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寐与魂游
文/毛韬
每晚,梦寐是白昼灵魂可以暂且歇憩的角落。夜晚梦中的鼾息和痴语,皆是灵魂仍在梦中浅意识之游荡着……
虽然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由于灵魂不属物质范畴,所以灵魂不能永远守恒。然而,唯心主义却不这么看待,认为既然物质可以转换形式而永远不灭,所以灵魂、信念和精神,亦会永存下去。
那么,灵魂出窍于人的肉体,当肉体化为灰尘、泥土等其它物质之后,灵魂又去了哪里了呢?
唯物主义认为该灵魂已经不再存在了。而唯心主义却认为灵魂还会轮回再现。由此,古希腊哲人勃拉图曾言道:“人们现世学习的知识,是对自己上世学习的再次回顾和复习。”
吾认为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的观点,都可以加以思考和探讨,不要去排斥对方,或指责对方的观点为谬误。
既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争论的首要问题,是“存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存在”,这个似乎是有关“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话题。那么,肉体消失了,人的魂魄亦如浮云般自然而然地散去,或是继续飘浮游荡着……
如果讲睡梦是肉体存在着的灵魂暂且歇憩──思维浅意识游荡的辰光话,那么,死亡就是人的躯壳消失后的灵魂转影开始……
逝人的灵魂究竟去哪儿了?是去了人类精神世界天堂里的伊甸园?还是去了魔鬼地狱里的蚕丝洞?对于这些问题,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著名作者但丁曾在他的《神曲》里,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您,善者的灵魂,终将会升入天堂里的伊甸园。而恶者的灵魂,亦必将会进入魔鬼的十八层地狱里。
无论是对于“梦寐与魂游”的问题,还是“生与死”的问题,我国出家人苏曼姝,亦给了您一个完整的答案:即“生即死、死即生”。
今年初春,我亦体验了一回“梦寐与魂游”的跨界旅行。那天,我仍旧像往常一样外出晨跑。跑步是我每天喜爱的活动,我一边自由慢跑,一边欣赏郊外田园风光,呼吸新鲜空气。刚刚开始跑步的时候,我周围还有许多喜欢跑步锻炼的人与我一起在跑步。可是后来似乎与我一起跑步的人越来越少了。最后,我独自一人慢慢跑入了郊外僻静田间小道上,这里四周除了田野之外,只有几处零散农舍和简陋棚屋。我跑着跑着跑累了,停下脚步寻问路人,这是什么地方?路人回答说,他亦不晓得这里是啥地方?既然不晓得这里是什么地方,我接着就再往远处跑,即使跑不动了,我还可以乘坐轨道交通,或者公交车辆返回城市家里。所以,我又不断再往野外跑去……
我不知道自己跑了多少时间和多少路程,忽然我跑出了僻静的乡间田野,来到一处非常空旷宽敞的地方。此地有众多高大的崖壁楼阁,崖壁店铺与民舍人家鳞次栉比,混杂串通,即你可以自由的从一家店铺走入一家崖壁民舍,这里的崖壁民舍全都是敞开前后大门,让人们自由穿越。我在这些民舍里看见宽敞的房屋内装饰,皆是金壁辉煌且非常豪华气派,雕花的大桌子上,放置鎏金餐具和水晶荷花果盘,鎏金餐具和水晶果盘里盛放着精美的各式食品和瓜果。我心里猜想这可能是让旅客随意选取食用,当然亦应该要付钱的。当我走入崖壁楼道的长廊,看见楼道长廊非常高大宽敞,尤其是那楼道与楼廊接壤的一扇扇大铜门,皆是非常高大且厚重的鎏金大门,穿过一扇鎏金大门,就有一座可以眺望天际的露天大平台,走过这个露天大平台之后,又有一扇打开的鎏金大门,由此崖壁长廊连接成一座座观光大平台。
然而,我发现这里的人们长相不太像汉人,而是有点像西域的人,他们男女老少皆身衣穿白色布衫,生活幽闲自乐,并且非常富足安逸。我说的话,他们听不懂,他们讲的话,我也听不懂。但是,这个地方非常奇特,好像是被众多高耸的岩石崖壁所团团围住,与外界世界彻底隔绝了。由于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来到了什么地方?自己又将如何返回原来居住的城市?所以,我灵机一动想求助于这里的流民收容遣送站,让他们把我送回家去。可是我找来找去,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流民遣送站,因为,这里除了只有我一人是流民,其余的人都是当地人,因此亦就根本不需要什么流民遣送站了。我只能在这崖壁长廊上漫步游荡到夜晚,心里还想着自己如果无法回去的话,家人找不到我,一定会很着急,他们可能会去寓所附近的长春路派出所,请求他们一起帮助寻找我的下落。但是,他们不可能会找到这个“世外崖壁之地”来的。若是派出所户籍管理部门长久寻找不到我的话,亦就会把我当作一个失踪人员挂号处理了……
我想着想着,心中不免有些伤心和难过,我怎么会一不小心,跑步跑步,跑着跑着……突然之间就跑到另外一个世界里了呢?
那天夜里,正当我独自一人沿着崖壁长廊苦恼闲逛之时,忽然之间,我的眼前看见崖壁远方天空中出多彩奇光,在黑暗天空地平线处出现了一条耀眼的银白色极光,之后又出现湛蓝色、粉红色、深红色、金黄色一层层不断叠加变化万千且绚丽多彩的天幕极光。在浩大的天空上,天幕的色彩不断地变幻着,这耀眼的多彩光线照射在崖壁之下众多民舍庙宇和树木花卉上,更是折射出更加无数绚丽夺目的壮观景色。此时此刻,我感觉到自己正进入了人生重来没有享受过的奇特境界。此时,当地人见我如此兴奋和情不自禁激动,他们用手语告诉我说,这个地方每天夜晚都有如此美丽的壮观景色。听到当地人讲的这番话,我忘却了原来还急于寻找返回家里的苦恼,觉得自己只要能够观赏到如此美丽的独特景色,就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人了。
梦醒了,我又回到自己魂灵现实生活的境界里。然而,梦中所见奇观景象,却久久印在我的脑海中。因此讲,我的故事不是虚拟的,而是在梦中真实的所见所闻,值得我继续久久回忆和不断遐想……
作者简介:
毛韬,1955年7月出生,上海南汇人,旅游经济师,现在担任民建上海市委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