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优待证岂是金钱能衡量?
特约作者:饶晓辉(江西)
为全面提升退役军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也为本着关心关爱退役老兵的社会福祉,自2021年开始,国家退役军人司务部,为退出现役的老兵们制作颁发了一张特别的证件,那就是退役军人优待证。
说到这张证,全国各地的退役军人那可是褒贬不一,有弹有赞。有战友曾问我,这张证有什么用?还不如社会低保卡管用。讲真的,我竟一时语塞。如果仅仅用金钱去衡量,它的确是没有什么价值。但是,这是国家崇尚军人,对退役老兵的一种肯定和认可;是证明退役军人身份的重要证件;也是一份荣耀与自豪;更是用金钱都不能买到的。
实施退役军人优待证工作开展的几年来,从全国各地公布的优待政策来看,因经济、地域差别,优待政策有大有小,但总体来看还是挺暖心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持证人可享受国家提供的面向全国持证人的优待服务,如优先购票乘坐境内运行的火车、轮船、长途公共汽车以及民航班机;残疾军人享受减收正常票价50%的优待。二是享有优先服务的权利,凡退役军人凭《优待证》优先办理民政服务事项。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的,同等条件应当优先收养或入住。对符合条件的孤老退役军人,按照本人自愿的原则安排入住光荣院、敬老院等养老机构。三是体现在医疗优待:退役军人凭《优待证》在全省行政区域内的地方医疗服务机构享有优先挂号等服务。在医疗机构就诊、购药时,可以享受到专门的业务窗口优先办理。四是文化、旅游方面的优待:退役军人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游览政府投资兴办的公园、风景名胜区、旅游风景区、博物馆、纪念馆、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等场所,凭《优待证》免门票费。五是交通出行优待:退役军人凭优待证,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免费乘坐市政投资的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六是教育、就业优待:退役军人优待证的持有者可能享有教育优待,如高等教育、职业培训、技能提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及就业优待政策,如寻找与自身技能和兴趣相关的就业机会等等。所以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关爱退役军人的优待政策,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退伍老兵的重视和关心。或许是一些地方的相关部门对优待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再加上很多退役军人,由于年龄偏大,对这些优待政策缺乏深入的了解,才会有认识上的缺失。
众所周知,参军报效祖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军人以及退出现役的军人,为守护国家的安宁,默默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国家在经济强大的时候,适当给予他们一些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是大势所趋,是民心所向。事实上,退役军人优待政策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优惠,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奖赏。我们不应该把它看成为一种权利感和特权,应该看到其优待政策背后的精神意义,即荣誉和奉献精神。这些优待政策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一种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担当,一种永不褪色的精神信仰。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