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登上终点塔
作者:杨山坡
我第一次踏上深圳光明新区虹桥公园的红色栈桥,是在2022年12月25日。这天的4天前,我感染了新冠病毒,周身发冷发热,涕泗横流,非常难受。这天的3天前,绍恒也感染了新冠病毒,我们的症状都差不多,只是他咳得比较厉害。这天天气晴好,温暖如春,新冠病毒的症状也基本消失了,所以我们相约游同游虹桥公园,放松压抑的心情,减轻精神的压力。我们之所以选择游虹桥公园,是因为虹桥公园独具特色。据百度介绍,虹桥公园位于光明区科林路与茶林路交口处,包括入口区、碧湖区和森林区3个部分,由一条长约4000米的红色空中栈桥连通。栈桥在入口区和碧湖区之间被纵贯南北的两条高铁线隔断。高铁线下面是巨大的桥洞,把入口区和碧湖区连接起来,形成隔而不断、悬而不绝的格局,吸引着来自八方的游客。
我和绍恒在入口区下了公交车,眼前的景象把我们震撼了,红色栈桥像彩虹从头顶飞过,仿佛头上的天空都被染成了红色。我很纳闷,这栈桥通体红色,为什么这公园不叫“红桥公园”而叫“虹桥公园”?此时我恍然大悟,“虹桥公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叫人印象深刻,可见命名者极有文学修养。我们登上栈桥,公园入口区的景色尽收眼底。我们拍照留影,把美好的心情定格在相册,珍藏在心底。然后我们漫步在栈桥上,桥下绿树成荫,各种各样的小鸟在我们脚下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仿佛是百鸟音乐会,充满了快乐,充满了生机。我们穿过高铁下面的桥洞,来到碧湖岸边。寒冬到来,正是枯水期,湖水下降。湖里没有野鸭,只有水草在微风中无力地摆动,漾起满胡的涟漪。由于绍衡的体力还没有完全恢复,没有精力再走下去了。看着蜿蜒在山林里的红色栈桥,想象着山林深处的美丽景色,我很想去走到栈桥的尽头,观赏山林深处的别样风景,领略那里的无限风光,可是我不可能把他丢下自己一个人去赏景,我门只有无奈地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很快地弥补上次游虹桥公园的遗憾来了。2023年5月15日,阳光灿烂,万里无云。我邀约在深圳的老同学志兵重游虹桥公园。我们在入口区停车场停好车,在红色栈桥下面拍了照,然后穿过高铁下面的桥洞,来到碧湖边。湖水比去年12月份的时候深多了。此时无风,湖面波平浪静。湖水比较浅的地方,水草静静地站立水中,一大片一大片的,青翠欲滴。湖水深处,没有水草,不时有飞鸟掠过水面,水面上漾起一串串波纹,不久又恢复了平静。还有野鸭在水面浮游,留下长长的痕迹。湖边是一片荔枝树林,枝繁叶茂,秀色可餐,枝叶间露出一坨一坨的青青的荔枝,惹人喜爱,让人垂涎。我回望高铁线,那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灵动的风景线。过不了几分钟就会出现激动人心的时刻——列车带着巨大的轰鸣声呼啸而过,风驰电掣一般。这是中国奇迹,也是中国名片,让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我们离开碧湖,离开荔枝树林,重上红色栈桥。我下定决心,要走完栈桥,到达终点,看看山林深处的风景,领略那里的风光。这段栈桥很长,每隔大约500米都设有一个站点,每个站点都有顶棚,又摆放了几张椅子,供游客休息之用,还有义警执勤呢,义警准备了一些急救药品,以备游客的不时之需。深圳5月份的天气本来就很热,加上这天艳阳高照,没有一丝凉风,整个大地像一个大火炉,热得实在受不了。我们遇到几个往回走的女游客,年纪60开外吧,其中一个女游客面带微笑,夸奖起我们来:“你们真行,这么热的天气,你们还要往上走,我们走了不远就返回了。”受到女游客的赞扬,我门充满了信心,向着山林深处进发。
还好,我戴了遮阳帽,可老同学志兵光着脑袋,热得实在受不了,走到第一个站点就不想再往前走了。他叫我继续往前走,不要辜负女游客的夸奖,我只好一个人继续前行。栈桥在山林之间穿行,像彩虹飞越山岭,架起通天大道。我不紧不慢地走着,栈桥两边是青翠的树林,鸣蝉躲在绿叶间声嘶力竭地聒噪,声调是那么高亢,那么激越,还有点刺耳。我走到第三个站点,这里是山岭,栈桥在这里拐了一个弯不见了,在山的远处又出现了。我问义警剩下的路程还有多远,义警说我才走一半,还有2000米。这时老同学打电话叫我返回了,前面还有那么远,加上时间也不早了,马上就到中午12点了。没有到达终点,再次留下遗憾。
