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爱罗湖·巾帼圆梦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技能种子”培训受到广泛关注,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焦点集中在家庭教育中父亲严重缺位的问题上。11月17日,“大爱罗湖·巾帼圆梦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技能种子”培训在罗湖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顺利开展,该培训吸引了30多位退役女兵和退役军人家庭女性成员参加。爱德教育“春笋计划”总监陈红冰主持。
现场学员们热情高涨,全神贯注地参与其中,希望能从老师的培训中汲取改善家庭教育的智慧。培训内容丰富且生动感人,上午,著名家庭教育指导师专家、爱德教育创始人王娅萌老师围绕“亲职教育”话题展开讲解,为种子学员们如何理解家庭教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提供了新视角。亲“职”教育强调,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承担的教育责任和角色功能,然而在现实中,问题却层出不穷。 王娅萌强调指出,当前家庭教育存在严重失衡,父亲角色的缺失已成为突出问题。在很多家庭中,父亲似乎“消失”了。母亲们独自承担着大量的家务劳动和育儿工作,从日常生活琐事到孩子的教育陪伴,事无巨细,身心俱疲。但往往她们的付出没有得到足够的理解,尤其是来自丈夫的关注和支持寥寥无几。这种父亲的严重缺位,使得家庭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扭曲。一方面,母亲压力过大,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影响家庭氛围;另一方面,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亲角色的引导和示范,可能导致性格发展、价值观形成等方面出现偏差。
在下午的培训环节中,包括案例分析、学员分享和老师点评,开场老师将两名种子学员请上台,将一杯清澈见底的水,倒上一滴墨迹做实验,然后让另外一名学员向杯中不停的灌水,慢慢由黑变为清水了。通过这个实验,大家是否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就像单程票,一旦错过,就没有回头路,即使有,需要家长付出多少时间和精力。
许多种子学员在这个过程中开始袒露心声,将生活中的困扰和孩子教育的难题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其中,父亲缺失所引发的家庭问题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有人指出,一个家庭若缺乏父亲积极参与家庭教育,没有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风传承,就像大厦缺少根基,摇摇欲坠。“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子安则家和,家和万事兴”,这句古训深刻地揭示了父亲在家庭和谐中的关键作用。 此次培训引发的争议,实则是对家庭教育现状的深刻反思。“大爱罗湖·巾帼圆梦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技能种子”亲职教育”培训新课程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契机。尽管存在争议,但它也让更多人开始重视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缺失这一问题。大家一致认为,现在孩子压力山大,抗挫能力差,问题太多,我们期待通过这样的培训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能够唤醒更多父亲回归家庭,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让家庭重新找回和谐与幸福,让孩子在完整的家庭关爱中自主成长。同时,大家希望类似的家庭教育培训能够不断完善和拓展,为家庭教育事业注入更多正能量。本次培训由罗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罗湖区慈善会·罗湖区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主办、罗湖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协办、爱德(深圳)文化发展科技有限公司、罗湖区党群服务中心承办。
摄影:刘爱平
编辑:刘爱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