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绍钟写意天佑吉林
朱雀端坐山口南,
玄武镇守北门关。
东边青龙威震宇,
西侧白虎稳营盘。
铜帮铁底松花江,
固若金汤非等闲。
全市齐心建家园,
天佑吉林保平安。
家乡的山
文/张绍钟
我很喜欢山,为此我几乎走遍中国的各大名山,有的山并去过多次。今天我写写风光大气豪迈,景色迷人的家乡山,我对山感其雄姿挺拨或惊其险峻幽深的赞美,是很有感受的。
我家乡市里郊外山很多,我就写写我市内四面的环山与市区中心的山。
我市由松花江在市区串过,两侧各有一座团山,山形大小、高度面积相差无几,外观也酷似一对双胞胎,兀立于吉林市城区东西两侧,形成大自然造必的神来之笔,描绘了吉林市的神奇景观。为此,团山双峙是吉林市老八景之一,两坐团山由江S型分在两侧型成八掛阴阳图,叫人不得不说好神奇。
市区在四面环山围着,东有龙潭山,西有小白山,南有朱雀山,北有玄天岭,形成中国古代时用的二十八宿四象中的守护神,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为此说吉林市是宝地,四边环山正好是东龙潭山,西小白山,南朱雀山,北玄天岭,即称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保护着我们美丽的家乡吉林市。正如我过去写过一首,东山青龙武震威,西边白虎稳地山。朱雀端坐山口南,玄武镇守北面天。
我家乡的山不仅神奇有很多色彩的传说,它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下面我就简介一下吉林市市内的各山。
东团山(太极鱼东眼珠)海拨252米,遗址包含青铜时代、汉魏、渤海年代、辽金等时代遗存的物品。从城墙看出,为夫余前王城或渤海涑州城。是研究吉林市 建城史典型遗址之一,2019年,东团山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团山(太极鱼西眼珠)海拨236.2米,是一处距今三千年前原始社会的文化遗址。于1950年发掘,为“西团山文化”的命名遗地。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潭山(东青龙)海拨388.3米,山上有建于公元4一一5世纪的古城遗址,有出名的水牢旱牢等建筑。五千年前,满族祖先肃慎人就在此生息,公元前37年一一668年时期高句丽人在龙潭山山顶建城堡,形成了夫余文化、高句丽文化、渤海文化等古文化。在清朝乾隆皇帝来吉林市两次,第二次公元1754年来到龙潭山祭龙潭封神树,并为观音堂正殿书写了“福佑大东”匾额。现龙潭山定为遗址公园,是省级保护单位。
小白山(西白虎)海拨314.6米,旧称白虎山,以其状如头北尾角的一只卧虎。清朝视长白山为龙山之地,奉长白山为圣山,历代皇帝都要祭拜长白山,但长白山路途遥远不便,而“择地设帐幄,立牌祭祀”于1733年在小白山北峰建望祭殿,1754年乾隆皇帝亲临小白山望祭,并赋诗《望祭长白山》以纪此行。后各代皇帝因远派朝廷大吏来致祭,并祭松花江神。清朝灭亡后停祭,满洲国恢复,1934年10月24日,满洲国皇帝溥仪专程前来望祭。现遗址文革时被毁,只存皇道和望祭殿的地基,现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朱雀山(南朱雀古时赤色大鸟)海拨817米,山脚断壁上有吉林省重点保护文物阿什哈达明代摩崖石刻,从中得出在明朝时期吉林市是造船基地,为此称吉林市又一美名船厂。此山怪石很多,传说八仙云游此山,被风光所迷醉,他们将从天宫带来的美酒倒在寻梦峰上,酒香招来山下众多生灵,想尝美酒,被八仙大怒,用法术定住众生灵,型成此山各类动物奇石,现称十八处景观,定为国家森林公园。
玄天岭(北玄武是蛇龟组体)海拨282米,其中望云山、炮台山、桃源山都为玄天岭,并包括市区北边的北山。在1738年山上建玄帝观,又名真武庙,内奉礼真武大帝,殿中有一梁悬空,一柱离地,成为奇妙的“悬梁呆柱”。玄天岭在1791年,因吉林市易发生火灾特在此山修建避火图“坎卦图石”和玄天岭防沙俄的瞭望塔、围墙、炮台、大炮都是历史著名的。如今此山发展修建玄天岭文化公园,更使玄天岭更加壮观。
再说说市区北边的北山,它是吉林市的名片,北山海拨270米,始建于1924年。是一座久负盛名的寺庙、风景城市园林,以山水景观为主,北山东西由揽辔桥连接,亭台楼阁遍布,一座卧波桥把湖水分为东、西两湖,山下还设有荷花湖,近期扩建人民广场,更是市民闲散散布的好去处。
以上我对家乡一部分山简介,使我对山更有认识。
山,时而鬼斧神工,时而又平淡无奇。它能够拥抱轻柔—将美丽和色彩播撒山间,它也能将高大和伟岸种植,让威武的翠柏,挺拔的毛竹和千年的银杏,与它一起,把高大伟岸和挺拔雄奇演绎得完美无缺。
山,是一种气势,一种精神,一种内涵,一种奉献,一种脊梁,也是一种自然的演练场……。
大山的真诚、朴实、厚重、无私、奉献。大山的坚强,沉黙,不鼓噪,不张扬的个性,原是一种平实的生活态度。它从远古走来,养育了我们祖祖辈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因此,山虽无言,然非无声。我对山的感受是,爱游山,爱观山,爱写山,爱赞美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