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居士略说庆阳《唐兴二皇驻跸地》
张志良(甘肃)
庆阳“襟带延绥,屏藩关辅”,历来为边关重镇,不仅许多重臣名将于 此执戈镇守,创建功勋,而且唐朝的两位皇帝曾跃马驰骋,驻跸此地。一个是开国皇帝唐 高祖李渊,另一个则是中兴之帝唐肃宗李亨。
613年,唐高祖李渊在未建立大唐帝国 之前,曾在隋朝任弘化郡(今甘肃庆阳)留守,兼知关右诸军事,有权征发附近十三郡 兵力。他本来就雄心勃勃,在弘化郡任留守的三年里,便乘机“结纳豪杰,众多款附”,这 必然引起了隋炀帝的猜忌。一次李渊生病,隋炀帝知道后竟问:“可得死否?”嫉恨之深,可 见一斑。李渊得知这句话后,疑惧顿生,从此便命私署为“昼闲堂”。“昼闲堂”,其意就 是我不仅在夜间昏昏沉睡,既使在白天也闲暇无事,终日在“昼闲堂”内纵酒沉湎,以 混其迹”,可见其韬光养晦的权谋和心计。三年后,调离弘化郡任太原留守。其时,短 命的隋王朝,正被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军的横流冲击得摇摇欲坠。李渊父子在太原乘势而动,挥 戈南下,攻破长安,使隋王朝这个千疮百孔的庞然大物轰然崩塌。618年,李渊登基称 帝,建立了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为繁荣强大的朝代——大唐帝国,史称李渊为唐高祖。
据《庆阳县志》记载:庆城南街曾有李渊所建立“昼闲堂”及唐太宗李世民的御书石刻。
时间匆匆不逮,百年一个轮回。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李渊的嫡传后人再次和庆 阳发生了短暂的因缘。
是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史称“安史之乱”。叛军势如破 竹,很快攻陷潼关,占领唐都——长安。唐玄宗李隆基逃往四川,太子李亨一行经乾县、兴 平、平凉到达“兵食完富”的宁夏灵武。在众官的劝进下,随即在灵武城南楼即位,史称唐 肃宗,尊唐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改年号为至德元年。他又听从谋臣李泌建议,率领大军,一 路浩浩荡荡南移,到达安化郡(弘化郡已于唐玄宗天宝元年改为安化郡)。下诏改安化郡(现今庆阳)为顺 化郡。在这里,他接受了父亲李隆基派人从四川送来的传位册书和传国玉玺,才成为名副其 实的皇帝。一月之后,由顺化郡出发,车驾南幸距庆城不足百里的彭原。在彭原城,唐肃宗 驻跸四月之久,于至德二年(757年),移驾至陕西凤翔。同年九月,唐军打败叛军,收 复长安。
如果说太原是唐王朝的“龙兴之地”的话,那么庆阳这块苍茫的黄土地则是李渊 的“龙潜之渊”,后又是唐王朝中兴之基。岁月悠悠,王谢旧迹早已漫患难寻,但大唐的雄风 遗韵至今影响着这里的风俗民情,叫人生出无尽的缅想。
(刘文戈撰)
张志良,男,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庆阳陇东学院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庆阳市范仲淹研究会及庆城县范仲淹研究办公室成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作者联谊会会员,喜欢文学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