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早晨
王惠莲
不知不觉,回故乡已有半年多了。
回的时候,还是初春,柳叶还是鹅黄色。一转眼,已是满地落叶了。
早上起来,去西湖散步。
一个戴着黄头盔,穿着黄夹克,骑着黄摩托的骑手就过来了。
一定是哪个不想做早餐的家伙点的外卖。
好在有这些送外卖的小哥,好在有这些天刚蒙蒙亮就开始卖早餐在小店,不然,想吃早餐不得自己做?
北方的天气就是这样,初冬的早晨,天地总是一片朦胧。朦胧得让你感觉像是到了仙境。
一位清洁工,挥舞着扫帚,一下一下,在扫着人行道上的落叶。
我想告诉她,落叶很美,踩在脚下“沙沙”的。请不要扫走它们好吗?
我,还是忍住了。
那是她的工作。
街道很安静。
除了扫帚接触地面的“刷刷”声。
路口的红绿灯,像个有生命的精灵,在控制器的指挥下,不停地变换着颜色。
红、绿、黄,红、绿、黄......
一个心急的司机,把车停在了斑马线上。我从他前面绕过去的时候,他没有看我,他在低头看手机。
真不知道,他到底是急还是不急。
就像人都爱走捷径一样。
西湖明明有正门,我,却偏偏喜欢从马路边的一条曲径穿过去。
曲径的尽头是一个三岔口,一边通向湖水,一边是晨练的空地。
大概是天冷了,空地上打太极拳的人比夏天少了许多。
倒是树上的鸟儿,好像越冷越来劲似的,一大早,就叽叽喳喳,叫得那叫一个高兴。
我很想停下脚步,和它们聊一会儿,问问它们昨晚吃的什么。
只可惜,人不懂鸟语,鸟不会人言。对于鸟来说,西湖是它们的家,我,只是来西湖散步的。而对于西湖来说,我和鸟一样,都是她的客人。若再往大了说,西湖,鸟,还有我,不过是地球上的“一物”。即使有一天鸟不在了,我没有了,西湖也消失了,地球也不会哭。
你再看眼前的西湖,静静地躺在那里,平静得就像风霜雨雪从来没有打在她身上一样。
还有岸边的垂柳,有些叶子已经落了,还挂在树上的,不是正在变黄,就是正在准备坠落。
我能想象柳叶落尽后,柳枝在寒风中飘摇的样子,但我不知道,柳叶从树上飞落时,柳树的心会不会和人一样,疼......
抬起头看了看天,不知什么时候,太阳已爬上了湖对面的楼顶,西湖的水,像是涂了胭脂般,泛起粼粼彩光。
一颗心也随之光亮起来。
回家的路上,我拐到了一家小吃店。
那里有豆浆、古法八宝粥、皮蛋瘦肉粥、牛奶燕麦粥、红枣银耳粥、绿豆百合粥、小米南瓜粥,老汤酱肉包、梅干菜酱肉包、韭菜鸡蛋包、牛肉水煎包、素馅水煎包、香菇肉包,酱香饼、鸡蛋饼、葱油饼,油馍头、菜角、糖糕、麻球、茶鸡蛋......在等着我。

个人简介
王惠莲,河南省开封市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2004年移居美国,现居美国旧金山湾区。已在美国中文报刊和国内报刊及网络发表数十篇散文随笔,作品曾在美国、香港和大陆获奖。海外文轩作家协会终身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