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白宫过度时节中美利马峰会坦陈箴言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综合新华网、央视网北京时间11月17日报道,拉美当地时间11月16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在秘鲁首都利马出席APEC第3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同总统大选收宫后、即将卸任的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与拜登总统的第三次线下会晤。也是自2021年拜登总统任职以来,中美两国元首的第14次互动。其中三次线下沟通,都发生在两位元首出席多边组织峰会期间。
此次中美元首马利会晤,整场持续了1小时45分钟。中美及全球主流媒体共认,时值美国进入权力过渡期,这样一个微妙的时间节点,中美元首再会晤,会给中美关系带来哪些影响?两国元首谈了什么?向世界传递了哪些信息?笔者志清认为:毫无疑问,这,又是一次举世瞩目的中美元首会晤。毕竟,当今天下,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中,考虑到中美两国在当今全球数一数二权重关系,两国元首会晤影响非同一般。
笔者志清尤其看重新华社11月17日通稿,在秘鲁首都利马,中国最高领导人告诉美国总统拜登:“我始终认为,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既关乎两国人民,也关乎人类前途命运”。
志清提醒读者注意他的用词:当今天下中美关系“最重要”,没有之一;两个“关乎”,责任重大。这就是中国元首在此次中美元首会晤中,再次展现的大国担当!大国情怀!当然,还有折冲樽俎的外交风云和淡定。
细读新华社发的通稿和中国外交部的介绍,笔者志清认同,中国元首在会晤中的讲话坦诚、客观、中肯、意味深长。具体表现为:
第一,中国元首告诉拜登,过去4年中美关系不一般。他是这样说的:很高兴再次同拜登总统先生见面。过去4年,中美关系虽然历经跌宕起伏,但在我们两人领航把舵下,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话和合作,总体实现了稳定。考虑到美国大选已经结束,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拜登执政日期无多,这也算是对过去4年中美关系的一个坦诚、客观总结。即,尽管4年来,中美关系历经跌宕起伏。但总算,“总体实现了稳定”。言外之意:只要双方积极努力,还是会有成果。如此言词中肯,也让世人看到了中国人的大国风度。
再看西方媒体报道,回顾过去,拜登也很是感慨。他说“我们双方并不总是意见一致,但我们双方的对话一直是坦率的……”。
第二,中国元首告诉拜登,“两个如果”。即,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也印证了中美建交45年来的经验和启示:1,“如果”两国做伙伴、做朋友,求同存异、彼此成就,中美关系就能够得到长足发展;2,“如果”把对方当对手、当敌人,恶性竞争、互相伤害,中美关系就会遭遇波折甚至倒退。中外媒体认为,这“两个如果”很辩证,掷地有声。笔者联想起,美国大选刚结束,特朗普获胜当选后,中国元首致贺电对特朗普说:“历史昭示我们,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言下之意是,中美双方原本不是对手,更不是敌人;但如果美国硬要这样,后果会很严重。中外媒体普遍评价说,中国元首这句话既是说给拜登听的,也是说给其他人,乃至整个世界听的。世界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不能忘记啊!
