表了!老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又翻看了交流群,果然上面第五篇就是自已的那篇散文,他的心中满是惊喜,仿佛在那一刻,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起来。自己写的文章,终于登上了电子平台!
自此以后,在群中众多聊友的帮助下,老乡一直坚持着写作。他在文学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收获了满满的快乐。他明白了,只要有梦想,有坚持,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像他在散文中所写的那样:“诗海泛舟,得友如花,在文学的天地里,他找到了充实退休生活的一片天地。”
如今,老乡每天都会沉浸在文学的世界中,用文字记录着生活的点滴,抒发着内心的情感。他的散文、现代诗在他自己的眼里如同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在文学的花园中如繁花似慢慢成长。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像他一样,在文学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感受生活的美好与温暖。
【作者简介】
朱光文,四川大竹人,中学高级教师。工作认真负责,为人诚实谦虚,热爱文学、音乐。近年来,自娱自乐写了多首诗歌、多篇散文,三篇小说,累积了丰富的文学知识。写作欲望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