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
作者:超然
什么叫生产力?所谓生产力,就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以及生产生活的能力。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是生产力的三要素。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有一句名言,那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名言告诉我们,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都在与时俱进。既然生产力的三个要素伴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都会发生历史性的根本变化,那就意味着会出现新质生产力。
我们不难发现,到了新世纪新时代,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手段,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正在催生产业变革,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新换代而代之以新兴产业或未来产业一一新兴产业如:文旅产业、海洋产业、航空产业以及服务产业、光伏产业、锂电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未来产业如:新材料产业、新工艺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数字经济、银发经济、夜经济、智能社会等。这就意味着出现了“新质生产力”,正所谓“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也就是说,立足当下而又面向未来,我们的劳动者可能是机器人,我们的劳动对象可能是海洋或南极或太空,我们的劳动工具可能是大口径射电望远镜FAS1、北斗导航系统、蒙鸿系统的相互配合,以及奋斗号海洋深潜器、南极科考船乃至无人机、中国空间站、月球车、火星车的应用与推广。
马克思曾在他的名著《政治经济学》中指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因此,我认为,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要不断地让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不断地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赓续优化传统产业、做强做大新兴产业、厚植培育未来产业,那就必须改革跟新质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由此可见,如果科技持续赋能新质生产力,那么将来一切都会改变、一切皆有可能发生。
写于2024.11.12
【作者简介】
超然(笔名),实名郝文鹏,男,汉族,1959年10月出生,陕西省蓝田县九间房镇桐花沟村人。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大专学历,中级语文教师,从教36年,曾任初中教务主任、副校长、校长、党支部书记,曾结集出版教育教学论文集《教坛拾贝》。2009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已拥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近200万字,散见诸多纸刊和网媒,并结集出版文学作品综合集《文苑撷趣》、小说散文合集《岁月留痕》、诗歌集《诗风鹏韵》。现为蓝田县退休教师,世界汉语作协.诺贝尔文学研究院终身院士、世界诗歌作协.中国诗人作家网文学理事、中国CCTV央视新闻官网客座教授,世界文学联盟.名篇文学艺术网总部组织机构总顾问、名篇.金榜头条新编现代诗诗社社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也是诸多网媒文学组织的认证会员、签约作家、文学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