第三,中国元首对拜登说,唯有三个“不是,才能”。请读者注意,前面他还加了一个短句:当今世界动荡不安、冲突频发,新老问题交织共振,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当今时代大背景,然后,就是重点了。他说:1,大国竞争不应是时代底色,团结协作才能共克时艰”。2,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脱钩断链”不是解决之道,互利合作才能共同发展。3,“小院高墙”不是大国作为,开放共享才能造福人类。对此,中外媒体都认为中国元首讲的很有针对性。谁在搞大国竞争?谁在搞对华“脱钩断链”?又是谁又在“小院高墙”?答案相信拜登自有体会。所以,中国元首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大国,应该计天下利,多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确定性、提供正能量”。笔者也认同,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作为首屈一指的大国一一美国,该三思啊。
第四,中国元首告诉拜登,“两个关乎”,应“作出明智选择”。所谓“两个关乎”,尤其是关乎人类前途命运,中美两国,不能没有远见。然后,他对拜登说:中美双方要从两国人民福祉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出发,作出明智选择,继续探寻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实现中美两国在这个星球上长期和平共存。中外媒体大都评价,这也是一个大国领导人的担当吧。志清认同,尤其是“继续探寻两个大国相处之道”,在不长的剩余任期,拜登需要这样;在接下来的美国新4年乃至更长时间,也需要这样。唯此,这才是明智选择。
第五,中国元首告诉拜登,中方四个没变。而且,中方愿努力实现中美关系平稳过渡,造福两国人民。毕竟,现在美国,大选已经结束,特朗普即将上台。 中方怎么看?志清注意到,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刚结束,美国已有大变化,但中方四个没有变。中国元首说的很具体:1,中方致力于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没有变;2,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没有变;3,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立场没有变,;4,赓续中美人民传统友谊的愿望没有变。中国元首强调说,当前世界面临非常时期,因此,中方愿同美国政府继续保持对话、拓展合作、管控分歧。其目的,就是“努力实现中美关系平稳过渡,造福两国人民”。中外媒体对此评价:中国元首说得很坦诚,很淡定,也很清醒。
此外,中外媒体还注意到中国元首,还有很多掷地有声的话。
比如,在南海问题上,他对拜登说:中方坚决维护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当事方对话协商始终是管控南海争议的最佳方式。美国不应介入有关南沙岛礁的双边争议,不应纵容和支持挑衅冲动。
在乌克兰问题上,他说,中方的立场和作为始终光明磊落,就是穿梭斡旋、劝和促谈,为和平而奔走,为推动局势降温而努力。
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他说中方不会允许朝鲜半岛生战生乱,不会坐视中国的战略安全和核心利益受到威胁。
中国元首还总结了过去4年中美关系的7条经验和启示,即:一是要有正确的战略认知;二是要言必信、行必果;三是要平等相待;四是不能挑战红线、底线;五是要多搞对话和合作;六是要回应人民期待;七是要展现大国担当。
尤其是第三点,中国元首特别明确告诉拜登:“中美是两个大国,难免有些矛盾分歧,但不能损害彼此核心利益,更不能搞冲突对抗”。他说,“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恪守。台湾问题、民主人权、道路制度、发展权利是中方的4条红线,不容挑战。这些是中美关系最重要的防护栏和安全网”!
具体到台湾问题,中国元首直言明确告诉拜登:“台独”分裂行径同台海和平稳定水火不容。美方想要维护台海和平,关键是要认清赖清德和民进党当局的“台独”本性,慎之又慎处理台湾问题,明确反对“台独”,支持中国和平统一。
具体到中国的发言权利,中国元首说,“中国人民的发展权利不可剥夺、不容无视。各国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不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更不能以此为借口对别国恶意设限打压”。
总之,笔者志清注意到,按照西方媒体的分析,如果不出意外,这次拉美之行,很有可能是拜登作为美国总统最后一次亮相重大国际会议舞台了。过去4年,中美风风雨雨,世界风云激荡,两国元首也多次碰面、电话、视频。不由让世人想起以前中国元首与拜登的视频会晤,中国元首对拜登讲过的一些掷地有声的话,以及拜登的当面承诺话;想必世人都记忆犹新。历史是公正的,一个政治家的所作所为,无论是非功过,历史都要记上一笔。中国人讲究言必信、行必果,说了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说。中美两个大国元首会晤,可以比口号,但更要比行动……!今天的中国,已不是以前的中国了。今天的世界,也不是以前的世界了。正如中国元首在利马举行的APEC会议上所感慨的,中美双方及全世界都“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今后怎么办?志清认同,肯定有挑战,甚至会是惊涛骇浪。尤其是美国政坛的重大变动,一些90度甚至180度大转弯的政策,对全世界都会产生深远影响。但怎么办?我们中国人,还是要淡定和自信,淡定看待风云变幻,自信时与势在我们这一边。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好最坏的打算。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中国发展已到这个地步,只要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14亿人民上下同心,励精图治,何惧之有?为此笔者特赋《喜迁莺》为评为纪。
落暮去,
旧锅开。
耄耋换符哀。
东方旭日出云来。
悠坐钓鱼台。
鹰已衰,
龙启驾。
平步青云策马。
别辞峰会送箴言。
和合古今先。
一一2024年11月18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