两次游虹桥公园,留下两次遗憾,还有第三次游虹桥公园的机会吗?2024年1月1日,我第三次游了虹桥公园。元旦佳节,举国欢庆。这天太阳挂在东边的天空,露出灿烂的笑容,给人们带来冬日的温情。住在松岗西坑的三弟和他的女朋友,还有住在龙华的绍恒和我,我们齐聚在虹桥公园的入口区,开始新年的第一次旅行。我们离开入口区,穿过高铁线路下面的桥洞,来到碧波荡漾的碧湖,又踏上红色的栈桥。栈桥像红色的巨龙,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伸向山林深处。宽阔的栈桥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有大人,有小孩,有夫妻,有恋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踩在我们脚下的不仅有翠绿的树林,还有清脆的鸟鸣声。栈桥翻过山岭跨过山谷的时候,悬在半空中,有点让人感到胆战心惊。
栈桥翻过一道又一道山岭,越过一个又一个山谷,离终点站似乎不远了,我们的脚下出现了一道美丽的景观——绿水青山之间藏着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球场就像草原,遍地是草,一片碧绿。站在栈桥上,俯瞰高尔夫球场,我想入非非起来,假设我躺在那片草地上,与草来个亲密接触,我会觉察草是那么柔软,而且还会闻到一股香香的、甜甜的味道,那么温馨,那么美好。我从想象中出来,看见一男一女正在打高尔夫球,一老一少,大概是父女,显得亲密无间。他们每一次挥杆都像是与大自然的亲密相拥,好像可以找到放松身心的秘诀,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阳光照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美如一块嫩绿色的宝玉,犹如一个美丽的童话。高尔夫球场旁边,有一个大水池,如同一块宝镜,倒映着蓝天白云。水池边,有几个女孩,戴着白色的遮阳帽,在游玩嬉戏,不时传来银铃般的笑声,笑声从我身边飘过。
前方又是山坡,栈桥拐了个大弯,右边的护栏上赫然出现终点塔的指路牌。转过山坡,我们远远地看见了红色终点塔的塔顶掩映在绿色的山林之中,呈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奇妙景观,令人惊喜万分。尽管是深冬,快到中午的时候,太阳也有几分威力,热力四射。我们脱去外衣,只穿一件短袖衫,向终点塔前进。终点塔上大下小,呈正方形,通体红色。到了塔下面,三弟的女朋友为我们照了相,这是开天辟地第一次。我们沿着螺旋形塔梯登上塔顶,看见不少人正在观赏秀丽景色,领略无限风光。有人走动的时候,塔在轻微晃动。我站在护栏边,放眼望去,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展现在眼前:近处群山逶迤,宛如万顷波涛;远处高楼林立,朦胧在雾霭之中。站在终点塔塔顶,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领略眼前的旖旎风光,回首几次游虹桥公园的情景,我领悟到一个深刻的道理。
【作者简介】
杨山坡,原名杨定超,四川大竹人, 中学高级教师。平生以语文教材为剧本,以阳光少年为主角,以三尺讲台为舞台,演绎不计其数的心灵故事。论文《哈哈镜里的人物形象》在北京三个面向和《教育文摘》联合举行的教学论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闲暇时喜欢阅读散文、诗歌和小说,在字里行间徜徉,在句读上坐着小憩。同时喜欢堆砌文字,放飞梦想;在文学这个百花园里播种希望,挥洒激情,收获喜悦。主要作品有散文《桂林日记》、诗歌《歌声飞过40年》、小说《寻人启事》等。在人生旅途中,追求诗意的生活,逐梦艺术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